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838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治疗痛经的保健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姜属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此外还有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之功效。故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

姜的营养成分和葱蒜相似,同样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物质,并含有植物抗菌素,其杀菌作用不亚于葱和蒜。生姜还含有较多的挥发油,可以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脏和血清胆固醇的蓄积。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樟醇等;又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分解生成姜酮、姜烯酮等。此外,含天门冬素、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

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1.增进食欲、促消化

口嚼生姜,可引起血压升高。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

2.镇吐

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故民间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的说法。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3.活血驱寒

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用生姜、红糖熬制的姜汤可活血驱寒,防治感冒,自古就是风寒感冒的食疗良药。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4.杀菌

体外实验表明,姜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助阳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6.解毒

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生姜萃取过程时间长、温度高,治疗痛经的药物见效慢、副作用大、制备方法繁琐等技术问题。

一种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份:2-10份半夏、1-7份麦冬、3-9份铁皮石斛、4-12份竹茹、3-11份锅巴、5-15份桃花、5-15份玫瑰花、10-50份姜、2-8份糖、4-10份蜂蜜;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生姜经过超临界萃取的方法进行提取,再将生姜提取过的滤渣与半夏、麦冬、铁皮石斛、竹茹进行煎煮、浓缩制得浸膏;将锅巴先干燥后研磨成粉末,桃花、玫瑰花研磨成粉末;将锅巴粉末、桃花和玫瑰花的粉末、浸膏、姜提取物、制粒、干燥,即得。

优选地,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4-8份半夏、3-5份麦冬、5-7份铁皮石斛、6-10份竹茹、5-9份锅巴、8-12份桃花、8-12份玫瑰花、20-40份姜、4-6份糖、6-8份蜂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6份半夏、4份麦冬、6份铁皮石斛、8份竹茹、7份锅巴、10份桃花、10份玫瑰花、30份姜、5份糖、7份蜂蜜。

一种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姜洗净、粉碎至过20-80目筛,制得姜粉;

s2:姜粉在30-80℃,10-50mpa的条件下超临界流体萃取0.5-5h,制得姜提取物和滤渣,备用;

s3:将半夏、麦冬、铁皮石斛、竹茹分别洗净,粉碎成粉末,过10-30目筛;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粉末和s2中的滤渣混合,加入2-5倍重量份的水煎煮1次,过滤,滤渣再用2-5倍水煎煮1-2次,合并滤液,减压脱水,降温后加入75%的乙醇,密闭冷藏22-30h,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5,得到浸膏;

s5:将桃花、玫瑰花洗净,粉碎;

s6:将锅巴先干燥至水分12%以下,然后粉碎,过20-40目筛;

s7:将步骤s2、s4、s5和s6制备的姜提取物、浸膏与粉末混合,加入糖、蜂蜜,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即得。

优选地,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步骤s1所述的姜包括新鲜生姜、干姜。

优选地,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步骤s7所述的糖为红糖、蔗糖、白糖、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的水分控制在8%以下。

优选地,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5中的桃花与玫瑰花粉碎至过20-40目筛。

优选地,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6中的锅巴干燥温度是60-8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姜采用低压超临界的萃取方法进行提取有效成分,萃取时间短、温度低、提取系统密闭,有效减少化学物质的氧化。

(2)本发明制备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服用方便。

(3)本发明所用的治疗痛经的组合物含有半夏、麦冬、铁皮石斛、竹茹、等中草药,配合生姜、桃花、玫瑰花、锅巴的使用,可以活血、驱寒,身体寒凉更引起的呕吐,还可用于治疗和缓解晕车引起的头晕呕吐。

具体实施方式

前述已经宽泛地阐述了本发明的特征和技术优势,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将在以下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披露的概念和具体实施例可以很容易地被使用作为基础用来修改或设计其它结构以完成本发明的相同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认识到,这种等同的构造并没有偏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被认为是本发明特点的新颖性特征,其结构和运作方法。但是,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提供的每个特征都仅是为了描述和说明,而不是意在限制本发明的定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实施例1

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2份半夏、1份麦冬、3份铁皮石斛、4份竹茹、3份锅巴、5份桃花、5份玫瑰花、10份新鲜生姜、2份红糖、4份蜂蜜;

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取新鲜生姜洗净、粉碎至过20目筛,制得姜粉;

s2:姜粉在30℃,10mpa的条件下超临界流体萃取0.5h,制得姜提取物和滤渣,备用;

s3:将半夏、麦冬、铁皮石斛、竹茹分别洗净,粉碎成粉末,过10目筛;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粉末和s2中的滤渣混合,加入2倍重量份的水煎煮1次,过滤,滤渣再用2倍水煎煮1次,合并滤液,减压脱水,降温后加入75%的乙醇,密闭冷藏22h,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得到浸膏;

s5:将桃花、玫瑰花洗净,粉碎;

s6:将锅巴先干燥至水分12%以下,然后粉碎,过20目筛;

s7:将步骤s2、s4、s5和s6制备的姜提取物、浸膏与粉末混合,加入红糖、蜂蜜,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2

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10份半夏、7份麦冬、9份铁皮石斛、12份竹茹、11份锅巴、15份桃花、15份玫瑰花、50份干姜、8份蔗糖、10份蜂蜜;

