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6699阅读:28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简称vsd技术)的概念最早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n博士于1992年首创,并形成六轮雏形,用于四肢创面的引流。1997年,morykways等研究发现该装置可以促进伤口创面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岗位芽组织生成,减少组织细菌含量,提高皮瓣或游离植皮存活率。后来moues等证实,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的湿润敷料包扎相比,显著缩短伤口愈合时间。fbaian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负压引流与高压氧治疗相比更能促进肉芽组织增生;couttefangeas发现伤口充填的敷料上浸润的细胞主要为粒细胞成分,cd4(+)功能t细胞可以促进创面内的清洁,提供良好的微环境。labanaris等2009年研究发现vsd可以促进创面周围组织淋巴管网的增生。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了vsd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将其理论研究不断改进,2003年德国、奥地利等国将该技术纳入创口治疗指南。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指用内含有负压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负压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在我国vsd技术已广泛适用于:创伤科、骨科、普外科、烧伤科等领域。

现有的vsd技术基本配置包括负压源(包括医用吸引机、医院使用的中心负压装置或负压引流瓶),负压引流管,聚乙烯醇泡沫或其它医用多孔泡沫、海绵或纱布(简称多孔敷料)、可粘帖密封用的透气薄膜、接头(包括二通接头、三通接头或多通接头)、引流容器等。

vsd技术是将传统的负压引流方法与封闭性敷料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在创面形成负压,产生机械和生物学效应,促进创面愈合。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创面填充敷料,现有的创面填充敷料多孔敷料,它要求内部要保持通畅,以确保负压吸引出的组织能被正常吸出,常用材料为聚乙烯醇,且要求泡沫微孔直径在0.2-1.0mm,而聚乙烯醇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目前主要依赖于进口,同时每个患者治疗所需的数量较多,造成此类治疗方法成本很高,给患者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的替代产品是当务之急。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用创面填充敷料及制备方法,其创面填充敷料用丝瓜筋替代聚乙烯醇,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用的创面填充敷料为固定的,一次性的,将其填充敷料敷在伤口上,如果想观察皮肤的愈合情况,撕开创面的填充敷料,观察完后,需更换填充敷料,填充敷料不可以反复使用;其次,采用的是有源机械式的负压,携带不方便;再次,丝瓜筋填充敷料在使用过程中,易被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便于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创口敷料、引流管和负压吸引罐;创口敷料固定在创口外部;创口敷料上设置有供引流管穿过的通道;引流管的一端插入患者体内,另一端与负压吸引罐连接;创口敷料包括敷料体、覆盖在敷料体上的覆盖薄膜,敷料体包括微孔面料底层、海绵层和微孔面料表层;微孔面料底层、海绵层和微孔面料表层的中部均设置有圆孔;海绵层包括上层本体、下层本体和连接体,上层本体和下层本体之间设置环形槽;创口敷料上还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引流管固定装置为固定卡夹。

进一步地,负压吸引罐包括集液瓶和设置于集液瓶上的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引流管连接口和真空接头引流管连接口和真空接头穿通密封盖伸到集液瓶中,引流管与引流管连接口连接;真空接头下部的集液瓶中通过导向架安装有浮子,真空接头与真空导管连接,真空导管还设置压力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设置在真空导管内的压力变送器、压力调节器,压力控制装置外部设置压力显示屏、压力调节钮、声光电报警器、开关按钮,压力变送器、压力调节器、压力显示屏、压力调节钮、声光电报警器、开关按钮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引流管包括第一段直管、环形管和第二段直管;第一段直管上设置有气囊;第一段直管的侧壁设置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通过进气管与手动充气球囊连接;手动充气球囊包括球囊本体、设置于球囊本体顶部的进气口和设置于球囊本体顶部的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设置有单向阀;进气管与进气口连接。

进一步地,负压吸引罐的引流管连接口上设置有防折叠装置,防折叠装置为防折弹簧管,防折弹簧管的一端与引流管连接口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管道固定夹;防折弹簧管包括弹簧管本体,弹簧管的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纵向开口,构成弹簧本体的弹簧丝在纵向开口处形成断面,纵向开口每一侧的的断面中,从上往下数第奇数个断面和第偶数个断面通过弧形弹簧丝连接。

