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结石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结石是指人体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膀胱及尿道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结石可发生于机体的许多部位,以肝胆管、胆囊、肾、膀胱、输尿管及尿道等部位为常见。由于受累器官的不同,结石形成的机制所含的成分、形状、质地、对机体的影响等均不相同。总的说来,结石可造成管腔梗阻,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产生疼痛、出血或继发性感染等症状。该病发病急、症状复杂、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并有恶变的可能,是一种顽固性疾病。
目前西医针对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肾结石等的治疗仍以手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为主,其中手术治疗包括胆管切开取石、肝部分切除、胆囊切除等。近年来,结石外科手术疗效已有明显提高,但术后仍可能面临残余结石、结石复发及再次手术等诸多问题。
结石属于中医中“淋证”的“石淋”、“砂淋”、“血淋”、“腹痛”和“腹胀”的范畴,据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疗法治疗结石具有无创伤、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和疗效显著等优点,目前已经被众多结石患者所接受,尤其是对一些单发或者小颗粒结石,中医药疗法成了首选方法。王瑞芬,“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20例,新中医,2007年第39期公开了口服三金排石汤(金钱草、鸡内金、莪术、三棱、海金砂、甘草、黄芪、冬葵子、王不留行、延胡索、牛膝、续断、滑石、车前予、泽泻),并配合运动和饮水疗法能有效治疗泌尿系结石。申请号:200510010352.6,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结石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以柴胡、生白芍、青皮、牡丹皮、郁金、延胡索、海金砂、金钱草等33种中草药和猪苦胆经炮制而成;此方用药复杂,用药成本高。
现未见将龙胆草、金银花、白术、柴胡、石韦、黄芩、红花和茵陈配合用于治疗结石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龙胆草70-140份、金银花30-70份、白术15-50份、柴胡10-30份、石韦10-30份、黄芩5-25份、红花8-25份、茵陈5-18份。
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龙胆草85-120份、金银花40-60份、白术25-40份、柴胡15-25份、石韦15-25份、黄芩10-20份、红花10-20份、茵陈8-15份。
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龙胆草100份、金银花50份、白术30份、柴胡20份、石韦20份、黄芩15份、红花15份、茵陈10份。
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是以龙胆草、金银花、白术、柴胡、石韦、黄芩、红花和茵陈的药粉,或者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有效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本发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是指除活性成分以外包含在制剂中的物质,包括但不仅限于填充剂(稀释剂)、润滑剂(助流剂或抗粘着剂)、分散剂、湿润剂、粘合剂、调节剂、增溶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崩解剂等。粘合剂包含糖浆、阿拉伯胶、明胶、山梨醇、黄芪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或羟丙甲基纤维素等)、明胶浆、糖浆、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填充剂包含乳糖、糖粉、糊精、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无机钙盐(如硫酸钙、磷酸钙、磷酸氢钙、沉降碳酸钙等)、山梨醇或甘氨酸等;润滑剂包含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滑石粉、氢氧化铝、硼酸、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等;崩解剂包含淀粉及其衍生物(如羧甲基淀粉钠、淀粉乙醇酸钠、预胶化淀粉、改良淀粉、羟丙基淀粉、玉米淀粉等)、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微晶纤维素等;湿润剂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或醇等;抗氧剂包含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二丁基苯酸等;抑菌剂包含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等;调节剂包含盐酸、枸橼酸、氢氧化钾(钠)、枸橼酸钠及缓冲剂(包括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等;乳化剂包含聚山梨酯-80、脂肪酸山梨坦、普流罗尼克f-68,卵磷酯、豆磷脂等;增溶剂包含吐温-80、胆汁、甘油等。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性成分,它具有一定生理活性,但该成分的加入不会改变上述化合物或衍生物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仅仅发挥辅助功效,这些辅助功效仅仅是对该成分已知活性的利用,是医药领域惯用的辅助治疗方式。若将上述辅助性成分与本发明化合物配合使用,仍然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其中,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其中,所述制剂为散剂、汤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丸剂。
本发明还提供前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含如下步骤:
(1)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2)原料药直接打粉,或将原料药加水煎煮或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浓缩,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水提物或以药粉入药,均是中药传统使用方式,水提后,由于水的溶解范围广,能够将大部分有效成分溶出,使药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药效发挥更快,例如汤剂等给药形式;以原粉入药,药粉的表面积较大,也有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但药材未经提取,有效成分仍需在体内溶出再吸收,其药效发挥相对水提物较慢,但同时也削弱了药材中有害成分对人体造成的毒副反应,适于长期服用,如将原粉制备成丸剂等给药形式。目前在制药过程中,利用乙醇作为溶剂对药物进行提取,也是最为常见的提取方式之一,乙醇为半极性溶剂,溶解性能界于极性与非极性溶剂之间,可以溶解水溶性的某些成分,也能溶解溶于非极性溶剂的一些成分,通常用乙醇提取代替水煎,从而避免大量无效成分的溶出,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和提取效率,不过乙醇的价格较水贵,在现代制药工业大生产中,为了节省生产成本,通常还是以水煎为主。在本发明已知组合物的水提物具有生理活性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各种生产和使用时的需求,可以任选水提、原粉、醇提或它们的组合方法来制备具体的剂型。
