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胃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8468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治疗胃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胀的原因主要包括:1、饮食不卫生;2、饮水量太少或纤维素食物进量太少造成便秘胀气;3、生活作息不正常。还可能定时定量,造成肠道过于饥饿或过于饱食,导致肠道动作异常,长期可以使胃肠负担过重;4、吃的太油腻,造成肠道不易消化;5、吃的太快。会使咀嚼不到位,造成消化液和食物不能充分搅拌混合,因而不能进行充分的消化分解,对肠道造成伤害;6、压力过大直接影响生理功能就是肠道功能异常。如胃酸过多、减缓蠕动或加快蠕动等。胃酸过多会损伤胃粘膜,加快蠕动会造成频频腹泻,减缓蠕动会造成腹胀;7、疾病引起:临床上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等,皆以胃胀为主。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胃的舒张与收引,完成食物的消化。反之,胃舒张与收引失调,扩张甚于收引,胃胀乃成。之所以胃扩张而不收引,脏腑伤损是基础。

目前治疗胃胀的方法包括:减轻压力,保持充足睡眠,经常通便等,但这些方法在短时间内无法见效,需要长期调节才能消除胃胀,且无法根治。虽然市面上出售的西药见效快,但无法达到调节肠胃的功能,同样无法达到根治胃胀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药物的缺陷,提供一种疗效显著,质量容易控制,稳定性好的用于治疗胃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治疗胃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重量份表示,称取党参15-20份、白术15-20份、干姜10-20份、香附10-20份、郁金3-5份,小茴香5-15份、五灵脂8-15份,九里香3-10份、丁公藤15-20份;

(2)将上述全部中药原料药,先行用清水或纯净水浸泡30分钟,浸泡用水量为0.8~1.0l;

(3)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药物及其浸泡的药水加入到煎药容器中,加盖共同煎熬;

(4)先用武火使煎药容器中药液沸腾,再使用文火熬制10-15分钟,煎药时需搅拌2~3次;

(5)煎煮完成后,加适量清水或纯净水没过药物,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火候方法同上,煎煮时间5-10分钟;

(6)滤出药液,所获药液即为内服药物。

为更好实现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确定所述煎药容器为砂锅、搪瓷器皿或者不锈钢,忌用铁器。

为更好实现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确定煎煮三次包括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药理:

党参:性平,味甘。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阴挺。

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经、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郁金:性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小茴香:性温,味辛。归肝经、脾经、胃经、肾经。祛寒止痛、理气和胃。属温里药。

五灵脂:性温,味咸、甘。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九里香:性温,味辛、微苦。归肝经、胃经。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属理气药。

丁公藤:性温,味辛。归胃经、脾经、肝经。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干姜:性热,味辛。归脾经、胃经、心经、肾经、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属温里药。

香附:性平,味辛、微苦、微甘。归肝经、三焦经。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属理气药。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称取党参18份、白术15份、干姜12份、香附15份、郁金5份,小茴香10份、五灵脂8-份,九里香5份、丁公藤15份。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称取党参15份、白术17份、干姜15份、香附10份、郁金3份,小茴香5-份、五灵脂10份,九里香6份、丁公藤15份。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称取党参20份、白术18份、干姜15份、香附12份、郁金5份,小茴香5份、五灵脂8份,九里香3份、丁公藤20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基于对胃胀症状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本发明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行气消胀的功效,对胃胀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发明组方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治疗胃胀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内服药物包括党参15-20份、白术15-20份、干姜10-20份、香附10-20份、郁金3-5份,小茴香5-15份、五灵脂8-15份,九里香3-10份、丁公藤15-20份;

(2)将上述全部中药原料药,先行用清水或纯净水浸泡30分钟,浸泡用水量为0.8~1.0l;

(3)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药物及其浸泡的药水加入到煎药容器中,加盖共同煎熬;

(4)先用武火使煎药容器中药液沸腾,再使用文火熬制10-15分钟,煎药时需搅拌2~3次;

(5)煎煮完成后,加适量清水或纯净水没过药物,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火候方法同上,煎煮时间5-10分钟;

(6)滤出药液,所获药液即为内服药物。

上述煎药容器为砂锅、搪瓷器皿或者不锈钢,忌用铁器。

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2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半小时温服,根据病情可酌量增加或减少服用药量,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本发明药物的使用方法:直接内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胃胀内服药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党参18份、白术15份、干姜12份、香附15份、郁金5份,小茴香10份、五灵脂8-份,九里香5份、丁公藤15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胃胀内服药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党参15份、白术17份、干姜15份、香附10份、郁金3份,小茴香5-份、五灵脂10份,九里香6份、丁公藤15份;利用本发明药物针对各种胃胀患者的临床统计资料:

经过200例患者的临床使用,其中男患者127,女患者73例,用药年龄对象20~70岁。其中最小21岁,最大67岁;轻度胃胀症42例,中度胃胀症72例,重度胃胀症36例。

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男,61岁。就诊自述:胃胀反复发作多年,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便开始胃胀,天气逐渐暖和,胃胀减轻。近半年来,病情加重,服用多种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后,自觉胃胀缓解,精神面貌明显改善;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消失,治愈。

病例2:张某,女,21岁。就诊自述:一个月前突然出现上腹饱胀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和阿莫西林胶囊后,病情可暂时得到缓解,停药后再次反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胃胀明显好转,食欲增加;续服5个疗程后,各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正常,治愈。

病例3:男性,36岁。病史:患者得有胃病五年,消化能力差,每次食用油腻食品后,经常出现胃胀等不适症,精神状态变差,食欲下降,大便不顺,反酸、嗳气等。服用多种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6个疗程后,自觉胃胀缓解,精神面貌明显改善;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消失,治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