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组件及B超显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6217发布日期:2019-05-15 22:0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移动组件及B超显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超声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组件及b超显像装置。



背景技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通过将超声波聚焦,可以在病灶上形成高强度、连续超声能量,从而产生瞬态高温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声化效应,使细胞膜、核膜破裂、蛋白质凝固,选择性地使病灶组织凝固性坏死,以使病灶失去增殖、浸润和转移的能力。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作为一种治疗肿瘤和其他疾病的新技术已经得到临床的认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和非肿瘤疾病的治疗。

现有技术中,可采用b超来监控治疗的安全性并评价治疗的有效性。为了使b超能够清晰的识别病灶区域组织和超声辐照后病灶区域组织的变化,需要保持b超显像探头与病灶区域皮肤组织相接触,为此,b超显像探头需要做直线运动;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实时调整b超显像探头的扇扫平面,为此,b超显像探头需要做旋转运动。

现有的b超显像探头二维运动装置采用多个直线轴承导向,丝杆推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旋转和直线运动。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双电机驱动,不利于安装、维护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安装、维护方便的移动组件。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移动b超显像探头的移动组件,包括:

丝杠,其包括表面形成有螺纹的丝杆和套设于所述丝杆上的螺母;

安装部,其用于与b超显像探头固定连接;

第一夹持部,其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与所述丝杆连接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丝杆分开的第二状态;

第二夹持部,其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与所述螺母连接的第三状态,以及与所述螺母分开的第四状态;

驱动器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第二夹持部包括电磁抱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

旋转筒,其一端用于与所述b超显像探头固定连接,当b超显像探头与旋转筒连接时,其中心轴与旋转筒的中心轴位于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筒内侧沿轴向方向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

套设于所述旋转筒外、且能相对于旋转筒沿轴向运动的导向套,所述驱动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套在与b超显像探头连接时远离b超显像探头的一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

与所述电磁抱刹连接的第一控制线,用于控制所述电磁抱刹的通电状态;

所述旋转筒和导向套的侧壁上设有开孔,所述第一控制线经所述开孔穿出至所述导向套外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器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套在与b超显像探头连接时远离b超显像探头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器件包括电机。

优选的,所述丝杠具体为滚珠丝杠。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b超显像装置,包括:

上述任意一种移动组件;

b超显像探头,其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为上述旋转筒和导向套的侧壁上设有开孔的移动组件;

所述b超显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b超显像探头连接的第二控制线,用于控制所述b超显像探头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线经所述开孔穿出至所述导向套外部。

本发明的移动组件中,通过改变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的状态,利用驱动器件驱动丝杆转动,即可实现安装部的转动运动或者沿丝杆轴向的直线运动。同时,由于安装部可与b超显像探头固定连接,故可带动b超显像探头做旋转运动或者沿丝杆轴向的直线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b超显像探头二维运动装置,本实施例的移动组件只需要一个驱动器件驱动丝杆转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安装、维护、更换等都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移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移动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移动组件中部分结构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移动组件的爆炸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b超显像探头;11、第二控制线;2、丝杠;21、丝杆;22、螺母;31、第一夹持部;31、第二夹持部;33、第一控制线;4、驱动器件;5、安装部;6、导向套;7、开孔;8、驱动器件连接板;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组件,用于使b超显像探头1进行直线运动(图1中丝杆21的轴向,即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该移动组件包括:丝杠2、第一夹持部31、第二夹持部32和驱动器件4。其中,丝杠2包括表面形成有螺纹的丝杆21和套设于丝杆21上的螺母22;安装部5用于与b超显像探头1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31与安装部5固定连接,其具有与丝杆21连接的第一状态,以及与丝杆21分开的第二状态;第二夹持部32与安装部5固定连接,其具有与螺母22连接的第三状态,以及与螺母22分开的第四状态;驱动器件4驱动丝杆21转动。

其中,两部件固定连接是指二者连接时不能发生相对运动,但并不代表二者间的连接是不可拆卸的。例如,b超显像探头1可通过螺纹、卡合等方式与安装部5固定连接,但也可从安装部5上拆下。

具体的,如图1所示,螺母22套设于丝杆21上,当丝杆21与螺母22产生相对转动时,例如丝杆21不动而螺母22绕丝杆21转动,或者螺母22不动丝杆21自身转动时,在丝杆21的轴向(图1中的竖直方向)上,螺母22相对于丝杆21的位置会发生向上或者向下的移动。

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部5的不同位置。其中,第一夹持部31可与丝杆21没有套设螺母22的部分连接(第一状态)或者分开(第二状态),第二夹持部32可与螺母22连接(第三状态)或者分开(第四状态)。当第一夹持部3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夹持部32处于第四状态时,若丝杆21转动,则由于第一夹持部31与丝杆21连接,故丝杆21可带动第一夹持部31转动;同时,由于第二夹持部32与螺母22分开,故第二夹持部32与螺母22间可发生相对运动;且第一夹持部31与安装部5固定连接,安装部5又与第二夹持部32固定连接,因此,丝杆21会带动第一夹持部31、第二夹持部32以及安装部5整体转动。而当第一夹持部31处于第二状态,第二夹持部32处于第三状态时,若丝杆21转动,则由于第二夹持部32与螺母22连接,第二夹持部32、第一夹持部31以及安装部5会随螺母22一起,沿丝杆21的轴向上下移动。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夹持部31以及第二夹持部32的状态,利用驱动器件4驱动丝杆21转动,即可实现安装部5的转动运动或者沿丝杆21轴向的直线运动。同时,由于安装部5可与b超显像探头1固定连接,故可带动b超显像探头1做旋转运动或者沿丝杆21轴向的直线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b超显像探头二维运动装置,本实施例的移动组件只需要一个驱动器件4驱动丝杆21转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安装、维护、更换等都十分方便。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丝杆21的长度应该保证当安装部5相对丝杆21向上移动后,第一夹持部31依然能够与丝杆21连接,以保证安装部5可以随丝杆21旋转运动。

