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癣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5818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祛癣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癣是霉菌引起传染性皮肤病,可分浅部霉菌病和深部霉菌病,夏季多发,冬季少见,主要指亲角质蛋白的皮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中医学诊断,癣是由外受风毒,凝聚皮肤,甚则皮肤不能濡润;或由于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或风热侵入毛窍,郁久血燥;或冲任失调,营血亏耗,血虚生风化燥等致皮肤失养;或被风湿所侵,留于腠理;或久居湿地,水浆浸渍,湿邪外浸,郁于皮肤;或因汗衣湿溻,淹淅肌肤,复受日晒,暑湿侵渍毛窍,而成本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霉菌所致,而霉菌种类繁多,绝大多数不会致病,其中一小部分为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人的皮肤、粘膜、肠道等处。目前市场上治癣药物较多,虽然也能起到杀菌止痒、除湿收敛的作用,但复发率较高,且杀菌效果差。中国专利申请cn1385199a公开了一种复方黄柏去癣搽剂,该搽剂由六味中草药苍耳子、苦参、黄柏、蛇床子、白矾和儿茶组成,经浸泡、煎煮、沉淀、滤过、浓缩后取上清液与食醋混合制得,去癣效果较好,但复发率有待改善。中国专利cn1261130c公开了一种去癣药物,该药物配方组成是:当归10-15g,白鲜皮15-20g,苦参15-20g,鸡血藤20-30g,半枝莲15-20g,全蝎6-10g,生蒲黄40-50g,青黛40-50g,松香50-60g,狼毒6-10g,川军10-15g,经煎煮制得,该药物去癣效果较好,但复发率有待改善。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癣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祛癣外用制剂具有杀菌消炎,除湿祛癣的作用,且疗效显著,愈后不复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癣外用制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苯甲酸0.5-1.5份、庚酸0.5-1.5份、苦参素3-7份、黄柏3-7份、促渗剂1-3份、薄荷脑0.2-0.5份和基质83-93份。进一步,所述的祛癣外用制剂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苯甲酸1份、庚酸1份、苦参素5份、黄柏5份、促渗剂2份、薄荷脑0.35份和基质88份。进一步地,所述促渗剂由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月桂氮卓酮按重量比1:(4-10)组成。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方法为:1)将5g魔芋葡甘聚糖加入至50ml二氯甲烷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热至35-45℃,搅拌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搅拌反应18-32h,冷却,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干燥,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加入至二氯甲烷中,搅拌均匀,辐照处理,乙醇沉淀,干燥,即得。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魔芋葡甘聚糖、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的摩尔比为1:(1-1.5):(0.2-0.3):(4-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0.7-0.8):(0.2-0.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辐照处理为辐射源60co-γ射线,辐照剂量0.2-3kgy。进一步地,所述基质选自十八醇、十六醇、硬脂酸、异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液状石蜡、固体石蜡、吐温-80、吐温-60、司盘-60、司盘-8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200、卡波姆、丙二醇、乙醇、苯甲醇、三乙醇胺、羧甲基纤维素、edta、羟苯甲酯或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外用制剂为软膏、乳膏、凝胶剂或洗液。同时,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祛癣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黄柏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得黄柏粗粉;s2向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中加入其重量2-3倍的米醋,其中米醋中醋酸的质量浓度为5-6%,加热至30-40℃,浸泡2-4h,得混合液;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液中加水煎煮2次,水的加入量分别为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重量的6-8倍,合并煎煮液,浓缩,得浸膏;s4将步骤s3所得浸膏与苯甲酸、庚酸、苦参素、促渗剂、薄荷脑和基质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聚采用丙烯和魔芋葡甘聚糖接枝形成一种亲水性骨架聚合物,能和皮肤紧密结合,通过湿润皮肤促进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利用率,提高药物疗效。现有黄柏的炮制多采用火炒、盐炒、酒炙,而本发明黄柏采用米醋炮制、提取,不仅显著的提高了黄柏总生物碱的含量,还有效的利用米醋的抗菌消炎作用,从而使得本发明各组分相互作用共同起到杀菌消炎,除湿祛癣的功效,提高了其临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祛癣外用制剂具有杀菌消炎,除湿祛癣的作用,且疗效显著,治愈率高达90%以上,愈后不复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这些实施例只用于例证的目的,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祛癣凝胶所述祛癣凝胶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苯甲酸0.5份、庚酸0.5份、苦参素3份、黄柏3份、促渗剂1份、薄荷脑0.2份和基质93份。