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231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康复助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轮椅。



背景技术:

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本世纪中国人口增长的重要特点,老年人辅助产品的设计和服务问题成为老龄人口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站立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独立性至关重要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衰退,导致膝关节力矩不足,因此许多有走动能力的老年人因为缺乏站立的能力,仍然被困在轮椅上。无法从座位起立,将需要他人的照顾,严重的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家庭和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现有公开号为cn104274283b的发明专利一种辅助起坐的椅子,其包括椅面、连杆、连杆及摇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椅子本体、滑块、连杆及摇杆组成的摇杆滑块机构。所述两种机构组合成六杆机构。推杆的一端与摇杆铰接,另一端与摇杆铰接,摇杆的一端与推杆铰接,另一端与蜗轮轴铰接,摇杆转动驱动六杆组合机构。当起身时,蜗轮、蜗杆传动带动摇杆顺时针转动,使推杆带动摇杆转动,使滑块沿内滑槽向上移动,同时椅面绕着销轴转动,辅助使用者站起。在坐下时,使用者臀部紧贴椅面,摇杆逆时针转动,使得摇杆带动滑块向下移动,同时椅面托着使用者坐下;所述辅助起坐的椅子在帮助人们起身时,椅座翻转,人的身体随椅座转动,容易发生意外事件,比如人们抓不稳椅子的扶手而摔倒,同时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椅座上翻的角度太大,容易让人从椅座上滑倒,椅座上翻的角度太小,人们又无法倚靠椅子站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帮助从轮椅站立有困难的人站立,使用者站立不用借助他人帮助,摇动拉杆就可以轻松辅助站立的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轮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轮椅其包括:

椅架部分;椅架;两个侧边保护框架;所述侧边保护框架分别在椅架两侧形成;一侧的侧边保护框架包括两个椅架轴承座,所述椅架轴承座固定在侧边保护框架上,两个椅架轴承,所述椅架轴承分别固定在椅架轴承座内;侧边保护框架另一侧也是这样;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侧边保护框架前面的椅架轴承,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侧边保护框架后面的椅架轴承;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腋下抬升架,所述腋下抬升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所述腋下抬升架底部通过销分别连接两根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分别和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固连,所述腋下抬升架还包括有海绵垫;坐垫矩形框架,所述坐垫矩形框架在椅架座位部分形成;底板,所述底板在坐垫矩形框架下方的椅架上固定;两个转向轮胎,转向轮胎和椅架连接,分别安装在椅架前方下面两侧,支撑椅架和转变方向;两个驱动轮胎,分别安装在椅架后方下面两侧,支撑和驱动椅架。所述腋下抬升架上还包括海绵垫。

可控气弹簧,所述可控气弹簧包括:控制按钮、第一浮块、拉索、圆柱销、第二浮块、顶针以及气弹簧;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第一浮块铰接,所述拉索一端与第一浮块相连,另一端穿入第二浮块并与所述圆柱销固连;所述控制按钮固定在所述手拉杆的最上端;所述顶针位于气弹簧上端;所述可控气弹簧一端与第一传动杆铰接。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按键、小弹簧、顶柱、定键;所述按键与顶柱固连,套设在所述顶柱上的小弹簧一端与所述按键固连,另一端与所述定键固连。

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双孔轴承座,所述双孔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底板两边;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穿过两个双孔轴承座下孔;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穿过两个双孔轴承座上孔;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大齿轮,所述大齿轮固定在第四传动轴;大齿轮小齿轮啮合传递动力。

拉杆执行机构,所述拉杆执行机构包括:手拉杆、套筒、棘爪、转动圆柱、导向槽、弹簧、分离组件和拉伸弹簧;所述转动圆柱与第三传动轴固连;所述导向槽在所述手拉杆的上端形成;所述套筒呈圆环形,所述套筒的外圆环与所述手拉杆的底端固定,所述套筒的内圆环是齿面;所述转动圆柱放置在所述套筒中,所述转动圆柱一端有开口,用于放置棘爪;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棘爪顶端,使所述棘爪压向所述齿面;拉动所述分离组件使所述棘爪与所述齿面分离。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把手、连接杆和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一端与所述把手的一端固连,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连接销可在所述导向槽中滑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棘爪相连,所述手拉杆上端和椅架之间由拉伸弹簧连接。

