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蒙医黑膏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5945阅读:2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具体涉及一种蒙医黑膏药配方。



背景技术:

蒙古族医药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蒙古族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医学科学。它不仅有着丰富的医疗实践,而且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经验。

17世纪以后,蒙医学家将藏医、印度医学的理论与蒙古传统医药结合起来,编撰了大量的蒙医药著作,为蒙医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8世纪,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在《甘露汇集》中首次提出了“六种基本病症”理论(赫依、希拉、巴达干、血液、希拉乌素、粘虫)等蒙医独特的“六基症”理论,补充和发展了《四部医典》的内容。元代饮膳太医、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用汉文编著了《饮膳正要》一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记载了大量的蒙古族饮食卫生及饮食疗法、各种食物、有关验方和营养学方面的内容,此书成为我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生活在草原、森林地区的蒙古人对草药的知识掌握比较多,随着他们与国内兄弟民族和阿拉伯、印度以及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中外医药学知识方面的联系和交流,内地和国外的药物也不断传入到蒙古地区,特别是西域人(泛指新疆和阿拉伯地区)的药物大量进入蒙古地区,1292年元统治者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兰旗所建的避署行宫设立了“回回药物院”。1576年后,藏医经典著作随西藏黄教传到蒙古地区。古印度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于17世纪被译成蒙文,其中包括古代印度“阿输吠陀”(ayur.veda)医学巨著。这些医著在蒙医的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蒙医外伤治疗与正骨法,形成较早。由于古代蒙古族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经常发生战争,在骑马、射箭、摔跤中经常发生跌伤。骨折、脱臼、脑震荡等创伤。因此,他们积累了丰富的骨病治伤经验,并对于各种兵器刀剑创伤也总结了不少医疗方法。

清末,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蒙医,利用当地丰富资源(草药)提炼成汤或者膏为百姓医治顽疾,经过多年的传承形成蒙古族自己独特的医治方法。因为当时环境影响,为了方便更多人用药方便,蒙医独创出将多种中药放在一起熬制提炼成膏的方法,此期间形成多种配方膏药。因为用药方法得当,使当时受伤的士兵可以更快好转。蒙药膏药的配方一直保存在传承人手中秘而不宣,至今不为公众所知。

本发明申请人对传统的蒙医黑膏药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蒙医蒙药,对黑膏药的配方进行了改良,在不断地总结以及临床试验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集合几十种药材的黑膏药配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蒙医黑膏药配方,以治疗和缓解骨裂、拉伤、韧带撕裂、扭伤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蒙医黑膏药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原材料配制而成:植物油3600~9000克、黄丹1000~3600克、生马钱子25~32克、生草川乌28~32克、蜈蚣蝎子25~38克、肉桂25~52克、生南星25~32克、三七22~32克、生旱半夏20~35克、炮山甲25~37克、洋金花25~38克、辽细辛25~40克、粉甘遂25~35克、七叶一枝花20~32克、雷公藤28~32克、樟脑28~32克、蛴螬26~35克、冰片25~32克、生白芥子25~32克、麝香25~32克、土虫25~32克、生延胡28~45克、血竭25~42克、郁金22~40克、生乳22~52克、没药28~36克、薄荷28~50克、何首乌15~35克、葛根25~32克、防风25~32克、骨碎补25~32克、地龙25~32克、八角枫25~32克、透骨草27~32克、乌蛇27~35克、三棱27~32克、威灵仙27~32克、莪术22~32克、麻黄20~33克、丹参25~32克、桂枝24~36克、米壳20~37克、鸡血藤25~32克、木瓜25~45克、桃仁20~32克、伸筋草27~32克、红花21~33克、鹿含草30~32克、当归20~33克、海风藤22~37克、川芎18~36克、寻骨风27~32克、姜黄27~33克、干姜15~40克、生地25~35克、赤芍25~32克、羌活28~34克、黄芪19~34克、独活25~33克、川牛膝27~33克、秦艽26~33克。

