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128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据有关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2型糖尿病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2型糖尿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2型糖尿病。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乌梅5~8g、当归8~16g、生地黄10~35g、天花粉15~25g、党参15~30g、五倍子3~8g、黄芪9~30g、麦冬6~15g、淮山药15~35g、人参3~15g、黄精10~16g、黄连3~6g、西洋参3~8g、丝瓜络5~10g、石榴皮3~10g、钉地蜈蚣20~75g、菟丝子6~16g、生石膏15~55g、桑叶5~10g、瓜蒌皮6~10g、枸杞子5~15g、荔枝花5~15g、三七3~10g、山楂3~10g、菊花10~15g、玉竹10~18g、埔盐35~75g、洋葱30~120g、夏枯草9~18g。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乌梅6~7.5g、当归10~13g、生地黄12~31g、天花粉18~22g、党参18~26g、五倍子5~7g、黄芪10~26g、麦冬7~13g、淮山药18~31g、人参5~13g、黄精11~15g、黄连4~5.5g、西洋参4~7g、丝瓜络6~9g、石榴皮5~9g、钉地蜈蚣23~65g、菟丝子7~13g、生石膏20~48g、桑叶6~9g、瓜蒌皮7~9g、枸杞子6~13g、荔枝花6~13g、三七5~9g、山楂5~9g、菊花11~13g、玉竹11~15g、埔盐40~65g、洋葱35~105g、夏枯草9~18g。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乌梅6g、当归12g、生地黄28g、天花粉20g、党参23g、五倍子6g、黄芪23g、麦冬12g、淮山药28g、人参12g、黄精13g、黄连5g、西洋参6g、丝瓜络8g、石榴皮8g、钉地蜈蚣55g、菟丝子12g、生石膏42g、桑叶8g、瓜蒌皮8g、枸杞子12g、荔枝花12g、三七8g、山楂8g、菊花12g、玉竹13g、埔盐55g、洋葱95g、夏枯草15g。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6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2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35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58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30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720ml(毫升)备用。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分二天服用,早晚分服,给药量180ml(毫升)/次,饭后温服(禁忌:1.严重肾功能不全、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昏迷、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及孕妇禁用;2.用药期间请注意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调整用量),同时注意饮食调理,一日三餐要规律,控制进食量和忌口,如油炸和含糖高的要少吃,1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3~5个疗程,血糖得到明显延缓或控制。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乌梅,性味:味酸、性平,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之功效,用于治疗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等症;

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

生地黄,性味: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

天花粉,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消肿排浓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等症;

党参,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等症;

五倍子,性味:酸、涩、寒,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黄芪,性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

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等症;

淮山药,性味:甘、平,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等症;

人参,性味:甘微苦、温,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等;

黄精,性味:甘、平,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等症;

黄连,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等症;

西洋参,性味:味甘、微苦、性寒,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阴专火旺、咳嗽痰血、虚热烦烦倦、内热消渴、口燥烟干等症;

丝瓜络,性味:甘、平,具有通络、活血、祛风之功效,用于治疗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等症;

石榴皮,性味:味酸、涩、性温,小毒,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痢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害虫之功效,用于治疗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牙痛、吐血、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等症;

钉地蜈蚣,性味:味甘酸、微苦、性凉(微寒),具有可清热、利尿、解毒、消炎、止痛、利湿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疗中暑、伤风、筋骨痛、肺炎、肝炎、高血压、痢疾、痢疾、口腔炎、鼻舰、皮肤病、飞蛇、痈肿疮疽、火烫伤、甲边疔、疮疖等症;

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等症;

生石膏,性味:辛甘、寒,无毒,具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胃火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等症;

桑叶,性味:味苦、甘、性寒,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等症;

瓜蒌皮,性味:甘、寒,具有清化热痰、利气宽胸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胸闷胁痛;

枸杞子,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养肝、滋肾、润肺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一清、腰膝酸软、阳痿贵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等症;

荔枝花,性味:甘酸、温,具有生津、益血、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烦渴、呃逆、胃痛、瘰疬、疔肿、牙痛、外伤出血;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等症;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无毒,具有消食积、化滞瘀之功效,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症;

菊花,性味: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等症;

玉竹,性味:甘、平,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等症;

埔盐,性味:味酸、咸、性凉,具有凉血、降火、收敛、化痰、止痢、止咳、散瘀血、祛风湿、清热解毒、生津润肺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腹泻、水肿、乳痈、癣疮、瘴疟、胃出血、糖尿病、蜈蚣伤、蛇伤、疮疡等症;

洋葱,性味:味辛、甘、性温,具有健胃理气、解毒杀虫、降血脂之功效,用于治疗食少腹胀、创伤、溃疡、滴虫性阴道炎、高血脂症;

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等证。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原则,从依据2型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2型糖尿病,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2型糖尿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乌梅6g、当归12g、生地黄28g、天花粉20g、党参23g、五倍子6g、黄芪23g、麦冬12g、淮山药28g、人参12g、黄精13g、黄连5g、西洋参6g、丝瓜络8g、石榴皮8g、钉地蜈蚣55g、菟丝子12g、生石膏42g、桑叶8g、瓜蒌皮8g、枸杞子12g、荔枝花12g、三七8g、山楂8g、菊花12g、玉竹13g、埔盐55g、洋葱95g、夏枯草15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乌梅7.5g、当归13g、生地黄31g、天花粉22g、党参26g、五倍子7g、黄芪26g、麦冬13g、淮山药31g、人参13g、黄精15g、黄连5.5g、西洋参7g、丝瓜络9g、石榴皮9g、钉地蜈蚣65g、菟丝子13g、生石膏48g、桑叶9g、瓜蒌皮9g、枸杞子13g、荔枝花13g、三七9g、山楂9g、菊花13g、玉竹15g、埔盐65g、洋葱105g、夏枯草9~18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乌梅8g、当归16g、生地黄35g、天花粉25g、党参30g、五倍子8g、黄芪30g、麦冬15g、淮山药35g、人参15g、黄精16g、黄连6g、西洋参8g、丝瓜络10g、石榴皮10g、钉地蜈蚣75g、菟丝子16g、生石膏55g、桑叶10g、瓜蒌皮10g、枸杞子15g、荔枝花15g、三七10g、山楂10g、菊花15g、玉竹18g、埔盐75g、洋葱120g、夏枯草18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共1370例,年龄为49岁以上的830例,只有540例为49岁以下。1370例患者中血糖得到明显延缓或控制的755例,有效的382例,无效的233例。总有效率达8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