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6069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风湿热痹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据资料显示:风湿热痹一般指的是风湿阻滞经络,影响经气运行,郁积化热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关节局部产生红肿疼痛。

风湿热痹,风痹又叫行痹,以串痛为主,湿导致的主要是局部酸沉痛,热痹主要是关节红肿疼痛,如症状一起出现,一般是风湿阻滞经络,影响经气运行,郁积化热,从而使关节局部产生红肿疼痛,就叫风湿热痹。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效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风湿热痹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风湿热痹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风湿热痹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风湿热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风湿热痹。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150~350g、石见穿60~160g、黄柏(炒)30~100g、延胡索80~180g、没药(制)30~120g、栀子60~120g、血竭10~15g、土鳖虫50~160g、络石藤60~150g、巴戟天60~160g、菝葜500~100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180~310g、石见穿70~130g、黄柏(炒)36~90g、延胡索90~150g、没药(制)38~105g、栀子70~105g、血竭11~14g、土鳖虫58~130g、络石藤70~130g、巴戟天70~130g、菝葜420~85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280g、石见穿115g、黄柏(炒)80g、延胡索130g、没药(制)95g、栀子95g、血竭12g、土鳖虫115g、络石藤115g、巴戟天115g、菝葜73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淀粉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和淀粉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剂(其水丸的粒度为:3.8mm~4.0mm),进而烘干,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二次服用,早晚各服一次,给药量5g/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孕妇和妇女行经期宜慎用)。4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3~4个疗程,症状消失,病告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白花蛇舌草,性味:苦甘、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等症;

石见穿,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湿热黄疸、热热毒血痢、淋痛、带下、风湿骨痛、瘰疬、疮肿、乳痈、带状疱疹、麻风、跌打伤肿等症;

黄柏(炒),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等症;

延胡索,性味:辛、苦、温,无毒,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等症;

没药(制),性味:苦、平,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等症;

栀子,性味:苦、寒,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根: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血竭,性味:味甘、咸、性平,小毒,具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等症;

土鳖虫,性味:咸、寒,有小毒,具有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血肿痛、闭经、产后瘀血腹痛等症;

络石藤,性味:苦、微寒,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等病症;

巴戟天,性味:辛甘、温,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宫冷不孕、风寒湿痹、腰膝酸软、风湿肢气等症;

菝葜,性味:甘、酸、平,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根状茎: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疗痈疖疔疮、烫伤等病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风湿热痹的原则,从依据风湿热痹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风湿热痹,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风湿热痹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280g、石见穿115g、黄柏(炒)80g、延胡索130g、没药(制)95g、栀子95g、血竭12g、土鳖虫115g、络石藤115g、巴戟天115g、菝葜730g,辅料: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310g、石见穿130g、黄柏(炒)90g、延胡索150g、没药(制)105g、栀子105g、血竭14g、土鳖虫130g、络石藤130g、巴戟天130g、菝葜850g,辅料: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350g、石见穿160g、黄柏(炒)100g、延胡索180g、没药(制)120g、栀子120g、血竭15g、土鳖虫160g、络石藤150g、巴戟天160g、菝葜1000g,辅料:淀粉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风湿热痹患者共1280例,年龄为60岁以上的900例,只有380例为60岁以下。1280例患者中痊愈的850例,有效的366例,无效的64例。总有效率达9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