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肥祛湿健脾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80965阅读:10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肥祛湿健脾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5%~18%,女性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关于肥胖的评估方法,包括人体测量学、双能x线吸收法、超声、ct、红外线感应法等多种。如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

中医认为肥胖病的起因,不外乎四大方面:先天票赋有关,如陈修园说,“大抵素票之盛”,即现代医学的遗传因素;嗜食膏粱厚味,饮食超量,营养成分供过于求,即<黄帝内经>所述“肥贵人,膏粱之疾也”;嗜卧少动,使体能消耗明显降低,致营养过剩,使脂肪充于肌肤而致肥胖;脏腑功能失调,肝郁气滞,脾虚失运,肾虚气化失职,内伤久病,痰浊内生,或外受湿邪,使痰湿蓄积体内而肥胖。

目前,治疗肥胖症除了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肥之外,西药治疗和中成药的治疗,然而西药治疗副作用多,风险大,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采用中成药治疗,也存在一些并非完全是基于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应用,治疗效果不明显。

现有专利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6106667.5公开了一种健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取藿香10g、桂枝10g、白术10g、白芍15g、砂仁6g、川芎6g、佩兰10g、干姜3g、香附10g、元胡10g、木香10g、苏梗10g、茯苓10g、乌药10g、葛根10g、薏苡仁10g,加药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再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药液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使用超临界萃取,得超临界萃取物,继续浓缩,将浓缩液进行干燥,用常规方法制备成健脾中药组合物。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公开了一种祛湿健脾的中药组分,包括党参10-25份,白术10-25份,白茯苓5-10份,陈皮2-5份,原只山楂肉加核8-15份,炙甘草5-8份,炒薏苡仁5-10份,炒白扁豆5-8份,白蔲仁2-4份,霍香1-2份,桔梗1-2份,芡实5-10份,炒麦芽4-6份,炒谷芽4-6份,葛根4-6份,神曲4-6份,枳实3-6份,本发明的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具有清热祛湿、宣散风热和善清解血毒的效果,对治疗湿热、脾虚湿聚和湿浊中阻等病症明显。

以上专利申请的配方具有局限性,并不适合既需要减肥,同时又需要祛湿健脾的人群服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肥祛湿健脾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中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所述中药:包括下列组分:

减肥果、赶黄草、蜜桶花、猪苓、五加皮、橘红、白术、苏叶、桂枝、泽泻、益母草、橘络、白桦茸、肾茶、白扁豆、芡实、白茯苓、决明子、黄精、生甘草、低聚果糖。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各组分重量份配比如下:

减肥果8g-13g、赶黄草8g-12g、蜜桶花8g-12g、猪苓8g-13g、五加皮12g-18g、橘红7g-13g、白术7g-12g、苏叶8g-12g、桂枝8g-12g、泽泻1g-5g、益母草13g-17g、橘络7g-12g、白桦茸8g-12g、肾茶8g-12g、白扁豆13g-17g、芡实10g-15g、白茯苓13g-17g、决明子8g-12g、黄精12g-18g、生甘草8g-12g、低聚果糖10g-14g。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各组分重量份配比如下:

减肥果10g、赶黄草10g、蜜桶花10g、猪苓10g、五加皮15g、橘红10g、白术10g、苏叶10g、桂枝10g、泽泻3g、益母草15g、橘络10g、白桦茸10g、肾茶10g、白扁豆15g、芡实12g、白茯苓15g、决明子10g、黄精15g、生甘草10g、低聚果糖12g。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剂型为散剂或冲剂。

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所述的中药的原料配比称取减肥果、赶黄草、蜜桶花、猪苓、五加皮、橘红、白术、苏叶、桂枝、泽泻、益母草、橘络、白桦茸、肾茶、白扁豆、芡实、白茯苓、决明子、黄精、生甘草、低聚果糖;

(2)将步骤1中称取的减肥果、赶黄草、蜜桶花、猪苓、五加皮、橘红、白术、苏叶、桂枝、泽泻、益母草、橘络、白桦茸、肾茶、白扁豆、芡实、白茯苓、决明子、黄精、生甘草混合均匀,晾晒至干燥;

(3)将步骤2中各原料放入25000r/min的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全部通过120目的筛网;

(4)将步骤1中称取的低聚果糖粉加入到步骤3中的药粉中,再次晾晒至干燥;

(5)将步骤4中混合药粉熟化灭菌,按照每袋30克进行包装密封即可。

下面对本发明精选的上述原料药介绍如下:

减肥果:

性味:味苦。

归经:归脾经、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减肥润肠通便,抗炎消肿,降血脂,健脾消食,利水明目,防癌抗癌。

主治:用于补充营养,消暑止渴,治疗肥胖,高脂血症,便秘,水肿,高血压,咽炎肿痛。减肥果中的主要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羟基柠檬酸(hca)等。hca能够抑制脂肪的形成,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咽喉肿痛、急性慢性肝炎有明显疗效。