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取干姜洗净、粉碎至过80目筛,制得姜粉;

s2:姜粉在80℃,50mpa的条件下超临界流体萃取5h,制得姜提取物和滤渣,备用;

s3:将半夏、麦冬、铁皮石斛、竹茹分别洗净,粉碎成粉末,过30目筛;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粉末和s2中的滤渣混合,加入5倍重量份的水煎煮1次,过滤,滤渣再用5倍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减压脱水,降温后加入75%的乙醇,密闭冷藏30h,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5,得到浸膏;

s5:将桃花、玫瑰花洗净,粉碎;

s6:将锅巴先干燥至水分12%以下,然后粉碎,过40目筛;

s7:将步骤s2、s4、s5和s6制备的姜提取物、浸膏与粉末混合,加入蔗糖、蜂蜜,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3

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4份半夏、3份麦冬、5份铁皮石斛、6份竹茹、5份锅巴、8份桃花、8份玫瑰花、20份新鲜生姜、4份糖、6份蜂蜜;

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取新鲜生姜洗净、粉碎至过40目筛,制得姜粉;

s2:姜粉在40℃,20mpa的条件下超临界流体萃取2h,制得姜提取物和滤渣,备用;

s3:将半夏、麦冬、铁皮石斛、竹茹分别洗净,粉碎成粉末,过20目筛;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粉末和s2中的滤渣混合,加入3倍重量份的水煎煮1次,过滤,滤渣再用3倍水煎煮1次,合并滤液,减压脱水,降温后加入75%的乙醇,密闭冷藏24h,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得到浸膏;

s5:将桃花、玫瑰花洗净,粉碎;

s6:将锅巴先干燥至水分12%以下,然后粉碎,过30目筛;

s7:将步骤s2、s4、s5和s6制备的姜提取物、浸膏与粉末混合,加入白糖、蜂蜜,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4

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8份半夏、5份麦冬、7份铁皮石斛、10份竹茹、9份锅巴、12份桃花、12份玫瑰花、40份干姜、6份黄糖、8份蜂蜜;

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取干姜洗净、粉碎至过60目筛,制得姜粉;

s2:姜粉在60℃,30mpa的条件下超临界流体萃取3h,制得姜提取物和滤渣,备用;

s3:将半夏、麦冬、铁皮石斛、竹茹分别洗净,粉碎成粉末,过20目筛;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粉末和s2中的滤渣混合,加入2倍重量份的水煎煮1次,过滤,滤渣再用2倍水煎煮1次,合并滤液,减压脱水,降温后加入75%的乙醇,密闭冷藏26h,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得到浸膏;

s5:将桃花、玫瑰花洗净,粉碎;

s6:将锅巴先干燥至水分12%以下,然后粉碎,过40目筛;

s7:将步骤s2、s4、s5和s6制备的姜提取物、浸膏与粉末混合,加入黄糖、蜂蜜,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5

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6份半夏、4份麦冬、6份铁皮石斛、8份竹茹、7份锅巴、10份桃花、10份玫瑰花、30份新鲜生姜、红糖3份、白糖2份、蜂蜜7份;

所述的活血、驱寒、止呕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取生姜洗净、粉碎至过60目筛,制得姜粉;

s2:姜粉在60℃,40mpa的条件下超临界流体萃取4h,制得姜提取物和滤渣,备用;

s3:将半夏、麦冬、铁皮石斛、竹茹分别洗净,粉碎成粉末,过20目筛;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粉末和s2中的滤渣混合,加入4倍重量份的水煎煮1次,过滤,滤渣再用4倍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减压脱水,降温后加入75%的乙醇,密闭冷藏28h,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得到浸膏;

s5:将桃花、玫瑰花洗净,粉碎;

s6:将锅巴先干燥至水分12%以下,然后粉碎,过30目筛;

s7:将步骤s2、s4、s5和s6制备的姜提取物、浸膏与粉末混合,加入糖、蜂蜜,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即得。

对比例

按照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组合物中除去锅巴。

(一)临床验证

(1)一般资料

应用实施例5以及对比例对8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两组各40人),患者均有血液流通不畅,手脚冰凉的问题。

应用实施例5对4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患者均易晕车(船、飞机)、呕吐。

(2)治疗方法

患者长期服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在连续服用2周之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手脚冰凉的现象有所改善;

易晕车(船、飞机)的患者在坐车(船、飞机)之前半小时冲泡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组合物。

(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正常,老年斑消失。

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4)治疗效果

对于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手脚冰凉,一周为一个疗程,每天冲泡5g本发明制备的组合物,在治疗五个疗程之后效果如下表1;

治疗晕车(船、飞机),在坐车(船、飞机)半小时之前冲泡5g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组合物,治疗效果件下表1。

表1治疗效果

从上述治疗效果中可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5制备的组合物用于治疗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手脚冰凉有很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97.5%,无效率为0;本发明的实施例5制备的组合物用于治疗晕车(船、飞机)有较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92.5%,无效为0;对比例用于治疗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手脚冰凉,治愈率为62.5%,好转率为25%,无效率为12.5%。

(5)典型病例1

杨某,女,16岁,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手脚冰凉,特别现于冬季,采用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组合物进行治疗,服用完4个疗程,症状消失,继续巩固1个疗程,于冬季未见手脚冰凉的现象复发。

(6)典型病例2

程某,女,45岁,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手脚冰凉已有10多年,采用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组合物进行缓解治疗,服用3个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之后,症状消失,继续巩固2个疗程,于冬季未见手脚冰凉的现象复发。

(7)典型病例3

魏某,23岁,从小坐车晕车、呕吐,久治不愈,现每次在乘车前半小时冲服本发明制备的组合物,症状明显减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