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白介素28a的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白介素28a作为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皮肤改变为主要表现并可累及关节,病情严重时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其发病率为2%。其病理变化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异常分化及局部炎症。
外用药物治疗是银屑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同时使用润肤剂稳定病情,避免复发。目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外用药物有润肤剂、角质溶解剂、煤焦油、皮质类固醇激素、蒽林、卡泊三醇等。
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受试品白介素28a是iii型干扰素的一个亚型,白介素通过与受体复合物结合进行信号转导,主要激活jak-stat通路诱导抗病毒、抗增殖、抗癌及调控适应性免疫反应。在疾病治疗方面,利用白介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临床药试编号为nct01598090(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1598090?term=peginterferon+lambdarank=2)。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实验中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证明了白介素具有可靠的系统用药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应用于银屑病方面的物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介素28a作为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白介素28a的剂型为按照药学常规方法制成的皮肤外用药剂型。
进一步地,皮肤外用药剂型为按照药学常规方法制成外用溶液剂、酊剂、醑剂、粉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剂、糊剂、硬膏剂、涂膜剂或凝胶剂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皮肤外用药剂型为软膏剂。
进一步地,白介素28a的用量为1μg/day-5.0μg/day。
进一步地,白介素28a的用量为2μg/day。
另外,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以药物组合物,以白介素28a为活性成分,辅以药学上可接收的基质形成。
进一步地,该药物组合物为按照药学常规方法制成的皮肤外用药剂型。更进一步地,皮肤外用药剂型为按照药学常规方法制成外用溶液剂、酊剂、醑剂、粉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剂、糊剂、硬膏剂、涂膜剂或凝胶剂中的一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白介素28a用于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时,其给药是安全的,由于银屑病的特殊性,一般将其支撑膏剂涂抹,效果更佳。
白介素28a的剂量可根据服用方式、病人的年龄、病情严重等因素而改变,使用量为1-5μg/次,一天一次。
白介素28a具有明显的抑制银屑病样表型出现的疗效,实验表明,白介素28a治疗组小鼠表现为背部皮肤红肿及鳞屑消退,h&e染色结果显示表皮厚度显著降低。我们进一步通过实验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在分子及蛋白水平上明确了白介素28a对银屑病样小鼠相关蛋白和因子的表达降低。白介素28a为治疗银屑病药物提供了潜在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各组小鼠的银屑病症状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各组小鼠的h&e形态学观察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各组小鼠的表皮厚度测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中各组小鼠的银屑病症状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中轻度用药组小鼠的h&e形态学观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白介素28a治疗银屑病的效果,通过以下试验证明。