所述促渗剂由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月桂氮卓酮按重量比1:4组成;所述基质由卡波姆、丙二醇、乙醇、edta、三乙醇胺和水组成。所述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方法为:1)将5g魔芋葡甘聚糖加入至50ml二氯甲烷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热至35℃,搅拌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其中魔芋葡甘聚糖、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的摩尔比为1:1:0.2:4,搅拌反应18h,冷却,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干燥,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加入至二氯甲烷中,其中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0.7:0.2,搅拌均匀,辐照处理,辐射源60co-γ射线,辐照剂量0.2kgy,乙醇沉淀,干燥,即得。制备方法:s1将黄柏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得黄柏粗粉;s2向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中加入其重量2倍的米醋,其中米醋中醋酸的质量浓度为5%,加热至30℃,浸泡2h,得混合液;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液中加水煎煮2次,水的加入量分别为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重量的6倍和8倍,合并煎煮液,浓缩,得浸膏;s4将步骤s3所得浸膏与苯甲酸、庚酸、苦参素、促渗剂、薄荷脑和基质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2一种祛癣软膏所述祛癣软膏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苯甲酸1份、庚酸1份、苦参素5份、黄柏5份、促渗剂2份、薄荷脑0.35份和基质88份。所述促渗剂由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月桂氮卓酮按重量比1:7组成;所述基质由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200、液状石蜡和甘油组成。所述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方法为:1)将5g魔芋葡甘聚糖加入至50ml二氯甲烷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热至40℃,搅拌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其中魔芋葡甘聚糖、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的摩尔比为1:1.25:0.25:4.5,搅拌反应25h,冷却,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干燥,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加入至二氯甲烷中,其中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0.75:0.25,搅拌均匀,辐照处理,辐射源60co-γ射线,辐照剂量1.6kgy,乙醇沉淀,干燥,即得。制备方法:s1将黄柏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得黄柏粗粉;s2向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中加入其重量2.5倍的米醋,其中米醋中醋酸的质量浓度为5.5%,加热至35℃,浸泡3h,得混合液;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液中加水煎煮2次,水的加入量分别为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重量的7倍和6倍,合并煎煮液,浓缩,得浸膏;s4将步骤s3所得浸膏与苯甲酸、庚酸、苦参素、促渗剂、薄荷脑和基质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3一种祛癣乳膏所述祛癣乳膏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苯甲酸1份、庚酸1份、苦参素5份、黄柏5份、促渗剂2份、薄荷脑0.35份和基质88份。所述促渗剂由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月桂氮卓酮按重量比1:8组成;所述基质由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白凡士林、液状石蜡、甘油、吐温80、edta、羟苯甲酯和水组成。所述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方法为:1)将5g魔芋葡甘聚糖加入至50ml二氯甲烷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热至40℃,搅拌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其中魔芋葡甘聚糖、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的摩尔比为1:1.25:0.25:5,搅拌反应25h,冷却,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干燥,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加入至二氯甲烷中,其中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0.8:0.25,搅拌均匀,辐照处理,辐射源60co-γ射线,辐照剂量2.5kgy,乙醇沉淀,干燥,即得。