优选的,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原材料配制而成:植物油7200克、黄丹3350克、生马钱子30克、生草川乌30克、蜈蚣蝎子30克、肉桂32克、生南星30克、三七29克、生旱半夏30克、炮山甲32克、洋金花31克、辽细辛30克、粉甘遂29克、七叶一枝花30克、雷公藤30克、樟脑30克、蛴螬32克、冰片31克、生白芥子30克、麝香30克、土虫30克、生延胡30克、血竭30克、郁金30克、生乳33克、没药31克、薄荷29克、何首乌28克、葛根30克、防风30克、骨碎补30克、地龙30克、八角枫30克、透骨草29克、乌蛇30克、三棱30克、威灵仙30克、莪术29克、麻黄30克、丹参30克、桂枝29克、米壳30克、鸡血藤30克、木瓜35克、桃仁30克、伸筋草30克、红花30克、鹿含草3克、当归28克、海风藤30克、川芎30克、寻骨风30克、姜黄30克、干姜30克、生地30克、赤芍30克、羌活31克、黄芪28克、独活30克、川牛膝30克、秦艽31克。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的植物油采用香油。上述的黄丹的四氧化三铅含量不低于95%,且黄丹为粉末状,其粒度达到100目以上。植物油和黄丹的重量比为16:7。

本发明配方具有多种药材,药材的药性成分通过膏药透过皮肤和肌肉直接渗透至病灶处,效果迅速而明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做到一膏多用,可治疗多种症状。

(2)可促进骨裂、拉伤、韧带撕裂、扭伤以及其他跌打损伤的恢复。

(3)对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麻木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对肩周炎、肌肉劳损、颈椎病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

(3)具有止疼和镇痛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1)按照以下配方准备药材原材料:

香油3600克、黄丹1000克、生马钱子25克、生草川乌28克、蜈蚣蝎子25克、肉桂25克、生南星25克、三七22克、生旱半夏20克、炮山甲25克、洋金花25克、辽细辛25克、粉甘遂25克、七叶一枝花20克、雷公藤28克、樟脑28克、蛴螬26克、冰片25克、生白芥子25克、麝香25克、土虫25克、生延胡28克、血竭25克、郁金22克、生乳22克、没药28克、薄荷28克、何首乌15、葛根25克、防风25克、骨碎补25克、地龙25克、八角枫25克、透骨草27克、乌蛇27克、三棱27克、威灵仙27克、莪术22克、麻黄20克、丹参25克、桂枝24克、米壳20克、鸡血藤25克、木瓜25克、桃仁20克、伸筋草27克、红花21克、鹿含草30克、当归20克、海风藤227克、川芎18克、寻骨风27克、姜黄27克、干姜15克、生地25克、赤芍25克、羌活28克、黄芪19克、独活25克、川牛膝27克、秦艽26克。

上述药材切碎后待用,黄丹粉碎成粉末待用。

(2)膏药制备过程

第一步:将上述准备好的药材除黄丹外,全数投入植物油中浸泡2至3天;

第二步:将浸泡好的药材连同植物油倒入加热容器内,文火炼制,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油温控制在210至220摄氏度左右,以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去渣滤净,得到药油;

第三步:取上述药油继续加热熬炼,油温控制在310至320摄氏度,保持该温度3至4小时得到膏油;

第四步:在上述膏油中投入黄丹粉末,并不断搅拌,得到膏药。

第五步:得到膏药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以水浸三日去火毒。

第六步:取出去除火毒的膏药,对其进行加热软化,将软化的膏药涂在纸布中心,得到膏药成品。

(3)膏药的使用方法: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摊贴于患处即可。

(4)临床使用效果

使用效果对比数据见表1,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膏药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对骨裂、拉伤、韧带撕裂、扭伤等症状有明显促进恢复的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麻木肩周炎、肌肉劳损、颈椎病等症状也有明显缓解的功效。

表1:临床使用对比数据统计

注:骨裂、拉伤、韧带撕裂、扭伤的临床病例与对比病例的年龄段相同、发病部位相同、且症状的严重程度相若;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麻木肩周炎、肌肉劳损、颈椎病为相同病例人用药前后的情况对比。

实施例2:

(1)按照以下配方准备药材原材料:

香油7200克、黄丹3350克、生马钱子30克、生草川乌30克、蜈蚣蝎子30克、肉桂32克、生南星30克、三七29克、生旱半夏30克、炮山甲32克、洋金花31克、辽细辛30克、粉甘遂29克、七叶一枝花30克、雷公藤30克、樟脑30克、蛴螬32克、冰片31克、生白芥子30克、麝香30克、土虫30克、生延胡30克、血竭30克、郁金30克、生乳33克、没药31克、薄荷29克、何首乌28克、葛根30克、防风30克、骨碎补30克、地龙30克、八角枫30克、透骨草29克、乌蛇30克、三棱30克、威灵仙30克、莪术29克、麻黄30克、丹参30克、桂枝29克、米壳30克、鸡血藤30克、木瓜35克、桃仁30克、伸筋草30克、红花30克、鹿含草3克、当归28克、海风藤30克、川芎30克、寻骨风30克、姜黄30克、干姜30克、生地30克、赤芍30克、羌活31克、黄芪28克、独活30克、川牛膝30克、秦艽31克。