同步带轮机构,将第四传动轴动力传到第一传动轴;小同步带轮,所述小同步带轮固定在第四传动轴上;大同步带轮,所述大同步带轮固定在第一传动轴;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两端分别套在大同步带轮上和小同步带轮上;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安装于椅架外侧,所述张紧轮和同步带接触。

伸缩调节装置,位于抬升架上;铁丝,所述铁丝在腋下架上部分内部呈倒“u”形;顶杆,所述顶杆位于腋下抬升架上,所述顶杆与铁丝接触;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与顶杆接触;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在顶杆和调节按钮之间;卡销,所述卡销位于铁丝两端;卡销弹簧,所述卡销弹簧与卡销接触。

两个制动机构,关于轮椅中心面左右对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在椅架侧面以旋转方式用销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第二连杆以旋转方式通过销连接;刹车碟,所述刹车碟与轮胎固连;制动蹄,所述制动蹄通过第三连杆的推动,制动蹄的塑胶部分与刹车碟接触;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套在椅架上,与制动蹄固连。

本发明通过手动拉动拉杆,驱动抬升装置并带动起身不便的使用者,通过可控气弹簧锁住腋下抬升架位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和同步带轮机构省力,抬升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高度,以匹配不同身长的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轮椅部分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拉杆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同步带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可控气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可控气弹簧控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伸缩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为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轮椅,其包括轮椅部分100,齿轮传动机构200,拉杆执行机构300,同步带轮机构400,可控气弹簧500,伸缩调节装置600,制动机构700。

轮椅部分100包括椅架110、转向轮胎120、驱动轮胎130、侧边保护框架140、坐垫矩形框架150、底板160、第一传动轴170、第二传动轴180、腋下抬升架190,椅架110构成了整个轮椅的框架,转向轮胎120和驱动轮胎130支撑起椅架;位于椅架110两边形成的侧边保护框架140,所述侧边保护框架140上包括两个椅架轴承座141和142;椅架轴承座141中装有椅架轴承143,椅架轴承座142中装有椅架轴承144;第一传动轴170穿过椅架轴承143,第二传动轴180穿过椅架轴承144;腋下抬升架190底部通过销连接第一传动杆191和第二传动杆192;第一传动杆191和第一传动轴170固连,第二传动杆192和第二传动轴180固连;椅架110位于轮椅座位地方形成的坐垫矩形框架150,用于承载人;底板160固定在椅架上,位于坐垫矩形框架150的下方。第一传动轴170转动带动第一传动杆191转动,通过腋下抬升架190和第二传动杆192形成连杆机构带动第二传动杆192转动,第一连杆191和第二连杆192转动,腋下抬升架190抬升。腋下抬升架190只抬升使用者上半身十分省力也符合人起身的状态。

齿轮传动机构200包括两个双孔轴承座210、第三传动轴220、小齿轮230、第四传动轴240、大齿轮250,双孔轴承座210上形成两个孔,两个孔上下分布,双孔轴承座210固定在底板上,分别位于底板160两侧;双孔轴承座210的下孔穿过第三传动轴220,第三传动轴220上固定有小齿轮230,小齿轮230位于两个双孔轴承座210之间;双孔轴承座210的上孔穿过第四传动轴240,第四传动轴240上固定有大齿轮250,大齿轮250位于两个双孔轴承座210之间;小齿轮230和大齿轮250啮合将第三传动轴220的动力传到第四传动轴240。齿轮传动机构200通过小齿轮230和大齿轮250啮合起到省力的作用。

