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0903发布日期:2019-03-05 20:0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容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护理人员一般在配药室对输液容器进行配药,配药后的输液容器通常需要经过再次核对后才会运送到病人处进行正式输液。此段时间中输液容器的药液排出口或者输液穿刺位或者输液连接密封部位如果呈敞开状态,容易受到外界污染,部份输液容器还容易出现药液泄漏,临床上需要一种可防止药液泄漏和可保持配药后的药液排出口、输液穿刺位和输液连接密封部位洁净的输液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止药液泄漏和可保持配药后的药液排出口、输液穿刺位和输液连接密封部位洁净的输液容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容器,包括设有中空腔体的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密闭中空腔体开口的密封器,所述密封器上设有输液穿刺位;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围绕中空腔体开口外侧的可活动密封盖,可活动密封盖通过配合容器本体进行密封实现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或者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围绕中空腔体开口外侧的可松脱密封盖,可松脱密封盖通过配合容器本体进行密封实现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可密闭中空腔体开口的密封块,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的管件护缘,所述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可密闭中空腔体开口和管件护缘外端的密封块,或者所述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上输液穿刺位外侧的密封块,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的管件护缘,所述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上输液穿刺位外侧和管件护缘外端的密封块,或者所述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可密闭中空腔体开口的密封块,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的管件护缘,所述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可密闭中空腔体开口和管件护缘外端的密封块,或者所述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上输液穿刺位外侧的密封块,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的管件护缘,所述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上输液穿刺位外侧和管件护缘外端的密封块。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块与可活动密封盖连动,或者所述密封块与可松脱密封盖连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可活动密封盖的固定器,容器本体通过固定器与可活动密封盖固定连接;或者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可松脱密封盖的固定器,容器本体通过固定器与可松脱密封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器选自卡扣结构、螺纹结构、夹持结构、磁吸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活动密封盖固定端绞接在容器本体外侧。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锁扣,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卡扣,可活动密封盖通过卡扣扣锁在锁扣上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锁扣,可活动密封盖固定端绞接在容器本体外侧,可活动密封盖游离端上设有卡扣,可活动密封盖游离端通过卡扣扣锁在锁扣上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密封盖和容器本体内分别设有可通过磁性相互吸引以紧贴的磁吸装置,或者所述可松脱密封盖和容器本体内分别设有可通过磁性相互吸引以紧贴的磁吸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磁吸装置包括磁性物和铁片,容器本体上设有磁性物,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铁片,可活动密封盖通过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或者可活动密封盖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连接实现可活动密封盖游离端与容器本体断开连接;或者所述磁吸装置包括磁性物和铁片,容器本体上设有磁性物,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铁片,可松脱密封盖通过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或者可松脱密封盖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连接实现与容器本体松脱分离。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磁性物,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铁片,可活动密封盖通过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或者可活动密封盖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连接实现可活动密封盖游离端与容器本体断开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磁性物,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铁片,可松脱密封盖通过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或者可松脱密封盖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对铁片的吸引连接实现与容器本体松脱分离。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可松脱密封盖通过旋扭螺纹结构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或实现与容器本体松脱分离。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容器本体上设有外螺纹,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内螺纹,可松脱密封盖通过旋扭螺纹结构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或实现与容器本体松脱分离。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之间设有连接器,连接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连接器选自连接绳、连接胶带。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围绕覆盖可活动密封盖开口外缘的启用保护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围绕覆盖可松脱密封盖开口外缘的启用保护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密封器选自密封胶塞、密封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活动密封盖通过与容器本体固定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或者可松脱密封盖通过与容器本体固定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活动密封盖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可活动密封盖处于第一位置时与容器本体实现固定连接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上输液穿刺位外侧的密封块,可活动密封盖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可活动密封盖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块实现密闭密封器上输液穿刺位外侧。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容器本体通过固定装置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还设有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连接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设有至少一个中空腔体。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中空腔体的内腔为中空圆柱形。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中空腔体上设有中空腔体开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容器选自输液瓶、输液袋、血袋、血浆袋、营养袋。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的腔体底部为倒圆锥形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底部设有凸出容器本体表面的排液管。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中空腔体开口通过排液管与中空腔体连通。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底部设有凸出容器本体表面的排液管,排液管凸出容器本体的距离不少于外配输液连接器上穿刺装置作输液穿刺时所需的最小输液穿刺距离。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中空腔体开口设置于容器本体上中空腔体的水平最低位。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密封膜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向外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的管件护缘。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围绕覆盖管件护缘外端的启用保护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向外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的管件护缘,所述管件护缘上设有围绕覆盖管件护缘外端的启用保护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时通过与外配输液连接器配合对容器本体和外配输液连接器之间进行水密性密封的密封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环绕中空腔体开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液密封垫设置在管件护缘内侧。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液密封垫设置在排液管外侧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排液管上设有至少一道封闭环,封闭环突出于排液管外表面与外配输液连接器间实现密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封闭环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梯形。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容器本体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匹配的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容器本体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容器本体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匹配的卡扣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连接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环绕在中空腔体开口外围且在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连接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容器本体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管件护缘内侧设有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连接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管件护缘内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悬挂的吊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此输液容器通过设置可活动密封盖或者可松脱密封盖通过配合容器本体进行密封,可有效分隔内部部件与外界,可活动密封盖或者可松脱密封盖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防止包括中空腔体开口、密封器的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在与容器本体配合使用过程中保持包括中空腔体开口、密封器的内部部件处于无菌状态。减少或避免外界污染物污染药液、输液液路上的部件。