制备方法:s1将黄柏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得黄柏粗粉;s2向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中加入其重量2.5倍的米醋,其中米醋中醋酸的质量浓度为5.5%,加热至35℃,浸泡3h,得混合液;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液中加水煎煮2次,水的加入量分别为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重量的7倍和6倍,合并煎煮液,浓缩,得浸膏;s4将步骤s3所得浸膏与苯甲酸、庚酸、苦参素、促渗剂、薄荷脑和基质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4一种祛癣洗液所述祛癣洗液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苯甲酸1.5份、庚酸1.5份、苦参素7份、黄柏7份、促渗剂3份、薄荷脑0.5份和基质83份。所述促渗剂由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月桂氮卓酮按重量比1:10组成;所述基质由丙二醇、乙醇和水组成。所述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方法为:1)将5g魔芋葡甘聚糖加入至50ml二氯甲烷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热至35-45℃,搅拌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其中魔芋葡甘聚糖、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的摩尔比为1:1.5:0.3:5,搅拌反应32h,冷却,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干燥,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加入至二氯甲烷中,其中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0.8:0.3,搅拌均匀,辐照处理,辐射源60co-γ射线,辐照剂量3kgy,乙醇沉淀,干燥,即得。制备方法:s1将黄柏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得黄柏粗粉;s2向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中加入其重量3倍的米醋,其中米醋中醋酸的质量浓度为6%,加热至40℃,浸泡4h,得混合液;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液中加水煎煮2次,水的加入量分别为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重量的8倍和7倍,合并煎煮液,浓缩,得浸膏;s4将步骤s3所得浸膏与苯甲酸、庚酸、苦参素、促渗剂、薄荷脑和基质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对比例1一种祛癣软膏所述祛癣软膏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苯甲酸1份、庚酸1份、苦参素5份、黄柏5份、促渗剂2份、薄荷脑0.35份和基质88份。所述促渗剂由聚丁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月桂氮卓酮按重量比1:7组成;所述基质由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200、液状石蜡和甘油组成。所述聚丁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方法为:1)将5g魔芋葡甘聚糖加入至50ml二氯甲烷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热至40℃,搅拌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其中魔芋葡甘聚糖、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巯基丁二酸的摩尔比为1:1.25:0.25:4.5,搅拌反应25h,冷却,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干燥,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丁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加入至二氯甲烷中,其中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聚丙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0.75:0.25,搅拌均匀,辐照处理,辐射源60co-γ射线,辐照剂量1.6kgy,乙醇沉淀,干燥,即得。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类似。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将基质中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替换为聚丁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对比例2一种祛癣软膏所述祛癣软膏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苯甲酸1份、庚酸1份、苦参素5份、黄柏5份、促渗剂2份、薄荷脑0.35份和基质88份。所述促渗剂由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月桂氮卓酮按重量比1:7组成;所述基质由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200、液状石蜡和甘油组成。所述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类似。制备方法:s1将黄柏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得黄柏粗粉;s2向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加水煎煮2次,水的加入量分别为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重量的7倍和6倍,合并煎煮液,浓缩,得浸膏;s3将步骤s2所得浸膏与苯甲酸、庚酸、苦参素、促渗剂、薄荷脑和基质混合,搅拌均匀,即得。与实施2的区别在于,黄柏未用米醋处理。对比例3一种祛癣软膏所述祛癣软膏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苯甲酸1份、庚酸1份、苦参素5份、黄柏5份、促渗剂2份、薄荷脑0.35份和基质88份。