其中,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汤剂:称取原料药,煎煮,过滤,即得;
散剂:称取原料药,打粉,过筛,即得;
颗粒剂:称取原料药,加水或有机溶剂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加入辅料或辅助性成分,混匀,制粒、整粒、干燥,即得;
片剂:称取原料药,加水或有机溶剂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加入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粒、整粒、压片,即得;
胶囊剂:称取原料药,加水或有机溶剂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加入辅料或辅助性成分,混匀,装胶囊,即得;
水丸:称取原料药,打粉,过筛,加入赋形剂,水泛丸,干燥,即得;
蜜丸:称取原料药,打粉,过筛,加入蜂蜜,制丸,干燥,即得;
滴丸:称取原料药,加水或有机溶剂提取,过滤,滤液中加入基质,混匀加热融化,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冷凝,即得。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如25%-95%的乙醇。
本发明最后提供前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结石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药物为治疗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或尿路结石的药物。
结石主要是由于脏腑本虚,湿热浊邪乘虚而入,蕴郁积聚不散,或湿热煎熬日久而成。常与饮食、情志等有关。嗜食辛辣,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太过,影响脾胃运化,蕴生湿热,内结于胆,湿热煎熬,日久可形成胆结石;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肾或膀胱结石。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汁排泄不利而郁结,气滞湿阻血瘀日久化热,郁蒸煎熬而成结石。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龙胆草为君药,清热燥湿,泻肝定惊;金银花,白术为臣药,燥湿利水,清热解毒;佐以柴胡、石韦、黄芩、红花,利尿通淋,清热燥湿、活血通经;再以茵陈为使调和诸药并引药力下行。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结石之机理为:通过清利肝胆湿热,改变体内的湿热环境,使身体恢复平衡状态,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结石的目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配伍精当,各药味相辅相成,无毒副作用,可将结石由大化小,由小化无,能有效治疗结石,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汤剂的制备
取龙胆草100g、金银花50g、白术30g、柴胡20g、石韦20g、黄芩15g、红花15g、茵陈10g,加水浸泡煎煮,合并滤液,过滤,即得汤剂。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片剂的制备
取龙胆草70g、金银花30g、白术15g、柴胡10g、石韦10g、黄芩5g、红花8g、茵陈5g,加水煎煮提取、浓缩成浸膏,加入淀粉制粒、整粒、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胶囊剂的制备
取龙胆草140g、金银花70g、白术50g、柴胡30g、石韦30g、黄芩25g、红花25g、茵陈18g,加水煎煮提取、浓缩成浸膏,加入辅料,混匀,分装,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水丸的制备
取龙胆草85g、金银花40g、白术25g、柴胡15g、石韦15g、黄芩10g、红花10g、茵陈8g,打粉,过筛,加入赋形剂,水泛丸,干燥,即得水丸。
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蜜丸的制备
取龙胆草120g、金银花60g、白术40g、柴胡25g、石韦25g、黄芩20g、红花20g、茵陈15g,打粉,过筛,加入蜂蜜,制丸,干燥,即得蜜丸。
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片剂的制备
取龙胆草80g、金银花35g、白术20g、柴胡18g、石韦18g、黄芩8g、红花10g、茵陈8g,打粉,粉末直接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7本发明药物片剂的制备
取龙胆草130g、金银花65g、白术45g、柴胡28g、石韦28g、黄芩23g、红花23g、茵陈18g,用乙醇提取,得到乙醇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加入淀粉制粒、整粒、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8本发明药物口服液的制备
取龙胆草110g、金银花55g、白术35g、柴胡23g、石韦23g、黄芩18g、红花18g、茵陈13g,加水浸泡煎煮,合并滤液,浓缩,灌封,灭菌,即得口服液。
以下通过具体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结石的临床疗效
1实验材料
1.1实验药物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由实施例1制备而成。
1.2患者资料观察病例共42例,年龄平均45岁。
2实验方法
2.1纳入病例标准:①确诊为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的患者。②符合胆石症诊断的患者。
2.2排除病例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3疗效判断
显效:服药1-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消失,影像学检查,结石消失。
有效:服药1-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有减轻,影像学检查,结石较治疗前减少或变小者。
无效:服药1-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有减轻,或无变化,影像学检查,结石无改变者。
2.4给药方法
口服给药,服药前10天,每日2-3次,每次服药的药物重量相当于6克生药,以后每日2次,每次服药的药物重量相当于3克生药。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说明,服用2个月可见明显效果,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总有效率98%,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治疗结石。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结石的典型病例
1、张xx,女性,47岁,5年胆结石患者,未服用本药前经常感觉胆囊部不适伴随绞痛症状,服用本药3个月后所有不适症状消失。
2、林xx,男性,55岁,1991年检查患有泥沙状肾结石,发病时异常疼痛,服用本药40天后,不适症状消失。
综上,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结石之机理为:通过清利肝胆湿热,改变体内的湿热环境,使身体恢复平衡状态,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结石的目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配伍精当,各药味相辅相成,无毒副作用,可将结石由大化小,由小化无,能有效治疗结石,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