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15879阅读:10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门冬氨酸鸟氨酸(化学名称为(s)-2,5-二氨基戊酸(s)-2-氨基丁二酸盐),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用于临床,1991年收载德国药典,2000年在国内进口上市,2006年国内厂家生产上市,用于治疗肝脏病变引起的高血氨症,门冬氨酸鸟氨酸在体内可提供尿素和谷氨酰胺合成的底物。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尿素的合成及谷氨酰胺的合成会受到鸟氨酸、门冬氨酸和其它二羧基化合物的影响;鸟氨酸几乎涉及尿素循环的活化和氨的解毒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精氨酸,继而分离出尿素形成鸟氨酸;门冬氨酸参与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以利于修复被损伤的肝细胞。另外,由于门冬氨酸对肝细胞内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的间接促进作用,促进了肝细胞内的能量合成,利于损伤肝细胞的修复,加快肝功能的恢复。因此,门冬氨酸鸟氨酸在临床上适用于急、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脂肪肝、各型病毒性和中毒性肝炎以及高血氨症,特别是因肝脏疾病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及肝性脑病的救治,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为治疗肝脏病变引起的高血氨症的临床主要用药。

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含有门冬氨酸鸟氨酸成分的药物制剂,有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剂、注射用粉针剂及注射液3种制剂剂型;颗粒剂特别适用于早期的意识失调或神经系统并发症;粉针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对医务人员的使用技能要求较高;而注射液则特别适用于因肝脏疾患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解除及肝昏迷的抢救,且作用直接,起效显著。

在国外注射液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德国麦氏公司(merzpharmaceuticalsgmbh)和印度win-medicare公司;而在国内的生产企业主要有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经质量分析发现,在门冬氨酸鸟氨酸合成和储存过程中经常相伴出现一种鸟氨酰胺的内酰胺杂质,这种杂质的产生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条为: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溶液中存在游离的鸟氨酸,游离的鸟氨酸在水溶液中比成盐的l-鸟氨酸易被氧化;发生自身聚合现象,导致鸟氨酰胺的形成,另一方面是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剂在进行高温灭菌的条件下不稳定,容易生成鸟氨酰胺;且这种杂质在较高ph或高温条件下含量会增大,另外经研究发现,还存在精氨酸、二聚鸟氨酸等杂质,这些杂质本身无治疗作用,容易引起人体不良反应及药物刺激性,其含量多少直接影响了门冬氨酸鸟氨酸或其制剂的质量,也决定了药品的保质期长短。

为解决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剂不稳定,存在内酰胺杂质的问题,cn101987094a公开了一种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其将ph控制在5.2-6.0,可以将杂质鸟氨酰胺控制在0.10%左右,但该注射液在60℃储存10天后,杂质a含量明显增加。

cn101961315a公开了采用脂质体的方法将活性成分进行包裹,该方法虽然能够起到稳定性的作用,但是其存在辅料用量大、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点。

cn104173280a公开了包括门冬氨酸鸟氨酸、泊洛沙姆、熊去氧胆酸、注射用水的组合物,该专利中采用高温灭菌的方式,容易造成鸟氨酰胺含量的升高。

cn103655533a一种供注射用的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组合物公开了包括门冬氨酸鸟氨酸、甘露醇、无水碳酸钠和注射用水组成的冻干粉,在使用时同样会造成杂质含量高的问题。

另外经本研究人员大量实验发现,注射液中存在的一些金属离子可催化门冬氨酸鸟氨酸的水解反应,致使灭菌过程及长期放置过程中,药物极易分解,杂质升高,严重影响药物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综上所述,目前注射液中仍然存在杂质含量高。溶液质量不稳定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以及相应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包含门冬氨酸鸟氨酸、ph缓冲对、金属离子络合剂以及注射用水;

优选的,每1000ml注射液中包括如下重量组分:

优选的,每1000ml注射液中包括如下重量组分:

优选的,每1000ml注射液中包括如下重量组分:

以上处方中的门冬氨酸鸟氨酸经过重结晶预纯化,目的是除去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中存在的3-氨基-2-哌啶酮(鸟氨酰胺)、精氨酸、二聚鸟氨酸、(β-门冬氨酸)-(δ-鸟氨酸)、(β-门冬氨酸)-鸟氨酸、鸟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缩合物等杂质。