进一步地,管道固定夹包括连接件、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通过扭转弹簧与连接件连接,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卡扣。

进一步地,环形槽在上层本体下表面以及下层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插孔,插孔排列成圆形;插孔的深度小于下层本体或者上层本体厚度的一半;引流管上还设置有插入插孔内的插管。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由创口敷料、引流管和负压吸引罐构成;创口敷料固定在创口外部;创口敷料上设置有贯穿创口敷料的通孔引流管的一端插入患者体内,另一端与负压吸引罐连接;负压吸引罐通过引流管,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创口敷料包括敷料体、覆盖在敷料体上的覆盖薄膜,敷料体包括微孔面料底层、海绵层和微孔面料表层;微孔面料底层、海绵层和微孔面料表层的中部均设置有圆孔。本发明的敷料体可以吸收创口的渗液,负压吸引罐将敷料体内的渗液一并吸走。

本发明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原材料及制造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一左右,可大大降低医疗成本,因此有利于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的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创口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海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手动充气球囊的结构图;

图6为海绵层的上层本体的仰视图;

图7为防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管道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创口敷料1、引流管2和负压吸引罐3;创口敷料1固定在创口外部;创口敷料1上设置有供引流管穿过的通道4;引流管的一端插入患者体内,另一端与负压吸引罐3连接;

创口敷料1包括敷料体、覆盖在敷料体上的覆盖薄膜11,敷料体包括微孔面料底层12、海绵层13和微孔面料表层14;微孔面料底层12、海绵层13和微孔面料表层14的中部均设置有圆孔15;海绵层13包括上层本体131、下层本体132和连接体133,上层本体131和下层本体132之间设置环形槽134;

负压吸引罐3包括集液瓶31和设置于集液瓶31上的密封盖32;密封盖32上设置有引流管连接口33和真空接头34引流管连接口33和真空接头34穿通密封盖32伸到集液瓶31中,引流管2与引流管连接口33连接;真空接头下部的集液瓶中通过导向架安装有浮子35,真空接头与真空导管36连接,真空导管还设置压力控制装置37,压力控制装置27包括中央控制器,设置在真空导管内的压力变送器、压力调节器,压力控制装置外部设置压力显示屏381、压力调节钮382、声光电报警器383、开关按钮384,压力变送器、压力调节器、压力显示屏、压力调节钮、声光电报警器、开关按钮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将敷料体贴合在创口处,海绵体可以吸收创口渗液,保持创口周围的干燥。

本发明的负压吸引罐能够按照需要调节负压的大小。

本发明的引流管2包括第一段直管21、环形管22和第二段直管23;第一段直管21上设置有气囊24;第一段直管21的侧壁设置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通过进气管26与手动充气球囊27连接;手动充气球囊27包括球囊本体271、设置于球囊本体顶部的进气口272和设置于球囊本体顶部的出气口273;进气口272和出气口273上设置有单向阀274;进气管26与进气口272连接。

本发明的引流管上设置有气囊,当引流管置入适当位置时,给气囊充气,防止引流管被意外拔出。

本发明的创口敷料1上还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引流管固定装置为固定卡夹。

本发明的负压吸引罐3的引流管连接口33上设置有防折叠装置,防折叠装置为防折弹簧管6,防折弹簧管6的一端与引流管连接口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管道固定夹;防折弹簧管6包括弹簧管本体61,弹簧管的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纵向开口62,构成弹簧本体的弹簧丝在纵向开口处形成断面,纵向开口62每一侧的的断面中,从上往下数第奇数个断面和第偶数个断面通过弧形弹簧丝连接。

通过防折叠装置的设置,能够避免因为放到折叠而造成的负压不畅,影响负压罐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管道固定夹7包括连接件71、第一夹片72和第二夹片73,第一夹片72和第二夹片73通过扭转弹簧74与连接件71连接,第一夹片72和第二夹片73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卡扣75。

本发明的环形槽134在上层本体131下表面以及下层本体13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插孔135,插孔135排列成圆形;插孔135的深度小于下层本体或者上层本体厚度的一半;引流管2上还设置有插入插孔内的插管28。

上面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