拉杆执行机构300包括手拉杆310、套筒320、棘爪330、转动圆柱340、导向槽350、弹簧360、分离组件370和拉伸弹簧380;所述导向槽350在所述手拉杆310的上端形成;所述套筒320呈圆环形,所述套筒320的外圆环与所述手拉杆310的底端固定,所述套筒320的内圆环是齿面321;所述转动圆柱340放置在所述套筒320中,所述转动圆柱340一端有开口,用于放置棘爪330;所述弹簧350放置在所述棘爪330顶端,使所述棘爪330压向所述齿面321。所述分离组件370包括把手331、连接杆372和连接销373,所述把手370与所述连接销373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接销373的另一端在所述导向槽350中,并且能够在所述导向槽350中滑动,所述连接杆372一端与所述连接销37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棘爪330相连。顺时针拉动所述手拉杆310带动所述套筒320顺时针转动,套筒320内环的齿面321顺时针转动带动棘爪330转动,转动的棘爪330一面与转动圆柱340接触,带动转动圆柱340顺时针转动,并且转动圆柱340与第三传动轴220固连,从而带动第三传动轴220顺时针转动。而当手拉杆310逆时针转动时,所述齿面321与棘爪330不啮合,无法带动棘爪330转动。拉动所述分离组件370中的把手371,带动连接销373在导向槽350中滑动,连接销373拉动连接杆372,连接杆372拉动棘爪330,使所述棘爪330与所述齿面321分离,所述手拉杆310上端和椅架110之间由拉伸弹簧连接。

同步带轮机构400,将第三传动轴240动力传到第一转动轴170;同步带轮机构400包括小同步带轮410、大同步带轮420、同步带430、张紧轮440,小同步带轮410固定在第三传动轴220上;大同步带轮420固定在第一传动轴170;同步带430两端分别套在大同步带轮420上和小同步带轮410上;张紧轮440安装于椅架110外侧,所述张紧轮440和同步带430接触。通过同步带轮机构400起到省力和将椅架110下部分齿轮传动机构200动力传输到腋下抬升架190上的作用。

可控气弹簧500包括:控制按钮510、第一浮块515、拉索520、圆柱销540、第二浮块550、顶针560以及气弹簧530;所述控制按钮510与所述第一浮块515铰接,所述拉索520一端与第一浮块515相连,另一端穿入第二浮块550并与所述圆柱销540固连;所述控制按钮510固定在所述手拉杆510的最上端,便于操作者操控。所述顶针560位于气弹簧530上端;所述可控气弹簧500一端与第一传动杆191铰接实现腋下抬升架190间歇性抬升和缓慢落下。所述控制按钮510包括:按键511、小弹簧512、顶柱513、定键514;所述按键511与顶柱513固连,套设在所述顶柱513上的小弹簧512一端与所述按键511固连,另一端与所述定键514固连。当按下按键511时,所述顶柱513推动第一浮块515的一端下降,所述第一浮块515的另一端拉动拉索520,所述拉索520通过圆柱销540将第二浮块550拉下,使得顶针560下降,从而将气弹簧530解锁;当放开按键511时,小弹簧512推动所述按键511回位,此时拉索520防松,顶针560回位,气弹簧530处于自锁状态。通过可控气弹簧500实现了腋下抬升架190的锁止和使用者坐下时的缓冲作用。

伸缩调节装置600位于腋下抬升架190上,包括铁丝610、顶杆620、调节按钮630、回位弹簧640、卡销650、卡销弹簧660、限位孔670,铁丝610在腋下抬升架190上部分内部呈倒“u”形,顶杆620位于腋下抬升架190的中间横杆上,顶杆620与铁丝610接触,调节按钮630与顶杆620接触,回位弹簧640在顶杆620和调节按钮630之间,卡销650位于铁丝610两端,在抬升架190上形成的限位孔670中,卡销弹簧660与卡销650接触,使用者按动调节按钮630,调节按钮压住顶杆620,顶杆620顶住铁丝610,铁丝610两端收缩,拉动卡销650,卡销650从限位孔670中出来,此时拉动腋下抬升架190的上部分,可以调节位置,放开调节按钮730,回位弹簧740将调节按钮630回位,铁丝610恢复原状,卡销弹簧660将卡销顶入限位孔670。伸缩调节装置600可以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高度,以匹配不同身长的人。

