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灸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9330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灸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古人云“凡药之不到、针之不及、必先灸之”,灸疗法有特色疗效,传统的灸法多以燃烧艾绒为主,或为艾壮、或为艾条,对体表经穴产生温热刺激,使热力透入皮肤,并通过经络传导而起整体性治病与保健作用。灸疗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逐寒补虚,扶正祛邪”之功,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持久的提高和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现在的灸疗法是在皮肤上方点燃、燃烧,最高温度可达120℃以上,温度过高一方面会使皮肤有烧伤或灼伤的危险,另一方面会破坏其药物的有效成分;使用灸疗法时,主要药物成分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向空气中扩散,没有完全被机体吸收,造成药物有效成分极大的浪费,且灸疗时间不一,只能使药物有效成分到达真皮层;除此之外,施灸也需要专业人士,操作繁琐且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温灸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灸疗法温度过高、吸收不完全和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温灸膏药,包括药膏和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膏包括下述成分:姜桂浸膏、艾叶油、肉桂油和丙二醇;所述基质包括下述成份: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肉豆蔻酸异丙酯、氮酮、特丁基对苯二酚和peg-150二硬脂酸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温灸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肉豆蔻酸异丙酯、氮酮和特丁基对苯二酚用沸水水浴加热至完全溶解,得基质的油相部分;将peg-150二硬脂酸酯加入水中,并用沸水水浴加热直至peg-150二硬脂酸酯完全溶于水中,得基质的水相部分;将基质的油相部分和水相部分混合均匀,制得基质;

s2.将姜桂浸膏和丙二醇用沸水水浴加热并混合均匀,冷却至50~55℃,再加入肉桂油和艾叶油,混合均匀后制得药膏;

s3.在真空环境下于70~80℃时将药膏和基质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冷却至50~55℃,趁热灌装,即得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技术方案的温灸膏药中的姜桂浸膏为主要成分,辅以艾叶油,具有温经散寒和活血止痛之功效,当膏药涂抹在皮肤上借助人体的体温,使皮肤表面毛孔扩张,膏药的有效成分直接渗透到皮下,克服了温度过高和机体吸收不完全的缺点;同时艾叶油具有温经通络之功效,疏通经络后药物的有效成分能更充分的作用于病痛部位;本技术方案中姜桂浸膏用丙二醇复溶后再加到基质中,使姜桂浸膏更容易均匀地分散在基质中;将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肉豆蔻酸异丙酯、氮酮、特丁基对苯二酚和peg-150二硬脂酸酯加入基质,相比于橡胶基质,它的优点在于载药量更大,可以促进机体吸收膏药的有效成分,效果更加稳定且操作简单。本发明的中药材组合成分适用于由风寒阻络所致的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寒伤脾胃所致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一类人群。本技术方案制备温灸膏药的方法,药物混合得更加均匀且制得的温灸膏药更加细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灸膏药,包括药膏和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膏包括下述成分:姜桂浸膏、艾叶油、肉桂油和丙二醇;所述姜桂浸膏由下述成分组成:辣椒、生姜和肉桂;作为优选,艾叶油选用蕲艾精油,作为优选,辣椒选用高辣819;所述基质包括下述成份: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肉豆蔻酸异丙酯、氮酮和特丁基对苯二酚;所述基质还包括:peg-150二硬脂酸酯和水;其中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肉豆蔻酸异丙酯、氮酮和特丁基对苯二酚为基质的油相部分,peg-150二硬脂酸酯和水为基质的水相部分。

各原料的药理功效如下:

辣椒:性热,辛,温中健胃,散寒燥湿。用于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疥癣。

生姜: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艾叶油:散寒、祛湿、止痛、抗菌、消炎、活络、温经等。可以缓解风寒阻络所致的腰背、四肢关节冷痛等病症,可以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肠炎等病症。

优选地,所述药膏包括重量份数的如下成分:姜桂浸膏10~15份、艾叶油1~3份、肉桂油1~2份、丙二醇16~21份。

优选地,所述姜桂浸膏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配比如下:辣椒5份、生姜5份和肉桂5份。

优选地,所述基质包括重量份数的如下成分:鲸蜡硬脂基葡糖苷3份、鲸蜡硬脂醇3份、肉豆蔻酸异丙酯8份、氮酮2份、特丁基对苯二酚0.05份。

优选地,所述基质中水相部分的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eg-150二硬脂酸酯1份和水49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温灸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肉豆蔻酸异丙酯、氮酮和特丁基对苯二酚加入烧杯中,用沸水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上述物质完全溶解,即得基质的油相部分。

(2)将peg-150二硬脂酸酯和水加入烧杯中,用沸水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peg-150二硬脂酸酯完全溶解于水中,即得基质的水相部分。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水相部分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油相部分,真空环境下在80℃时,用均质机高速均质3~5min,制得基质。

(4)将姜桂浸膏和丙二醇用沸水水浴加热并搅拌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冷却至50~55℃,加入肉桂油和艾叶油,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药膏;向药膏中加入步骤(3)中制得的基质,在真空环境下于70~80℃时,用均质机高速均质3~5min,冷却至50~55℃,趁热灌装,即得成品。

上述姜桂浸膏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取等量的辣椒、生姜和肉桂作为药材,将辣椒、肉桂粉碎成粗粉,生姜切碎成细丝,用80~95%乙醇浸渍三次,作为优选,用90%乙醇浸渍药材;第一次加8倍药材重量的乙醇浸渍24h,过滤浸渍液,向过滤后的药材中加6倍药材重量的乙醇浸渍24h,过滤浸渍液,然后再向过滤后的药材中加4倍药材重量的乙醇浸渍24h,过滤浸渍液,合并三次过滤后的滤液,将所述滤液1倍浓缩,即得姜桂浸膏;即浓缩至流浸膏:药材为1:1。