优选的,丝杠2具体为滚珠丝杠2。也即,丝杆21与螺母22之间有滚珠作为滚动体,从而可以减小螺母22与丝杆21之间的摩擦力。当然,本实施例中的丝杠2也可以为梯形丝杠2,只是相对滚珠丝杠2,梯形丝杠2的丝杆21与螺母22之间的摩擦力更大,对驱动组件的驱动力要求也就要更大一点。

优选的,第一夹持部31和/或第二夹持部32包括电磁抱刹。电磁抱刹的轴瓦内径应该与丝杆21或者螺母22的外径相对应,以能够抱紧(即连接)丝杆21或者螺母22。具体的,电磁抱刹可以为断电抱刹,即断电时,电磁抱刹(第一夹持部31和/或第二夹持部32)抱紧丝杆21和/或螺母22,通电时与丝杆21和/或螺母22分开。当然若电磁抱刹为通电抱刹也是可以的。通过控制电磁抱刹的通电状态,即可改变第一夹持部31和/或第二夹持部32与丝杆21和/或螺母22的连接状态。

进一步优选的,安装部5包括:旋转筒,其一端用于与b超显像探头1固定连接,当b超显像探头1与旋转筒连接时,其中心轴与旋转筒的中心轴位于一条直线上;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分别固定连接于旋转筒内侧沿轴向方向的不同位置。

具体的,如图4所示,旋转筒为筒状结构,b超显像探头1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卡合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旋转筒的一端,丝杆21位于旋转筒内,远离b超显像探头1的另一端,且丝杆21不与旋转筒连接。从而,在第一夹持部31处于第二状态,第二夹持部32处于第三状态时,旋转筒可以随着丝杆21的转动而上下移动。同时,b超显像探头1与旋转筒以及丝杆21的中心轴应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在第一夹持部3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夹持部32处于第四状态时,b超显像探头1可以随丝杆21绕中心轴做旋转运动,而非绕中心轴的环形运动。

进一步优选的,移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旋转筒外、且能相对于旋转筒沿轴向运动的导向套6,驱动器件4固定连接于导向套6用于远离b超显像探头1的一端。

导向套6也为筒状结构,其可相对旋转筒转动或者沿轴向运动。如图2所示,导向套6套设于旋转筒外部,其远离b超显像探头1的一端(也即靠近丝杠2的一端)与驱动器件4固定连接,驱动器件4与丝杆21直接或者间接连接,驱动丝杆21转动,也就是说,丝杆21能够相对驱动器件4转动,但是其与驱动器件4以及导向套6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当驱动器件4驱动丝杆21转动时,根据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的不同状态,旋转筒相对导向筒转动或者沿轴向(图1中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由此,在操作时,手持导向筒,b超显像探头1可相对于手旋转或者上下移动。

优选的,驱动器件4通过螺钉9固定连接于导向套6用于远离b超显像探头1的一端。如图3和4所示,通过驱动器件连接板8和多个螺钉9将驱动器件4固定到导向套6远离b超显像探头1的端面上,以方便驱动器件4发生故障时进行更换。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将驱动器件4与导向套6固定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驱动器件4包括电机,例如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等,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移动组件还包括:与电磁抱刹连接的第一控制线33,用于控制电磁抱刹的通电状态;旋转筒和导向套6的侧壁上设有开孔7,第一控制线33经开孔7穿出至导向套6外部。如图1和2所示,电磁抱刹(也即第一夹持部31和/或第二夹持部32)固定连接于旋转筒的内侧,控制其通电状态的第一控制线33需要与外界连接(例如电源),故通过在旋转筒和导向套6的侧壁上设开孔7,从而使第一控制线33能够穿出。同时,当b超显像探头1固定于安装部5上时,控制其工作的第二控制线11也可以通过上述开孔7穿出。

可以理解的是,开孔7只要使控制线能够穿过即可,具体的设置数量、形状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为使旋转筒可相对导向套6连续单向转动多圈,则二者间应有间隙,从而当旋转筒连续朝同一方向转动多圈时,控制线从旋转筒的开孔7穿至上述间隙,缠绕旋转筒多圈后经导向套6上的开孔7穿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b超显像装置,其包括实施例1中提供的移动组件和b超显像探头,其中,b超显像探头与移动组件中的安装部5固定连接。

具体的,b超显像探头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卡合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旋转筒的一端。

优选的,b超显像装置还包括:与b超显像探头连接的第二控制线11,用于控制所示b超显像探头的工作状态。该第二控制线11经旋转筒以及导向套上的开孔穿出至导向套外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的状态,利用驱动器件驱动丝杆转动,即可实现b超显像探头的转动运动或者沿丝杆轴向的直线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b超显像探头二维运动装置,本实施例的移动组件只需要一个驱动器件进行驱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安装、维护、更换等都十分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