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肤伤灵喷雾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5264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肤伤灵喷雾剂。



背景技术:

外力损伤多发生于运动员、工人、农民、儿童和老人等人群,如擦伤、砸伤、挤伤、烫伤、蚊虫咬伤等。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运动大军中,在运动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擦伤等外力伤害;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部分都进城务农,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增加,他们的自我防御能力较弱,也时常出现烧烫伤等伤害;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城市绿地率逐年增加、农村林高草茂,各种蚊虫量日益增大,被蚊虫叮咬的人也快速增长。基于发生外力损伤所带来的痛痒、红肿、淤青等症状,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目前治疗外伤用药一般都是敷药和口服药,敷药直接敷在外伤处,效果比较明显,但使用起来不够方便,而口服药使用比较简单,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的中药肤伤灵喷雾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肤伤灵喷雾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比而成,石榴叶2~5份、红花2~8份、芦根4~8份、冰片1~16份、乳香2~4份、浸膏2~4份、凤尾草2~4份、大黄10~12份、紫草5~6份、黄柏5~13份、三七10~18份、苏木10~16份、樟脑1~4份、当归3~12份、地榆2~8份、五爪龙2~6份、黄连4~10份。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肤伤灵喷雾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比而成,石榴叶3份、红花6份、芦根6份、冰片11份、乳香4份、浸膏2份、凤尾草3份、大黄12份、紫草6份、黄柏10份、三七15份、苏木13份、樟脑2份、当归9份、地榆7份、五爪龙5份、黄连7份。

本发明中喷雾剂中:

石榴叶是石榴的叶子,是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为落叶灌木或乔木,高通常3~5m,稀达10m。枝顶常成尖锐尖长刺,幼枝有棱角,无毛,老枝近圆柱形。石榴叶具有收敛止泻、角毒杀虫、主泄泻、痘风疮、癞疮、跌打损伤的功效。

红花,又称草红花。双子叶植物,菊科,干燥的管状花,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通经药。

芦根始载于《别录》,列为下品。《新修本草》曰:“生下湿地。茎叶似竹,花若荻花。二月、八月采根,日干用之。”《本草图经》谓:“芦根,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在处有之。生下湿陂泽中。其状都似竹而叶抱茎生,无枝。花白作穗,若茅花。根亦若竹根而节疏。”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冰片,又名片脑、桔片、艾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亦有用松节油经一系列化学方法工艺而得。其可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乳香,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carteriibirdw及同属植物boswelliabhaurdajiana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分为索马里乳香和埃塞俄比亚乳香,每种乳香又弁为乳香珠和原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浸膏通常是指用有机溶剂浸提不含有渗出物的香料植物组织(如花、叶枝、茎、树皮、根、果实等)中所得的香料制品,成品中不含原用的溶剂和水分。

凤尾草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别名很多,如金鸡尾、鸡脚草、井栏边草等,是一种蕨类植物,属于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学名pterismultifdapoir。喜生长在荫蔽、湿润、温暖处。也耐旱,在南方冬季,石缝中生长的植株经-二月干旱,仍不致完全枯死。主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也有分布。以全草入药,性凉,味微苦,归肝、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痢疾、肠炎、黄疸型肝炎、吐血、便血、尿血等病症。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紫草(学名: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别名山紫草、紫丹、紫芙、藐、地血、鸦衔草、紫草根,是紫草科紫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根直立,圆柱形,略弯曲,常分歧,外皮暗红紫色。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歧,全株被粗硬毛。叶互生,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约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聚伞花序总状,顶生;花两性;苞片叶状,两面具粗毛;花萼短筒状,5深裂,裂片狭渐尖;花冠白色,花冠管短,先端5裂,喉部具有5个鳞片状附肢,基部具有毛状物。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黄柏(huáng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

三七又名田七,为伞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中药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

苏木,出自《医学启源》,为豆科苏木属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又名苏枋(《南方草木状》),苏方(《肘后方》),苏方木(《唐本草》),窊木(《诸蕃志》),棕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赤木(《兽医国药及处方》),红柴(《四川中药志》)。常绿小乔木,高可达5~10米。分布广西、广东、台湾、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具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如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之功效。

樟脑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叶及根部,经提炼制得的颗粒状结晶。樟脑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等症状。主要成分为纯粹的右旋樟脑(d-camphora),是莰类化合物。

当归,(学名:angelicasinensis,)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当归曲、土当归,多年生草本,高0.4~1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

地榆(学名:sanguisorbaofficinalis)是蔷薇科地榆属的植物。别名“黄爪香”、“玉札”等。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