上述处方中的ph缓冲对为: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对、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对、乙酸-乙酸钠缓冲对、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对中的一种;其中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能维持ph3.0-6.6、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能维持ph4.1-5.9、乙酸-乙酸钠缓冲液能维持ph3.6-5.8、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能维持ph4.1-5.9;而人体能承受的注射液的ph范围为4.0-9.0,在研究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的过程中不经意的发现当使用上述缓冲对调节ph范围在4.5-6.0时,样品中无可见异物,澄清度和颜色也符合规定。并对此进行稳定性实验发现注射液没有因ph偏酸而变得不稳定,反而因酸性使主要杂质鸟氨酰胺和其它杂质的含量很低。

上述金属离子络合剂包括依地酸二钠、依地酸钙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技术方案中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门冬氨酸鸟氨酸预纯化:将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溶于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经过滤后,滤液升温到一定温度,缓慢滴加有机溶剂,然后冷却到室温下析晶,过滤,滤饼用有机溶剂洗涤,一定温度下真空干燥,既得预纯化后的门冬氨酸鸟氨酸;

(2)在配置容器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通氮气至饱和,分次缓慢加入处方量金属离子络合剂搅拌并溶解得到溶液a;

(3)用ph缓冲对调节步骤(2)中药液a的ph至4.5-6.0,得药液b;

(4)将步骤(3)中药液b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加入步骤(1)中预纯化后的处方量门冬氨酸鸟氨酸,搅拌溶解,添加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至处方量;加入针用炭脱色、除热源得到药液c;

(5)对步骤(4)中的药液c经0.45μm微孔滤膜脱炭、经0.22μm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灌装于无色安瓿瓶中,于无菌环境中充氮熔封,即得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上述步骤(1)中的一定温度是指45-65℃,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1)中的一定温度优选50℃,有机溶剂为乙醇。

本发明较之其他国内外专利,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方案中的门冬氨酸鸟氨酸经过预纯化后,除去了在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中存在的3-氨基-2-哌啶酮(鸟氨酰胺)、精氨酸、二聚鸟氨酸、(β-门冬氨酸)-(δ-鸟氨酸)、(β-门冬氨酸)-鸟氨酸、鸟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缩合物等杂质;进一步避免鸟氨酸杂质在制剂制备的过程中发生环化现象;

(2)本技术方案中处方中的金属离子络合剂能够络合药液中的金属离子,避免了金属离子对主药的分解催化作用,减少药物的水解,降低杂质水平,用药安全性极高,适于临床用药;

(3)本技术方案处方中的ph缓冲对能有效控制药液维持在酸性的水平下,减少注射液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因ph波动造成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差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ph控制在4.5-6.0之间的偏酸环境,不利于鸟氨酰胺等杂质的生成;

(4)制备过程中采用两种灭菌的方式:在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加入之前的溶液b中采用高温灭菌方式、加入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后药液c采用滤膜过滤除菌两种方式结合,避免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经高温灭菌的过程,减少鸟氨酰胺杂质的生成;

(5)制备过程中采用氮气饱和方式配制,有利于溶液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均是对本发明的一种详细说明,而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处方为:

每1000ml所述注射液中包括如下重量组分: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制备工艺为:

(1)门冬氨酸鸟氨酸预纯化:将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溶于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经过滤后,滤液升温到45℃,缓慢滴加甲醇,然后冷却到室温下析晶,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45℃下真空干燥,既得预纯化后的门冬氨酸鸟氨酸;

(2)在2l配置容器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通氮气至饱和,分次缓慢加入处方量金属离子络合剂依地酸二钠搅拌并溶解;

(3)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对调节步骤(2)中药液的ph4.5;

(4)将步骤(3)中的药液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加入步骤(1)中预纯化后的处方量门冬氨酸鸟氨酸,搅拌溶解,添加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至处方量;加入0.1%(g/100ml)针用炭脱色、除热源;

(5)对步骤(4)中的药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脱炭、经0.22μm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灌装于无色安瓿瓶中,于无菌环境中充氮熔封,即得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实施例2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处方为:

每1000ml所述注射液中包括如下重量组分: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制备工艺为:

(1)门冬氨酸鸟氨酸预纯化:将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溶于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经过滤后,滤液升温到65℃,缓慢滴加乙醇,然后冷却到室温下析晶,过滤,滤饼用乙醇洗涤,65℃下真空干燥,既得预纯化后的门冬氨酸鸟氨酸;