制得的温灸膏药可以直接涂抹在患处或痛处使用;也可以和艾灸联合使用,当温灸膏药和艾灸联合使用时,治疗效果更好。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温灸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予以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灸膏药,其药膏中:姜桂浸膏15份,艾叶油1份,肉桂油2份,丙二醇16份;其基质中:鲸蜡硬脂基葡糖苷3份、鲸蜡硬脂醇3份、肉豆蔻酸异丙酯8份、氮酮2份、特丁基对苯二酚0.05份、peg-150二硬脂酸酯1份和水49份。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温灸膏药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制备姜桂浸膏:

分别取50g的辣椒、生姜和肉桂,将辣椒、肉桂粉碎成粗粉,生姜切碎成细丝,用90%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加1200g乙醇浸渍24h,过滤浸渍液,向过滤后的药材中加900g乙醇浸渍24h,过滤浸渍液,然后再向过滤后的药材中加600g乙醇浸渍24h,过滤浸渍液,合并三次过滤后的滤液,将所述滤液1倍浓缩,即得姜桂浸膏;即浓缩至流浸膏:药材为1:1。

2.制备温灸膏:

(1)将30g鲸蜡硬脂基葡糖苷、30g鲸蜡硬脂醇、80g肉豆蔻酸异丙酯、20g氮酮和0.5g特丁基对苯二酚加入烧杯中,用沸水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上述物质完全溶解,即得基质的油相部分。

(2)将10gpeg-150二硬脂酸酯和490g水加入烧杯中,用沸水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peg-150二硬脂酸酯完全溶解于水中,即得基质的水相部分。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水相部分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油相部分,真空环境下在80℃时,用均质机高速均质3~5min,制得基质。

(4)将150g姜桂浸膏和160g丙二醇用沸水水浴加热并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50~55℃,加入20g肉桂油和10g艾叶油,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药膏;向药膏中加入步骤(3)中制得的基质,在真空环境下于70~80℃时,用均质机高速均质3~5min,冷却至50~55℃,趁热灌装,即得成品。

将本实施例制得的温灸膏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观察药效,通过患者的诊治和观察,其对于治疗相关疾病总有效率达99%。

对象选取:共选择病例200例,在所选择的病例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5岁。患者具有由风寒阻络所致的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寒伤脾胃所致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不同症状。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温灸膏药涂抹在特定的穴位,每穴每天一次,每次2~3小时,每10次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症状在首次使用后即得到缓解,疗程结束后症状完全消除。

有效:症状在多次使用后即得到缓解,疗程结束后症状完全消除。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临床试验结果:通过一个疗程治疗后,所有病例基本达到有效的标准。

临床实践的结果表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温灸膏药具有良好的温经散寒和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类由寒湿引起疾病的人群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灸膏药,其药膏中:姜桂浸膏10份,艾叶油3份,肉桂油2份,丙二醇19份;其基质成分和组成均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温灸膏药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制备姜桂浸膏:制备方法和组成均同实施例1。

2.制备温灸膏:

(1)制备基质的方法和步骤均同实施例1。

(2)将100g姜桂浸膏和190g丙二醇用沸水水浴加热并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50~55℃,加入20g肉桂油和30g艾叶油,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药膏;向药膏中加入步骤(2)中制得的基质,在真空环境下于70~80℃时,用均质机高速均质3~5min,冷却至50~55℃,趁热灌装,即得成品。

将以上温灸膏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观察功效,疗效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灸膏药,其药膏中:姜桂浸膏10份,艾叶油2份,肉桂油1份,丙二醇21份;其基质成分和组成均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温灸膏药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制备姜桂浸膏:制备方法和组成均同实施例1。

2.制备温灸膏:

(1)制备基质的方法和步骤均同实施例1。

(2)将100g姜桂浸膏和210g丙二醇用沸水水浴加热并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50~55℃,加入10g肉桂油和20g艾叶油,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药膏;向药膏中加入步骤(2)中制得的基质,在真空环境下于70~80℃时,用均质机高速均质3~5min,冷却至50~55℃,趁热灌装,即得成品。

将以上温灸膏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观察功效,疗效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

比较例

本实施例中的药膏组成均同实施1,只有基质不同。本实施例采用橡胶基质,其组成为:橡胶、松香、氧化锌和羊毛脂。

将药膏加入上述橡胶基质中,混合均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后即得温灸贴膏。

对象选取:共选择病例200例,在所选择的病例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6岁。患者具有由风寒阻络所致的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寒伤脾胃所致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不同症状。将以上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

治疗方法:

a组: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温灸膏药涂抹在特定的穴位,每穴每天一次,每次2~3小时,每10次为一个疗程;

b组:采用本实施例制备的温灸贴膏贴在特定的穴位,每穴每天一次,每次2~3小时,每10次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症状在首次使用后即得到缓解,疗程结束后症状完全消除。

有效:症状在多次使用后即得到缓解,疗程结束后症状完全消除。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临床试验结果:通过一个疗程治疗后,a组所有病例基本达到有效的标准,b组大概只有80%的病例达到有效标准。

临床实践的结果表明,温灸膏药的治疗效果比温灸贴膏的更佳,也说明了,乳膏基质相比于橡胶基质,载药量更大,膏药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