实验例一、白介素28a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一)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balb/c小鼠,雌性,6-8周龄,购买于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陕西省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动物房,先适应性饲养7天;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在50%-60%,自由饮水与进食。
2、实验药物与试剂
咪喹莫特(imq):生产公司:inovapharmaceuticals(singapore)pte,limite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079,生产批号:gri015a。储存条件:25℃以下密闭保存,勿冷冻;
白介素28a:做动物实验时,使用的是鼠源性白介素28a,由美国peprotech公司生产,产品编号为250-33。
由于小鼠与人的种属性不同,必须用鼠源性的药物进行动物实验。
(二)、试验方法
1.利用imq连续涂抹的方式进行银屑病小鼠造模,待小鼠出现银屑病样表型时,涂抹白介素28a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为imq造模组、白介素28a软膏基质组及空白组,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小鼠表型的比较,评估白介素28a的治疗作用。
2、分组与给药
将上述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imq造模组、imq基质对照组和白介素28a实验组;
1)imq造模组:剃除小鼠背部毛发,连续7天在小鼠背部剃毛部位涂抹imq软膏构建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imq软膏使用剂量为(60mg:3mg)/只/天,通过表型的观察及后续he组织切片染色,鉴定造模是否成功。
这一组的目的是为了检验imq造模是否成功。
imq基质对照组:剃除小鼠背部毛发,连续4天在小鼠背部剃毛部位涂抹imq软膏构建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imq软膏使用剂量为(60mg:3mg)/只/天,,第5天开始早上涂抹白介素28a的药物基质,下午涂抹imq持续造模,连续涂抹基质3天,即第7天完成实验。这一组为了证明药物基质对小鼠模型的影响。即本组小鼠,只涂抹基质,而没有药物,单独设计药物基质组,用于消除基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本组中,所述药物基质乳膏剂,比如乳化的凡士林。
3)白介素28a实验组:剃除小鼠背部毛发,连续4天在小鼠背部剃毛部位涂抹imq软膏构建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imq软膏使用剂量为(60mg:3mg)/只/天,第5天开始早上涂抹白介素28a药物,下午涂抹imq持续造模,连续治疗3天,即第7天完成实验。
本组实施例中,白介素28a药物制备为:将购买的白介素28a药物溶于水后制备成100μg/ml的贮存液,将白介素28a药物与基质混匀制备成白介素28a药膏(药膏浓度为10mg:2μg,即每10ml基质中含有2μg的白介素28a药物),涂抹于小鼠背部。
通过比较白介素28a实验组与imq基质对照组表型的差异,评价白介素28a的治疗作用。
为了检测小鼠的正常生理状态,还设立空白对照组,即采用balb/c野生型小鼠,代表小鼠正常生理状态。
3、结论
参照附图1-3,图1-a为imq造模组,从图1-a可以看出,经过7天的造模后,小鼠已具有银屑病的症状,即小鼠背部皮肤有红斑,周围有炎性红晕,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
从图1-b可以看出,imq基质对照组,采用基质涂抹后,银屑病症状有所缓解,但小鼠背部仍可见红肿的炎症表型;
从图1-c可以看出,白介素28a实验组的小鼠,在涂抹白介素28a药物后,银屑病表型明显好转,相对于其它组小鼠的背部,本组小鼠背部红肿的炎症表型消失,没有白色鳞屑,基本趋于正常小鼠背部。
从图1-d可以看出,空白对照组小鼠背部皮肤正常,没有染银屑病,故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
参照附图2a-2d中小鼠的h&e组织切片染色图可知,白介素28a实验组的小鼠表皮厚度降低。
对于上述小鼠的h&e组织切片染色图中,白色为背景色,深紫色为小鼠表皮厚度。
从图2-a为imq造模组中某一小鼠的h&e组织切片染色图。观察该图可知,经过7天的造模后,小鼠已具有银屑病的症状,故其h&e组织切片染色图中,小鼠的表皮厚度明显增加,此时变为92.5μm;
从图2-b为imq基质对照组中某一小鼠的h&e组织切片染色图。观察可知,采用基质涂抹后,银屑病症状虽有所缓解但仍有明显的症状,故其h&e组织切片染色图中,小鼠的表皮厚度比imq造模组小鼠的表皮厚度薄,为61.4μm;
从图2-c为白介素28a实验组中某一小鼠的h&e组织切片染色图。观察可知,在涂抹白介素28a药物后,银屑病表型明显好转,相对于前面2组小鼠的背部,本组小鼠表皮厚度明显降低,其表皮厚度为37.4μm。
从图2-d为空白对照组中某一小鼠的h&e组织切片染色图。观察可知,小鼠背部皮肤正常,没有染银屑病,其表皮厚度11.9μm,为正常小鼠的表皮厚度。
参照附图3即四组的表皮厚度统计图,采用了柱形统计图。小鼠表皮厚度的测量具体为:取各组小鼠背部皮肤,进行h&e染色,测量组织切片上的表皮厚度,然后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每组的小鼠平均表皮厚度。