可活动密封盖固定端可在输液操作时与容器本体断开连接实现开放中空腔体开口和/或者密封器上输液穿刺位,或者可松脱密封盖可在输液操作时与容器本体松脱分离实现开放中空腔体开口和/或者密封器上输液穿刺位。输液液路上的部件可按操作流程开放和密闭,有利于操作人员运送和保存输液,也可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输液操作。

通过设置螺纹结构、卡扣结构、夹持结构、磁吸装置等形式的固定器,使可活动密封盖或者可松脱密封盖与输液容器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操作简单方便。

通过设置阻隔装置,使输液容器与外配输液管路固定连接进行输液治疗时,输液容器和输液连接器的内部部件均不与外界接触,解决现行临床上外露的输液穿刺器受外界污染再穿刺进入下一组输液时引起的交叉污染问题,可更好的保障药液的无菌状态,从而对患者提供更高的输液安全保障。可避免输液治疗场所中耐药性致病原和其它高致病传染源沾染在输液穿刺针所引起的院内感染。

启用保护膜、可活动密封盖、可松脱密封盖、密封块和阻隔装置的设置可保障输液容器和输液容器内药液在运输、储存、配药、运送、输液操作全过程处于可保护状态,保障输液安全。

输液操作时,不需使用外露的锐利穿刺器即可完成,只需使用配套的内嵌穿刺器的外配输液连接器,卡接或旋接在容器本体上,即可完成输液穿刺和固定连接两项操作,解决现行临床输液治疗中操作人员容易受到锐器损伤的问题,安全快捷。

通过在倒圆锥形的底部设置处于容器本体最低位的输液排出口,可将容器本体内药液完全排空,避免药液浪费。

此输液容器结构简单、组件少,生产环节少,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密封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启用前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密封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启用前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与外配输液连接器配套应用开启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未安装密封器和启用保护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一种输液容器,包括设有中空腔体11的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用于密闭中空腔体开口3的密封器2,所述密封器2上设有输液穿刺位;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围绕中空腔体开口3外侧的可活动密封盖51,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配合容器本体1进行密封实现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或者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围绕中空腔体开口3外侧的可松脱密封盖52,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配合容器本体1进行密封实现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

可活动密封盖或者可松脱密封盖通过配合容器本体进行密封,可有效分隔内部部件与外界,可活动密封盖或者可松脱密封盖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防止包括中空腔体开口、密封器的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在与容器本体配合使用过程中保持包括中空腔体开口、密封器的内部部件处于无菌状态。

可活动密封盖固定端可在输液操作时与容器本体断开连接实现开放中空腔体开口和/或者密封器上输液穿刺位,或者可松脱密封盖可在输液操作时与容器本体松脱分离实现开放中空腔体开口和/或者密封器上输液穿刺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可密闭中空腔体开口3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的管件护缘12,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可密闭中空腔体开口3和管件护缘12外端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2上输液穿刺位外侧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2上输液穿刺位外侧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的管件护缘12,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2上输液穿刺位外侧和管件护缘12外端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可密闭中空腔体开口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的管件护缘12,所述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2上输液穿刺位外侧和管件护缘12外端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可密闭中空腔体开口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的管件护缘12,所述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2上输液穿刺位外侧和管件护缘12外端的密封块5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块53与可活动密封盖51连动,或者所述密封块53与可松脱密封盖52连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可活动密封盖51的固定器140,容器本体1通过固定器140与可活动密封盖51固定连接;或者容器本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可松脱密封盖52的固定器140,容器本体1通过固定器140与可松脱密封盖52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器140选自卡扣结构、螺纹结构、夹持结构、磁吸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活动密封盖51固定端绞接在容器本体1外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锁扣211,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卡扣212,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卡扣212扣锁在锁扣211上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锁扣211,可活动密封盖51固定端绞接在容器本体1外侧,可活动密封盖51游离端上设有卡扣212,可活动密封盖51游离端通过卡扣212扣锁在锁扣211上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与可松脱密封盖52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旋扭螺纹结构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实现与容器本体1松脱分离。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与可松脱密封盖52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容器本体1上设有外螺纹,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内螺纹,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旋扭螺纹结构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实现与容器本体1松脱分离。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锁扣211,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卡扣212,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卡扣212扣锁在锁扣211上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卡扣212与锁扣211断开连接实现与容器本体1松脱分离。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和容器本体1内分别设有可通过磁性相互吸引以紧贴的磁吸装置,或者所述可松脱密封盖52和容器本体1内分别设有可通过磁性相互吸引以紧贴的磁吸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吸装置包括磁性物213和铁片214,容器本体1上设有磁性物213,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铁片214,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连接实现可活动密封盖51游离端与容器本体1断开连接;或者所述磁吸装置包括磁性物213和铁片214,容器本体1上设有磁性物213,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铁片214,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连接实现与容器本体1松脱分离。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磁性物213,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铁片214,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连接实现可活动密封盖51游离端与容器本体1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磁性物213,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铁片214,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连接实现与容器本体1松脱分离。