(2)在2l配置容器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通氮气至饱和,分次缓慢加入处方量金属离子络合剂依地酸钙钠搅拌并溶解;

(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对调节步骤(2)中药液的ph6.0;

(4)将步骤(3)中的药液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加入步骤(1)中预纯化后的处方量门冬氨酸鸟氨酸,搅拌溶解,添加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至处方量;加入0.1%(g/100ml)针用炭脱色、除热源;

(5)对步骤(4)中的药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脱炭、经0.22μm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灌装于无色安瓿瓶中,于无菌环境中充氮熔封,即得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实施例3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处方为:

每1000ml所述注射液中包括如下重量组分: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制备工艺为:

(1)门冬氨酸鸟氨酸预纯化:将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溶于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经过滤后,滤液升温到50℃,缓慢滴加聚乙二醇,然后冷却到室温下析晶,过滤,滤饼用聚乙二醇洗涤,50℃下真空干燥,既得预纯化后的门冬氨酸鸟氨酸;

(2)在2l配置容器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通氮气至饱和,分次缓慢加入处方量金属离子络合剂依地酸二钠搅拌并溶解;

(3)用乙酸-乙酸钠缓冲对调节步骤(2)中药液的ph5.1;

(4)将步骤(3)中的药液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加入步骤(1)中预纯化后的处方量门冬氨酸鸟氨酸,搅拌溶解,添加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至处方量;加入0.1%(g/100ml)针用炭脱色、除热源;

(5)对步骤(4)中的药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脱炭、经0.22μm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灌装于无色安瓿瓶中,于无菌环境中充氮熔封,即得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实施例4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处方为:

每1000ml所述注射液中包括如下重量组分: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制备工艺为:

(1)门冬氨酸鸟氨酸预纯化:将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溶于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经过滤后,滤液升温到60℃,缓慢滴加乙醇,然后冷却到室温下析晶,过滤,滤饼用乙醇洗涤,50℃下真空干燥,既得预纯化后的门冬氨酸鸟氨酸;

(2)在2l配置容器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通氮气至饱和,分次缓慢加入处方量金属离子络合剂依地酸二钠搅拌并溶解;

(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对调节步骤(2)中药液的ph4.9;

(4)将步骤(3)中的药液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加入步骤(1)中预纯化后的处方量门冬氨酸鸟氨酸,搅拌溶解,添加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至处方量;加入0.1%(g/100ml)针用炭脱色、除热源;

(5)对步骤(4)中的药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脱炭、经0.22μm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灌装于无色安瓿瓶中,于无菌环境中充氮熔封,即得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实施例5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处方为:

每1000ml所述注射液中包括如下重量组分: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制备工艺为:

门冬氨酸鸟氨酸预纯化:将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溶于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经过滤后,滤液升温到50℃,缓慢滴加丙二醇,然后冷却到室温下析晶,过滤,滤饼用丙二醇洗涤,60℃下真空干燥,既得预纯化后的门冬氨酸鸟氨酸;

(1)在2l配置容器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通氮气至饱和,分次缓慢加入处方量金属离子络合剂依地酸二钠和依地酸钙钠搅拌并溶解;

用乙酸-乙酸钠缓冲对调节步骤(2)中药液的ph4.8;

(2)将步骤(3)中的药液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加入步骤(1)中预纯化后的处方量门冬氨酸鸟氨酸,搅拌溶解,添加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至处方量;加入0.1%(g/100ml)针用炭脱色、除热源;

(3)对步骤(4)中的药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脱炭、经0.22μm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灌装于无色安瓿瓶中,于无菌环境中充氮熔封,即得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该试验处方中的门冬氨酸鸟氨酸未经预纯化)

对比例1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处方

每1000ml所述注射液中包括如下重量组分: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制备工艺同实施例3中的步骤(2)-(5),没有步骤(1)中的预纯化过程。

对比例2(该试验采用cn101987094中公开的处方和配置方法)

该方法中没有采用ph缓冲对和金属离子络合剂,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也没有经过预纯化。