赶黄草:

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利水除湿,祛瘀止痛。

主治:用于黄疸,水肿,跌打损伤,肿痛。

蜜桶花:

性味:味微苦,性凉。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利湿,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风湿筋骨痛,浮肿,泻痢,黄疸,痨伤吐血,骨髓炎,骨膜炎,疮疖。

猪苓: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心、脾、胃、肺、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主治:用于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五加皮: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橘红: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效: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主治:用于脾湿,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白术:

性味:味苦、甘,性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苏叶: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效:发表,散寒,理气,和营。

主治:用于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桂枝: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泽泻: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小便,清湿热。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益母草: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肝、心包经。

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橘络:

性味:甘、苦,平。

归经:肝、脾经。

功效:通络化痰,理气活血。

主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白桦茸:

功效分类:扶正药,化痰药,活血化瘀药。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肝经,肾经。

功效:滋补强身,固本扶正,化痰散结。

主治:主治失眠,虚劳,咳嗽,气喘,神经衰弱,三高症,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治疗高血压,保护血管,预防心肌梗死,调整血脂血糖血粘,降低胆固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黏度。

肾茶:

性味:甘淡、微苦,凉。

归经:归肺经,胆经,肾经,膀胱经。

功效:清热去湿,排石利水,消炎解毒化瘀。

主治:治急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胆结石,风湿性关节炎。可用于各种炎症。

白扁豆:

性味:性微温,味甘。

归经:归脾经、胃经。

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主治: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芡实:

性味:味甘、涩,性平。

归经:归脾、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主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白茯苓: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脾、肺、肾经。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决明子:

性味:味甘、苦,微咸,性寒。

归经:肝、大肠经。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黄精: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主治:用于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

生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低聚果糖:

低聚果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一种天然活性物质。

功效: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防龋齿,对肠道益菌的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的吸收,防治腹泻和便秘,甜味剂。

主治:用于肥胖,预防龋齿,免疫力低下,高脂血症,营养吸收不良,腹泻,便秘。

本发明所述中药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中药具有减肥、消肿、利水、健脾的功效,主要适应症包括:脾虚湿重、肥胖,不愿意活动,大便稀或便秘,腿肿;本发明所述中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各组分中药相互关系整体把握进行配伍,针对肥胖、脾虚、湿重症状,实现整体综合调节,增强脾肾功能,去除湿气,提高患者的活动意愿,消除腿肿,改善大便状况,降低体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中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中,所用各原料药均能够通过中药市场购得。

实施例1

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减肥果8g、赶黄草9g、蜜桶花8g、猪苓8g、五加皮18g、橘红7g、白术11g、苏叶8g、桂枝8g、泽泻2g、益母草16g、橘络8g、白桦茸8g、肾茶8g、白扁豆17g、芡实10g、白茯苓13g、决明子9g、黄精16g、生甘草9g、低聚果糖10g;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称取的减肥果、赶黄草、蜜桶花、猪苓、五加皮、橘红、白术、苏叶、桂枝、泽泻、益母草、橘络、白桦茸、肾茶、白扁豆、芡实、白茯苓、决明子、黄精、生甘草混合均匀,晾晒至干燥;干燥后放入25000r/min的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全部通过120目的筛网;再上述称取的低聚果糖粉加入到过筛后的药粉中,再次晾晒至干燥;最后进行熟化灭菌,按照每袋30克进行包装密封。

实施例2

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减肥果12g、赶黄草11g、蜜桶花10g、猪苓13g、五加皮13g、橘红12g、白术7g、苏叶12g、桂枝10g、泽泻4g、益母草13g、橘络10g、白桦茸11g、肾茶10g、白扁豆14g、芡实15g、白茯苓17g、决明子12g、黄精16g、生甘草10g、低聚果糖14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减肥果10g、赶黄草10g、蜜桶花10g、猪苓10g、五加皮15g、橘红10g、白术10g、苏叶10g、桂枝10g、泽泻3g、益母草15g、橘络10g、白桦茸10g、肾茶10g、白扁豆15g、芡实12g、白茯苓15g、决明子10g、黄精15g、生甘草10g、低聚果糖12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三组实施例临床疗效对照研究如下:

临床选取单纯性肥胖患者90例,年龄20-55周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给予对应的所述中药,每天服用两次,每次1袋(30克),用开水冲服,持续服用3各月,并对大便状况、是否腿肿、体重每月进行至少一次问卷调查,将每组调查指标进行运算后各情况如下表:

表1

由表1可见,通过服用本发明所述中药,能够减少患者体重,改善大便状况以及腿肿,尤其是实施例3中所述中药效果最佳。

实施例4

李某某,男,35岁,身高175cm,体重112kg,腿部浮肿,嗜睡少动,经常半夜腹泻;当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中药2-4周后,活动意愿增强,腹泻次数减少,腿肿减轻,体重变化不大,继续服用8-12周后,腿肿基本消失,大便转正常,体重降低10kg。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