上述药材切碎后待用,黄丹粉碎成粉末待用。

(2)膏药制备过程

第一步:将上述准备好的药材除黄丹外,全数投入植物油中浸泡2至3天;

第二步:将浸泡好的药材连同植物油倒入加热容器内,文火炼制,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油温控制在210至220摄氏度左右,以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去渣滤净,得到药油;

第三步:取上述药油继续加热熬炼,油温控制在310至320摄氏度,保持该温度3至4小时得到膏油;

第四步:在上述膏油中投入黄丹粉末,并不断搅拌,得到膏药。

第五步:得到膏药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以水浸三日去火毒。

第六步:取出去除火毒的膏药,对其进行加热软化,将软化的膏药涂在纸布中心,得到膏药成品。

(3)膏药的使用方法: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摊贴于患处即可。

(4)临床使用效果

使用效果对比数据见表2,由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膏药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对骨裂、拉伤、韧带撕裂、扭伤等症状有明显促进恢复的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麻木肩周炎、肌肉劳损、颈椎病等症状也有明显缓解的功效。

表2:临床使用对比数据统计

注:骨裂、拉伤、韧带撕裂、扭伤的临床病例与对比病例的年龄段相同、发病部位相同、且症状的严重程度相若;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麻木肩周炎、肌肉劳损、颈椎病为相同病例人用药前后的情况对比。

实施例3:

(1)按照以下配方准备药材原材料:

香油9000克、黄丹3600克、生马钱子32克、生草川乌32克、蜈蚣蝎子38克、肉桂52克、生南星32克、三七32克、生旱半夏35克、炮山甲37克、洋金花38克、辽细辛40克、粉甘遂35克、七叶一枝花32克、雷公藤32克、樟脑32克、蛴螬35克、冰片32克、生白芥子32克、麝香32克、土虫32克、生延胡45克、血竭42克、郁金40克、生乳52克、没药36克、薄荷50克、何首乌35克、葛根32克、防风32克、骨碎补32克、地龙32克、八角枫32克、透骨草32克、乌蛇35克、三棱32克、威灵仙32克、莪术32克、麻黄33克、丹参32克、桂枝36克、米壳37克、鸡血藤32克、木瓜45克、桃仁32克、伸筋草32克、红花33克、鹿含草32克、当归33克、海风藤37克、川芎36克、寻骨风32克、姜黄33克、干姜40克、生地35克、赤芍32克、羌活34克、黄芪34克、独活33克、川牛膝33克、秦艽33克。

上述药材切碎后待用,黄丹粉碎成粉末待用。

(2)膏药制备过程

第一步:将上述准备好的药材除黄丹外,全数投入植物油中浸泡2至3天;

第二步:将浸泡好的药材连同植物油倒入加热容器内,文火炼制,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油温控制在210至220摄氏度左右,以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去渣滤净,得到药油;

第三步:取上述药油继续加热熬炼,油温控制在310至320摄氏度,保持该温度3至4小时得到膏油;

第四步:在上述膏油中投入黄丹粉末,并不断搅拌,得到膏药。

第五步:得到膏药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以水浸三日去火毒。

第六步:取出去除火毒的膏药,对其进行加热软化,将软化的膏药涂在纸布中心,得到膏药成品。

(3)膏药的使用方法: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摊贴于患处即可。

(4)临床使用效果

使用效果对比数据见表3,由表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膏药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对骨裂、拉伤、韧带撕裂、扭伤等症状有明显促进恢复的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麻木肩周炎、肌肉劳损、颈椎病等症状也有明显缓解的功效。

表3:临床使用对比数据统计

注:骨裂、拉伤、韧带撕裂、扭伤的临床病例与对比病例的年龄段相同、发病部位相同、且症状的严重程度相若;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麻木肩周炎、肌肉劳损、颈椎病为相同病例人用药前后的情况对比。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应当理解的是,所有基于本发明方案的其他具体实施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