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4705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病是指因遗传、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外伤、脑肿瘤、脑出血、脑梗阻、感染、化学药物中毒等引起的大脑神经组织损伤,进而导致患者智力低下、思维、语言障碍、感觉异常、肢体瘫痪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体征的一大类疾病。

纵观各种脑病,由于神经信息传导通道神经纤维的堵塞,造成神经各种信息的传导不畅,致使脑神经细胞功能缺失,是脑病的病变本质。例如: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神经纤维传导功能的损伤、堵塞、断裂,进而使神经细胞变性、损伤或死亡,出现偏瘫、失语等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胎儿脑神经纤维发育受阻、不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成熟,新生儿缺血、缺氧,就造成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脑性瘫痪;大脑黑质神经元数量减少,合成多巴胺不足,就会导致帕金森;信息传导通道--神经纤维的衰老与凋亡加剧,导致脑细胞的衰老。脑病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也是当今社会、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据调查,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痴呆症、小儿脑瘫、癫痫、帕金森病、脑外伤等脑病、神经损伤性疾病占人类疾病总数的30%左右。而且脑梗塞、脑出血等还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四高的特征。我国每年脑病新发病人约1000万例,其中致死致残率约占75%,国家和患者家庭花在脑病治疗上的医疗费用达上百亿元。

特别是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伴随着的是人们学习、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由于人们长时间面对比较大的生活和学习压力,特别是一些备战高考的高中生,往往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脑子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而针对以上症状,现在最主要的治疗办法是服用一些补脑口服液,但长期服用极易造成耐药性,且往往效果不明显,部分补脑口服液价格又比较昂贵,长期服用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从整体调控角度入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理治疗,补气固表、破血通经、行气开郁、醒神益智,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10-20份、黄连10-15份、水蛭15-25份、川芎10-15份、芒硝3-5份、瓜蒌仁15-20份、桃仁10-15份、石菖蒲10-15份、益智仁10-15份、五味子10-15份、山萸肉10-15份和甘草6-9份。

进一步的,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12-15份、黄连10-12份、水蛭18-23份、川芎13-15份、芒硝3-5份、瓜蒌仁17-18份、桃仁12-13份、石菖蒲13-15份、益智仁12-13份、五味子12-13份、山萸肉10-12份和甘草6-7份。

进一步的,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18份、黄连13份、水蛭15份、川芎12份、芒硝4份、瓜蒌仁15份、桃仁10份、石菖蒲12份、益智仁10份、五味子15份、山萸肉13份和甘草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的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比称取黄芪、黄连、水蛭、川芎、芒硝、瓜蒌仁、桃仁、石菖蒲、益智仁、五味子、山萸肉和甘草,整理除杂后干燥;

2)将步骤1)干燥后的药材混合均匀后研磨成粉,过筛后在紫外杀菌灯灯光下灭菌2.5小时;

3)将步骤2)灭菌后的中药粉装入空胶囊中制成中药胶囊。

进一步的,该制备方法步骤2)所述的过筛的筛网目数为300-5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的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比称取黄芪、黄连、水蛭、川芎、芒硝、瓜蒌仁、桃仁、石菖蒲、益智仁、五味子、山萸肉和甘草,整理除杂后放入砂锅浸泡半小时;

2)将步骤1)中盛装中药药材和水的砂锅用武火煮沸,转用文火慢煮半小时,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一次药液;

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剩余的中药药渣中加水,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慢煮15分钟,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封装,得中药药液制剂。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本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为:1天分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在冰箱保鲜区以0-5℃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

该中药制剂可以制备成中药片剂、颗粒、药丸等多种形式,并不局限为汤剂和胶囊,适用于多种治疗方式,用药方式。

本发明中的各类中药的药性药理如下: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补气固表、保肝利尿、托毒排脓、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黄连:苦、寒,入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用于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水蛭:咸、苦、平,入肝经。功效: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用于血瘀经闭,瘾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川芎:辛、性温,入肝经、胆经、心包经。功效: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冷头痛旋晕,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风湿痹痛。