所述促渗剂由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月桂氮卓酮按重量比1:7组成;所述基质由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200、液状石蜡和甘油组成。所述聚丙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类似。制备方法:s1将黄柏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得黄柏粗粉;s2向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中加入其重量2.5倍的乙醇,加热至35℃,浸泡3h,得混合液;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液中加水煎煮2次,水的加入量分别为步骤s1所得黄柏粗粉重量的7倍和6倍,合并煎煮液,浓缩,得浸膏;s4将步骤s3所得浸膏与苯甲酸、庚酸、苦参素、促渗剂、薄荷脑和基质混合,搅拌均匀,即得。与实施2的区别在于,将步骤s2中的米醋替换为乙醇。试验例一、消炎试验1.试验材料:实施例1-4及对比例1-3制备的祛癣凝胶、祛癣软膏、祛癣乳膏、祛癣洗液、祛癣软膏、祛癣软膏和祛癣软膏。2.试验对象:小鼠80只,体重28-34g,雌性。3.试验内容:1)将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记作空白对照组、实施例1-4组及对比例1-3组;2)将二甲苯0.04ml滴于小鼠右耳致炎,左耳作为对照;3)空白对照组右耳致炎后不做任何处理,实施例1-4组及对比例1-3组分别在致炎后30min涂抹祛癣药物,即取祛癣药物各0.3g加于2.0cm×3.5cm的4层纱布上,贴于右耳,用一层油纸覆盖后,用胶布固定。2小时后将小鼠脱臼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6mm的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求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耳重差,即肿胀度,比较组间差异显著性。以肿胀度作为衡量消炎活性的指标,肿胀度越小表明药物的消炎活性越好。4.试验结果:各组祛癣药物消炎结果见表1。表1祛癣药物消炎结果组别左耳重/mg右耳重/mg耳重差(肿胀度)/mg空白对照组15.5±1.130.3±1.815.2±0.9**实施例1组15.6±1.224.3±2.18.9±1.3**●●◆△实施例2组15.6±1.122.7±1.57.3±0.8**●●◆◆△△实施例3组15.7±1.424.4±1.78.5±1.1**●●◆△实施例4组15.8±1.423.5±2.38.0±1.0*●●◆◆△对比例1组15.6±1.228.7±2.413.4±1.6*对比例2组15.8±1.327.8±2.312.3±2.0*对比例3组15.7±1.326.9±2.011.6±1.9*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与对比例1组相比,p<0.05;●●与对比例1组相比,p<0.01;◆与对比例2组相比,p<0.05;◆◆与对比例2组相比,p<0.01;△与对比例3组相比,p<0.05;△△与对比例3组相比,p<0.01。由表1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4组及对比例1-3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对比例1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祛癣药物的消炎效果较好,说明本发明采用聚丁烯接枝改性魔芋葡甘聚糖与月桂氮卓酮复配作为促渗剂可以促进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皮肤,有效的提高其生物利用率,达到抗菌消炎的作用;与对比例2-3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祛癣药物的消炎效果较好,说明本发明采用米醋对黄柏炮制,可以有效的提高黄柏有效成分的提取,同时作为药用辅料与各组分相互作用,提高其消炎抗菌效果。再者,实施例2与实施例1、3、4相比,其消炎效果较好,故实施例2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试验例二、临床疗效试验1.试验材料:实施例2及对比例1-3制备的祛癣软膏。2.试验对象:手足癣患者200人,年龄18-60岁。3.试验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人,分别记作实施例2组、对比例1-3组。患者每日外用祛癣软膏2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痊愈患者复诊随访,1年后观察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无瘙痒、红斑、鳞屑、角化、皲裂等指标为无复发。临床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按瘙痒、鳞屑、角化、皲裂等指标进行判断评分。症状及体征按4及评分计分,0=无,1=轻,2=中,3=重。治疗前后进行真菌检测。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疗效以用药后疗效指数为评定依据,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疗效指数为100%,真菌检查阴性;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疗效指数>60%,真菌检查阴性;有效:症状及体征好转,疗效指数>20%,真菌检查阳性或阴性;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疗效指数<20%,真菌检查阳性。3.试验结果:临床疗效结果见表2。表2临床疗效结果由表2可知,本发明制得的祛癣软膏临床疗效较好,生物利用度高,能有效的缓解瘙痒、鳞屑、角化、皲裂等等症状。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祛癣软膏临床治愈率高达92%,且1年后无复发。按上述方法对实施例1制备的祛癣凝胶、实施例3制备的祛癣乳膏进行临床疗效测试,其治愈率分别为90%、92%,总有效率均为100%,且1年后无复发;将实施例4制备的祛癣洗液按上述方法测试临床疗效,每日清洗患处4-6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其治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且1年后无复发。根据实施例1-4的临床疗效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为最佳实施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