制动机构700包括第一连杆710、第二连杆720、第三连杆730、刹车碟740、制动蹄750、固定扣760,第一连杆710在椅架110侧面以旋转方式用销连接,第二连杆720与第一连杆710铰接,第三连杆730和第二连杆720以旋转方式通过销连接,刹车碟740与驱动轮胎130固连,制动蹄750通过第三连杆730的推动,制动蹄750的塑胶部分与刹车碟740接触,固定扣760套在椅架110上,与制动蹄750固连。使用者拉动第一连杆710,第一连杆710推动第二连杆720,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730,固定扣760套在椅架110上,第三连杆730推动制动蹄750转动,制动蹄750和刹车碟740接触,锁住刹车碟740,从而锁住驱动轮胎130。通过制动机构锁住驱动轮胎130,人抬升过程中更稳定和安全。

使用者先拉动制动机构700的第一连杆710,第一连杆710推动第二连杆720,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730,固定扣760套在椅架110上,第三连杆730推动制动蹄750转动,制动蹄750和刹车碟740接触,锁住刹车碟740,从而锁住驱动轮胎130。此时使用者按住可控气弹簧按键511时,所述顶柱513推动第一浮块515的一端下降,所述第一浮块515的另一端拉动拉索520,所述拉索520通过圆柱销540将第二浮块550拉下,使得顶针560下降,从而将气弹簧530解锁,同时拉动手拉杆310带动套筒320顺时针转动,套筒320内环的齿面321顺时针转动带动棘爪330转动,转动的棘爪330一面与转动圆柱340接触,带动转动圆柱340顺时针转动,因转动圆柱340与第三传动轴220固连,故第三传动轴220顺时针转动,第三传动轴220通过大齿轮250和小齿轮230啮合把动力传到第四传动轴240,第四传动轴240上小同步轮410通过同步带430把动力传到第一传动轴170,从而带动第一传动杆191,第一传动杆191和椅架轴承143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92与椅架轴承144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170转动带动第一传动杆191转动,通过腋下抬升架190和第二传动杆192形成连杆机构带动第二传动杆192转动,第一连杆191和第二连杆192转动,腋下抬升架190抬升一定高度;放开按键511时,小弹簧512推动所述按键511回位,此时拉索520防松,顶针560回位,气弹簧530处于自锁状态,此时腋下抬升架锁住;使用者再次按住可控气弹簧按键511,同时拉动手拉杆310带动套筒320顺时针转动,套筒320内环的齿面321顺时针转动带动棘爪330转动,转动的棘爪330一面与转动圆柱340接触,带动转动圆柱340顺时针转动,因转动圆柱340与第三传动轴220固连,故第三传动轴220顺时针转动,第三传动轴220通过大齿轮250和小齿轮230啮合把动力传到第四传动轴240,第四传动轴240上小同步轮410通过同步带430把动力传到第一传动轴170,从而带动第一传动杆191,第一传动杆191和椅架轴承143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92与椅架轴承144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170转动带动第一传动杆191转动,通过腋下抬升架190和第二传动杆192形成连杆机构带动第二传动杆192转动,第一连杆191和第二连杆192转动,腋下抬升架190抬升一定高度放开可控气弹簧按键511,此时腋下抬升架锁住;使用者多次拉动拉杆310最终达到起身高度。

当使用者坐下时,使用者按住可控气弹簧按键511时,同时拉动所述分离组件270中的把手271,带动连接销273在导向槽250中滑动,连接销273拉动连接杆272,连接杆272拉动棘爪230,使所述棘爪230与所述齿面221分离。所述顶柱513推动第一浮块515的一端下降,所述第一浮块515的另一端拉动拉索520,所述拉索520通过圆柱销540将第二浮块550拉下,使得顶针560下降,从而将气弹簧530解锁,腋下压住腋下抬升架190,因为可控气弹簧500一端第一传动杆191铰接,腋下抬升架190受到阻力缓慢下降,第一传动杆191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170转动,第一传动轴170带动大同步带轮420,大同步带轮420通过同步带430带动小同步带轮410,小同步带轮410带动第四传动轴240,第四传动轴240带动大齿轮250,大齿轮250通过小齿轮230带动第三传动轴220,第三传动轴220带动转动圆柱340空转。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