五爪龙:味甘,性微温。气香。具有补脾益气,祛痰平喘,健脾化湿的功效。

黄连:一种常用中药,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因其根茎呈连珠状而色黄,所以称之为“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本发明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经过对药物组分的大量筛选、重组、尝试,又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作出的,主要具有以下疗效:

1、对烫伤有快速止痛、预防感染、无结疤的功效。

2、对蚊虫叮咬、烂脚丫有迅速止痒、止痛的作用。

3、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迅速止痛、消肿、活血化瘀等作用。

4、对缓解牙痛有奇效。

5、能缓解带状疮疹疼痛、止痒、促进康复。

在临床上通过上百人的实验证明有显著的镇痛、止痒、活血、散瘀、预防感染以及对痔疮有一定疗效等作用,并且具有组成简单、配方得当、疗效确切显著、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为临床及家庭必备的喷雾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中药肤伤灵喷雾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比而成,石榴叶2~5份、红花2~8份、芦根4~8份、冰片1~16份、乳香2~4份、浸膏2~4份、凤尾草2~4份、大黄10~12份、紫草5~6份、黄柏5~13份、三七10~18份、苏木10~16份、樟脑1~4份、当归3~12份、地榆2~8份、五爪龙2~6份、黄连4~10份。

优选的,一种中药肤伤灵喷雾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比而成,石榴叶3份、红花6份、芦根6份、冰片11份、乳香4份、浸膏2份、凤尾草3份、大黄12份、紫草6份、黄柏10份、三七15份、苏木13份、樟脑2份、当归9份、地榆7份、五爪龙5份、黄连7份。

实施例1

一种中药肤伤灵喷雾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比而成,石榴叶3份、红花6份、芦根6份、冰片11份、乳香4份、浸膏2份、凤尾草3份、大黄12份、紫草6份、黄柏10份、三七15份、苏木13份、樟脑2份、当归9份、地榆7份、五爪龙5份、黄连7份。

制备方法:取按上述组方配伍的原料药121g,置于60%的酒精400ml内侵泡10~15天,去除药渣,药液中加入冰片11g混匀,充分溶解后备用。

实施例2

一种中药肤伤灵喷雾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比而成,石榴叶2份、红花8份、芦根5份、冰片13份、乳香2份、浸膏4份、凤尾草2份、大黄11份、紫草5份、黄柏8份、三七13份、苏木13份、樟脑4份、当归5份、地榆8份、五爪龙3份、黄连10份。

制备方法:取按上述组方配伍的原料药116g,置于60%的酒精370ml内侵泡10~15天,去除药渣,药液中加入冰片13g混匀,充分溶解后备用。

实施例3

一种中药肤伤灵喷雾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比而成,石榴叶5份、红花4份、芦根7份、冰片16份、乳香4、浸膏2份、凤尾草2份、大黄9份、紫草6份、黄柏11份、三七15份、苏木14份、樟脑4份、当归11份、地榆8份、五爪龙3份、黄连8份。

制备方法:取按上述组方配伍的原料药129g,置于60%的酒精420ml内侵泡10~15天,去除药渣,药液中加入冰片16g混匀,充分溶解后备用。

临床观察资料

一、本发明药物主要功能与治疗范围

1、主要功能:镇痛、止痒、活血散瘀、促进组织血液循坏,增加血流量,改善组织代谢,预防感染。

2、治疗范围:适用于跌打损伤、烫伤、蚊虫咬伤,凡外力置软组织及骨骼肌肉损伤者均可。

二、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资料

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450例,均为2008~2016年,在我门诊部接诊病人,全部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6例,其中男121例,女115例,年龄13~35岁,平均年龄21.8岁。对照组214例,男118例,女96例,年龄在12~33岁,平均年龄21.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药物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采用本方案治疗:外伤后未见皮损,局部摄片未见骨骼及肌腱断等重度损伤,症状见局部红肿疼痛,符合局部软组织损伤之诊断:局部消毒后外涂本发明实施例1药液,4次/日,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丸/次,2次/日,首次涂抹本发明实施例1药物开始计时,至疼痛消失计时结束。

②对照组:局部消毒,外涂正红花油(国药准字z20033087,百信集团),4次/日,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丸/次,2次/日。

3、结果

治疗组疼痛平均消失时间为(5.5±0.48)天,对照组疼痛平均消失时间为(6.4±0.39)天,两组对比经有统计学(p>0.05)。治疗组治愈患者优于对照组。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