通过外力操作的可活动密封盖51或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在可活动密封盖51和容器本体1间设置磁吸装置来保证彼此间的贴合或可松脱密封盖52和容器本体1间设置磁吸装置来保证彼此间的贴合,在两者间设置异性相吸的磁性物质,或者在其中一者间设置磁性物质,另一者设置铁片的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与可松脱密封盖52之间设有连接器510,连接器5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本体1与可松脱密封盖52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器选自连接绳、连接胶带。

连接器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在配药完成后,无需花费额外时间寻找可松脱密封盖进行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之间的密封,方便操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围绕覆盖可活动密封盖51开口外缘的启用保护膜1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围绕覆盖可松脱密封盖52开口外缘的启用保护膜13。

可活动密封盖和可松脱密封盖上设置启用保护膜,可方便输液容器在配药完成前,可保持可活动密封盖和可松脱密封盖处于洁净状态,不受污染。配药完成后只需撕下启用保护膜即可进行容器本体与可活动密封盖之间的密封、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之间的密封,安全方便。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密封器2选自密封胶塞、密封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与容器本体1固定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或者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与容器本体1固定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活动密封盖51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可活动密封盖51处于第一位置时与容器本体1实现固定连接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密封器2上输液穿刺位外侧的密封块53,可活动密封盖51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可活动密封盖51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块53实现密闭密封器2上输液穿刺位外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设有至少一个中空腔体11。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腔体11的内腔为中空圆柱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空腔体11上设有中空腔体开口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输液容器选自输液瓶、输液袋、血袋、血浆袋、营养袋。当然输液容器也包括其它现场配制后加注药液用于输液的容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的腔体底部为倒圆锥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底部延伸设有凸出容器本体表面的排液管1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腔体开口3通过排液管15与中空腔体11连通。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底部延伸设有凸出容器本体表面的排液管15,排液管15凸出容器本体1的距离不少于外配输液连接器上穿刺装置作输液穿刺时所需的最小输液穿刺距离。

排液管的设置可提供外配输液连接器的连接固定空间和可与内嵌输液穿刺器的外配输液连接器配套使用。操作人员应用内嵌穿刺器的外配输液连接器进行输液穿刺时,可避免外露且尖锐的输液穿刺器对操作人员形成损伤,保障医疗安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腔体开口3设置于容器本体1上中空腔体11的水平最低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密封膜2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优选的,采用的高分子材料符合医用要求。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向外延伸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的管件护缘1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围绕覆盖管件护缘12外端的启用保护膜1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向外延伸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的管件护缘12,所述管件护缘上设有围绕覆盖管件护缘12外端的启用保护膜1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时通过与外配输液连接器配合对容器本体1和外配输液连接器之间进行水密性密封的密封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外侧的输液密封垫2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液密封垫25设置在管件护缘12内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液密封垫25设置在排液管15外侧壁。

输液密封垫25的设置可在与外配的输液连接器连接时,保持输液过程中输液液流通道处于密封状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液管15上设有至少一道封闭环16,封闭环突出于排液管15外表面与外配输液连接器间实现密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封闭环16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梯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装置14为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匹配的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装置14为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匹配的内螺纹。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装置14为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匹配的卡扣结构。

容器本体上的内螺纹与外配输液连接器上的外螺纹配合,起到牢固固定连接输液容器和外配输液连接器的作用,可承载更多的输液附属组件,使医护人员能更多地选择适合病情需要的输液附属组件。类似的,卡扣结构或者其它结构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管件护缘12和启用保护膜13的设置可保持输液排出口外用于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的部份在启用前处于已灭菌状态。使用时,只需撕开启用保护膜即可将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在固定装置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连接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15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环绕在中空腔体开口3外围且在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连接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15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阻隔装置152包括设置于容器本体外侧的阻隔垫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垫槽150上的阻隔垫151。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管件护缘12内侧设有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连接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152,阻隔装置152包括设置于管件护缘12内侧的阻隔垫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垫槽150上的阻隔垫151。

阻隔垫槽、阻隔垫和所连接的外配输液连接器配合,可有效分隔内部部件与外界,阻隔装置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防止包括中空腔体开口、外配输液连接器上连接器入液口、输液穿刺器和输液密封垫的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在与外配输液连接器配合使用过程中保持包括中空腔体开口、外配输液连接器上连接器入液口、输液穿刺器和输液密封垫的内部部件处于无菌状态。阻隔装置的应用还能很好地保持外配输液连接器与容器本体的位置状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悬挂的吊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