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7454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特别是供宫颈癌患者使用的散剂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宫颈癌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宫颈癌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宫颈癌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以解决宫颈癌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宫颈癌。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25~120g、熟地黄15~35g、半枝莲12~25g、白芍5~15g、凤尾草25~60g、丹皮6~10g、马鞭草15~35g、大蒜10~16g、连翘6~16g、鱼腥草15~30g、山豆根3~6g、蜈蚣4~8g、金银花10~25g。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30~105g、熟地黄18~31g、半枝莲15~22g、白芍6~13g、凤尾草28~52g、丹皮7~9g、马鞭草18~31g、大蒜11~14g、连翘7~14g、鱼腥草18~26g、山豆根3.5~5.5g、蜈蚣5~7g、金银花11~22g。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95g、熟地黄28g、半枝莲20g、白芍12g、凤尾草45g、丹皮8g、马鞭草28g、大蒜13g、连翘13g、鱼腥草23g、山豆根35g、蜈蚣6g、金银花20g。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将研磨好的粉末状药物用170目筛过滤后,放入乳糖混合拌均,然后放入无菌室中的专用袋装机药器内再次搅拌均匀,进而消毒,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散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4g/次,温开水冲服。25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后,症状减轻,阴道出血量少,嘱再续服2~3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白花蛇舌草,性味:甘、淡、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半枝莲,性味:味辛、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具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症;

凤尾草,性味:淡、微苦、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丹皮,性味:味苦、辛、微寒,具有清热、凉血、和血、消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等症;

马鞭草,性味:苦、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截疟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疸、痢疾、血瘀经闭、痛经、症瘕、水肿、小便不利、疟疾、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大蒜,性味:味辛、性温,具有解毒消肿、杀虫、止痢之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疮疡、疥癣、肺痨、顿咳、泄泻、痢疾等症;

连翘,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鱼腥草,性味:味辛、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之功效,用于治疗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病;

山豆根,性味:苦、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金银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宫颈癌的原则,从依据宫颈癌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宫颈癌,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宫颈癌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95g、熟地黄28g、半枝莲20g、白芍12g、凤尾草45g、丹皮8g、马鞭草28g、大蒜13g、连翘13g、鱼腥草23g、山豆根35g、蜈蚣6g、金银花2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105g、熟地黄31g、半枝莲22g、白芍13g、凤尾草52g、丹皮9g、马鞭草31g、大蒜14g、连翘14g、鱼腥草26g、山豆根35.5g、蜈蚣7g、金银花22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散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花蛇舌草120g、熟地黄35g、半枝莲25g、白芍15g、凤尾草60g、丹皮10g、马鞭草35g、大蒜16g、连翘16g、鱼腥草30g、山豆根6g、蜈蚣8g、金银花25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宫颈癌患者共1390例,年龄为49岁以上的790例,只有600例为49岁以下。1390例患者中症状明显好转的731例,有效的395例,无效的264例。总有效率达8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