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17215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特别是供血热型荨麻疹患者使用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症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皮肤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常找不到疾病的原因,患者常不定时的在身上、脸上或四肢起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越抓越痒,越抓越肿。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效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血热型荨麻疹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以解决血热型荨麻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血热型荨麻疹。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茅根10~35g、生石膏15~65g、桑叶5~10g、紫草5~16g、胡麻仁5~12g、生地10~35g、夏枯草10~18g、当归8~16g、生甘草3~15g、知母6~15g、黄柏3~15g、荆芥3~12g、防风5~15g、桃仁8~18g、苦参8~18g、蝉脱3~8g、红花5~15g、苍术(炒)3~10g。

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茅根11~31g、生石膏18~58g、桑叶6~9g、紫草6~14g、胡麻仁7~11g、生地11~31g、夏枯草11~16g、当归10~14g、生甘草6~13g、知母7~13g、黄柏6~13g、荆芥6~11g、防风8~13g、桃仁10~16g、苦参10~16g、蝉脱4~7g、红花8~13g、苍术(炒)5~9g。

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茅根28g、生石膏52g、桑叶8g、紫草12g、胡麻仁10g、生地28g、夏枯草14g、当归12g、生甘草12g、知母12g、黄柏12g、荆芥10g、防风12g、桃仁14g、苦参14g、蝉脱6g、红花12g、苍术(炒)8g。

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45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0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45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55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35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570ml(毫升)备用。

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以一天服用,每日一剂,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90ml(毫升)/次,趁温服(忌食鱼虾、鸡蛋及辛辣、海鲜食物,同时不要接触猫、狗等动物,以及油漆等含甲醛的材料),21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白茅根,性味:甘、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出血、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等症;

生石膏,性味:味辛、甘,大寒,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症;

桑叶,性味:甘、苦、寒,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紫草,性味:苦、寒,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等症;

胡麻仁,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养血祛风、润燥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麻风、皮肤干燥、瘙痒、脱发、疮疡湿疹、肠燥便秘;

生地,性味:甘、苦、寒,具有滋阴、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发热、热病伤阴、烦渴、骨蒸、斑疹、吐衄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

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等症;

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

生甘草,性味: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润肺之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食物肿毒,烈性等症;

知母,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等症;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荆芥,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症;

防风,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等症;

桃仁,性味:苦甘、平,具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苦参,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蝉脱,性味:味甘、咸、性凉,具有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红花,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症;

苍术(炒),性味:辛、苦、温,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原则,从依据血热型荨麻疹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血热型荨麻疹,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血热型荨麻疹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茅根28g、生石膏52g、桑叶8g、紫草12g、胡麻仁10g、生地28g、夏枯草14g、当归12g、生甘草12g、知母12g、黄柏12g、荆芥10g、防风12g、桃仁14g、苦参14g、蝉脱6g、红花12g、苍术(炒)8g。实施例:

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茅根31g、生石膏58g、桑叶9g、紫草14g、胡麻仁11g、生地31g、夏枯草16g、当归14g、生甘草13g、知母13g、黄柏13g、荆芥11g、防风13g、桃仁16g、苦参16g、蝉脱7g、红花13g、苍术(炒)9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血热型荨麻疹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茅根35g、生石膏65g、桑叶10g、紫草16g、胡麻仁12g、生地35g、夏枯草18g、当归16g、生甘草15g、知母15g、黄柏15g、荆芥12g、防风15g、桃仁18g、苦参18g、蝉脱8g、红花15g、苍术(炒)10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血热型荨麻疹患者共1000例,年龄为35岁以上的620例,只有380例为35岁以下。1000例患者中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的620例,有效的280例,无效的100例。总有效率达9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