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的预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川黄芪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川黄茂为豆科植物梭果黄芪,多花黄芪和金翼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在四川地区常作为药典黄芪代用品应用。其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澹,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痪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中药含有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独特药效的物质基础,但中药的成分复杂,不同的炮制方法会使其有效成分发生变化,因而了解其药性随着炮制的不同而出现化学成分的变化至关重要。在中国历史上黄芪的炮制方法有切制、蒸制、蜜炙、蜜蒸、蜜炒、盐焙制、盐蒸、酒蒸、酒炒、酒煮、姜汁炙、人乳制、米泔制等,目前主要方法是蜜炙、盐制和酒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黄芪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川黄芪净选,润透,切片,干燥;将防风粉碎后与川黄芪同炒,冷却,过筛除去防风得川黄芪片;将梗米粉碎得米粉,加入蒸馏水和北五味子同煮,过滤得熟米浆;将熟米浆与川黄芪片拌匀,干燥,得米制川黄芪。作为优选,川黄芪与防风的质量比为1:1-5。作为优选,川黄芪与粳米的质量比为5-10:1。作为优选,川黄芪与北五味子得质量比为:10-20:1。作为优选,米粉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3-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川黄芪10kg净选,润透,切片,干燥,将防风20kg粉碎后与川黄芪同炒10分钟,过筛除去防风粉末得川黄芪片。将粳米2kg粉碎后与北五味子1kg混合,加入10kg蒸馏水,煮沸10分钟,过滤得熟米浆。将熟米浆与川黄芪片拌匀,干燥得米制川黄芪。实施例2将川黄芪10kg净选,润透,切片,干燥,将防风40kg粉碎后与川黄芪同炒15分钟,过筛除去防风粉末得川黄芪片。将粳米1kg粉碎后与北五味子0.5kg混合,加入5kg蒸馏水,煮沸15分钟,过滤得熟米浆。将熟米浆与川黄芪片拌匀,干燥得米制川黄芪。实施例3将川黄芪10kg净选,润透,切片,干燥,得川黄芪片。将粳米2kg粉碎后与北五味子1kg混合,加入10kg蒸馏水,煮沸10分钟,过滤得熟米浆。将熟米浆与川黄芪片拌匀,干燥得米制川黄芪。实施例4将川黄芪10kg净选,润透,切片,干燥,将防风20kg粉碎后与川黄芪同炒10分钟,过筛除去防风粉末得川黄芪片。将粳米2kg粉碎后,加入10kg蒸馏水,煮沸10分钟,过滤得熟米浆。将熟米浆与川黄芪片拌匀,干燥得米制川黄芪。实施例5将川黄芪10kg净选,润透,切片,干燥,将防风20kg粉碎后与川黄芪同炒10分钟,过筛除去防风粉末得川黄芪片。将粳米2kg粉碎后,加入10kg蒸馏水,搅拌,过滤得米浆。将米浆与川黄芪片拌匀,干燥得米制川黄芪。黄芪、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研究试验动物分组方法:分组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及黄芪大、小剂量组。大、小剂量组分别给药(实施例1-5,以及未炮制黄芪),给药剂量按0.6g/kg,0.2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7d,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耐缺氧实验:本项试验每组20只小鼠,末次灌胃24h后,将小鼠逐只放进盛有钠石灰20g的250ml密闭的广口瓶中,记录每只小鼠存活时间。抗疲劳实验:每组20只小鼠,末次灌胃24h后,各组小鼠分别在温度37℃深40cm游泳池中游泳,45min后,取出小鼠,摘眼球取血,通过比色分析法测定肝糖原的含量。试验结果:1.耐缺氧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和2大剂量的黄芪提取物能够明显延长小鼠在无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p<0.05),但小剂量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较:实施例3、4和5大、小剂量的黄芪提取物未能明显延长小鼠在无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p>0.05),未炮制的黄芪粉末的大、小剂量提取物也未能明显延长小鼠在无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p>0.05)。表1;耐缺氧试验结果*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即p小于0.05,2.抗疲劳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和2的大、小剂量组小鼠游泳后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实施例3、4和5的大、小剂量的黄芪提取物组小鼠游泳后肝糖原的含量未有明显的增加(p>0.05),未炮制的黄芪粉末的大、小剂量提取物组的小鼠游泳后肝糖原的含量也未有明显的增加(p>0.05)。表2抗疲劳试验结果组别剂量(g/kg)肝糖原c/mg·kg-1空白组生理盐水23.5±4.2实施例10.649.8±8.1*0.231.5±6.3*实施例20.642.7±4.2*0.233.5±3.8*实施例30.626.8±7.10.224.6±4.2实施例40.625.6±2.50.224.8±3.9实施例50.626.6±6.30.225.4±3.2未炮制粉末0.624.4±4.10.223.8±3.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