图3中,横坐标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组,比如a为imq造模组,b为imq基质对照组,c为白介素28a实验组,d为空白对照组;纵坐标标识每组的小鼠平均表皮厚度,由图可知,a组(imq造模组)中的小鼠平均表皮厚度70μm左右,b组(imq基质对照组)中的小鼠平均表皮厚度55μm左右,c组(白介素28a实验组)中的小鼠平均表皮厚度35μm左右,d组(空白对照组)中的小鼠平均表皮厚度15μm左右。通过上述数据明显可知,白介素28a实验组效果明显,即银屑病表型明显得到好转。
通过图3明显看出,空白对照组表皮厚度最薄(其接近正常),imq造模组厚度最大,即有明显的银屑病表皮增厚的症状;而白介素28a实验组厚度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白介素28a可以改善小鼠银屑病表皮增厚的表型。通过图3可以看出,患有银屑病时,小鼠表皮厚度大于60μm,而银屑病好了后,小鼠表皮厚度小于40μm,两者相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实验表明,白介素28a对银屑病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
实验例二、不同剂量白介素28a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一)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balb/c小鼠,雌性,6-8周龄,购买于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陕西省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动物房,先适应性饲养7天;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在50%-60%,自由饮水与进食。
2、实验药物与试剂
咪喹莫特(imq):生产公司:inovapharmaceuticals(singapore)pte,limite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079,生产批号:gri015a。储存条件:25℃以下密闭保存,勿冷冻;
白介素28a:做动物实验时,使用的是鼠源性白介素28a,由美国peprotech公司生产,产品编号为250-33。
由于小鼠与人的种属性不同,必须用鼠源性的药物进行动物实验。
(二)、试验方法
1.利用imq连续涂抹的方式进行银屑病小鼠造模,待所有小鼠均感染银屑病样表型时,将其分组;
2、分组与给药
将所有银屑病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两组,即轻度用药组和重度用药组,其中:轻度用药组的用药量为:0.25μg/day/moμse;重度用药组的用量为:2.0μg/day/moμse。
轻度用药组:imq连续造模4天,第5天开始早上涂抹白介素28a药物,用药量为:0.25μg/day/moμse,即每只小鼠每天涂抹0.25μg的白介素28a药物;下午涂抹imq持续造模。连续涂抹3天。
重度用药组:imq连续造模4天,第5天开始早上涂抹白介素28a药物,用药量为:2.0μg/day/moμse,即每只小鼠每天涂抹0.25μg的白介素28a药物;下午涂抹imq持续造模。连续涂抹3天。
本实施例中,白介素28a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购买的白介素28a药物溶于水后制备成100μg/ml的贮存液,将白介素28a药物与基质混匀制备成白介素28a药膏(药膏浓度为10mg:2μg,即每10ml基质中含有2μg的白介素28a药物),涂抹于小鼠背部。
针对轻度用药组和重度用药组,将重度用药组的药物通过水稀释八倍,即得轻度用药组的药物;
或者用相同药膏浓度的药物药时,先确定轻度用药组的用药量,然后重度用药组为轻度用药组用量的八倍。
参照附图4-a,为轻度用药组的小鼠,通过附图明显看出,小鼠背部仍有红肿的炎症表型即少量的鳞屑,即治疗效果不明显;参照附图4-b,为重度用药组的小鼠,其背部银屑病明显改善,通过图中观察,明显看出小鼠背部皮肤光滑,无鳞屑和红斑。即对银屑病已治愈有治疗作用。
参照附图5-a,为本实施例中轻度用药组中某一小鼠的背部皮肤he组织切片染色后的形态学观察图,通过附图可知,此时,小鼠背部的表皮厚度为62.4μm,说明小鼠的银屑病基本没有改善,也就是说该剂量时,小鼠的银屑病治疗效果差。
而附图5-b则为重度用药组小鼠的背部皮肤he组织切片染色后的形态学观察图,通过附图可知,此时,小鼠背部的表皮厚度为35.5μm,与轻度用药组相比,小鼠的表皮厚度明显降低,故重度用药组效果明显。
3、结论
通过对比可知,每只小鼠每天涂抹2.0μg的白介素28a药物,对于银屑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由于银屑病属于皮肤病,其组织病理学就是h&e染色的图片,而本实施例中,通过h&e染色表明表皮高剂量治疗后小鼠表皮厚度显著降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白介素28a药物按照药学常规方法制备为溶剂型、酊剂、醑剂、粉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糊剂、硬膏、涂膜剂或凝胶中的一种。由于银屑病为皮肤病,采用口服药等不如直接涂抹皮肤外用药效果明显,且皮肤病大多以涂剂、软膏剂等为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