处方:门冬氨酸鸟氨酸500.6g

注射用水600ml

1%醋酸溶液适量

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

溶液灭菌后分装,ph=5.75100瓶

制备方法:取门冬氨酸鸟氨酸500.6g,加入6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溶解,加适量1%醋酸溶液调节酸碱度为ph=5.7,加入0.1%针用活性炭,40℃水浴加热45分钟,趁热0.45μm滤膜过滤,再用少量注射用水多次荡洗活性炭滤饼,合并收集的滤液。将滤液定容至1000ml刻度,精确量取10ml灌10ml的安瓿瓶,封口,检验,查漏,115℃灭菌3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对比例3灭菌方式不同

处方:门冬氨酸鸟氨注射液处方同实施例3中的处方

制备工艺:步骤(1)-(3)和实施例3中的相同,步骤(4)和步骤(5)如下:

(4)取预纯化后的处方量门冬氨酸鸟氨酸加入步骤(3)中的药液中,搅拌溶解,添加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至处方量;加入0.1%(g/100ml)针用炭脱色、除热源;

(5)对步骤(4)中的药液灌装于无色安瓿瓶中,于无菌环境中充氮熔封,以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即得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实验例对本发明实施例3、对比例1-3以及德国麦氏公司上市的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雅博司tm604541批注射液)按照《化学药物稳定性指导1-4原则》进行60℃影响因素试验,对上述待测定注射液的外观、ph、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有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其中有关物质和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具体方法为:

色谱柱:氨基柱(thermoaps-2,5μm,250mm×4.6mm);检测波长:200nm;流速:1.0ml/min;柱温:30℃;流动相a:以0.1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13.6g,加水1000m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至4.3)-乙腈(35:65);流动相b:以0.1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50:50);按照如下梯度进行分析;进样量:20μl;有关物质和主要成分的定量采用外标法。

实验结果如下:

从上表中看,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处方和制备方法较现有技术有较大的优势,实施例3处方中杂质鸟氨酰胺含量在0.01%,也没有相应的精氨酸和二聚鸟氨酸杂质,总杂的含量也非常低,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达到99.87%。该处方在经过60℃影响因素试验后,溶液的状态仍为蛋黄色澄明液体,ph5.1不变,不溶性微粒的范围基本保持不变,溶液中也没有可见异物;在有关物质方面,杂质鸟氨酰胺的含量在0.01%-0.02%之间,也没有检出精氨酸和二聚鸟氨酸的杂质,总杂的含量仅为0.20,含量为99.76%,说明利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处方和制备方法生产的门冬氨酸鸟氨酸非常稳定。

对比例1中的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没有经过步骤(1)中的预纯化,从上表看不溶性微粒中≥10μm的有2000个/ml,明显大于实施例3中的微粒数,有关物质中鸟氨酰胺的含量高

达0.2%,并且能检测到精氨酸、二聚鸟氨酸的含量,总杂含量在0.60%,有效物质的含量为98.36;在经过60℃高温10天的测试后,注射剂出现浑浊的现象,ph变大,不溶性微粒变多,并且出现了可见异物,有关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减少,说明经过步骤(1)中原料门冬氨酸鸟氨酸的预纯化后,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另外由于精氨酸的存在,致使在高温稳定性实验中鸟氨酰胺和二聚鸟氨酸的含量变大。

对比例2中采用cn101987094中公开的处方和配置方法,该处方中没有采用ph缓冲对和金属离子络合剂,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也没有经过预纯化,经测定鸟氨酰胺的含量为0.1%,另外也检测到精氨酸和二聚鸟氨酸的杂质,相应的总杂含量也为0.50%,在经过60℃高温10天的测试后,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有所增加,有关物质的含量相应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应减少,说明对比例2中的处方和制备方法生产的门冬氨酸鸟氨酸稳定性较差。

对比例3中采用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后灌装的方式,导致注射液中鸟氨酰胺杂质含量为0.15%,在经过60℃高温10天后的测试中发现鸟氨酰胺杂质含量升高,相应总杂含量也升高,说明高温灭菌会导致鸟氨酰胺杂质的生成。

对市售进口产品雅博司tm604541批注射液做质量检测,发现鸟氨酰胺的含量为1.07%,精氨酸含量为0.1%,二聚鸟氨酸含量为0.06%,相应的总杂含量也为1.45%,有关物质含量较多,在经过60℃高温10天的测试后,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有所增加,有关物质的含量相应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应减少,说明该处方和制备方法的门冬氨酸鸟氨酸稳定性不如实施例3中的。

综上所述,利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生产的注射液中有关物质鸟氨酰胺含量较低,经高温稳定性实验后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仍然很稳定,可以较长时间储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