芒硝:辛、苦、咸、寒,入胃、大肠经。功效:泻热,润燥,软坚。用于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口赤障翳,丹毒,痈肿。

瓜蒌仁:气微、甘、微苦涩,入肺、胃、大肠经。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痈肿疮毒。

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石菖蒲:辛、温,入胃、心经。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益智仁:辛、温,入脾,肾经。功效: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五味子:酸、甘、温,入肺,心、肾经。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山萸肉:酸、性微温,入肝、肾经。功效: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甘草:甘、平,入心、脾、肺、胃经。功效: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用于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

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全部成分来自于中国《药典》第五版收载的药物,选用的中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之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小白鼠和大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被试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证明其药物安全可靠。

中医学认为,脑病的病因主要有外邪、瘀、痰、气郁、内风、正虚,六者互为因果,上扰清窍导致的病变,其病位在于脑,与五脏关系密切,其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之候,气虚、血虚、阴耗、阳衰是其本,痰浊、淤血、邪热蒙蔽清窍是其标。虽然不同的脑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它们对脑组织的损伤均有一致的相同之处,都表现在精神、神志、语言、意识、思维、智力、肢体功能活动、脏腑阴阳气血津液失调等诸多方面的障碍,即中医所说的异中有同。中医传统医学认为,脑为“奇恒之腑”,具有主管神志、意识、思维和运动等功能。其正常功用的发挥又依赖于气血调和、阴平阳秘。脑为清净之所,神明之舍,不容外邪滋扰。根据其病机的特点,治法把“醒神”作为其治疗总则,醒神既为醒脑,是应用各种有效之方法,消除蒙闭清窍之诸邪气,安抚元神,清静脑府,或益气填精,如是则大脑得以指挥机体对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进行正常的自我调节和思维活动,即所谓气血阴阳平衡,神明有所藏,有所运用。

本发明以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的黄芪为君药,以泻火、燥湿、解毒的黄连和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水蛭为臣药,以行气开郁的川芎,泻热、润燥的芒硝,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瓜蒌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桃仁,化湿开胃、开窍豁痰的石菖蒲,温脾暖肾的益智仁,收敛固涩、益气生津的五味子,补肝肾、涩精气的山萸肉佐药,以化痰止咳、利喉消肿的甘草为使药,配方合理,对于脑病,从整体调控角度入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理治疗,补气固表、破血通经、行气开郁、醒神益智,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10份、黄连15份、水蛭23份、川芎15份、芒硝4份、瓜蒌仁17份、桃仁12份、石菖蒲13份、益智仁12份、五味子12份、山萸肉10份和甘草7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中药制剂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的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比称取黄芪、黄连、水蛭、川芎、芒硝、瓜蒌仁、桃仁、石菖蒲、益智仁、五味子、山萸肉和甘草,整理除杂后干燥;

2)将步骤1)干燥后的药材混合均匀后研磨成粉,过400目筛后在紫外杀菌灯灯光下灭菌2.5小时;

3)将步骤2)灭菌后的中药粉装入空胶囊中制成中药胶囊。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胶囊,其服用方法为,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5粒。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12份、黄连10份、水蛭20份、川芎13份、芒硝5份、瓜蒌仁18份、桃仁13份、石菖蒲15份、益智仁13份、五味子12份、山萸肉15份和甘草9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黄芪、黄连、水蛭、川芎、芒硝、瓜蒌仁、桃仁、石菖蒲、益智仁、五味子、山萸肉和甘草,整理除杂后放入砂锅,注入1200ml的清水浸泡半小时;

2)将步骤1)中盛装中药药材和水的砂锅用武火煮沸,转用文火慢煮半小时,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一次药液;

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剩余的中药药渣中加水,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慢煮15分钟,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得到约600ml药液制剂,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封装,得中药药液制剂。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其服用方法为:一日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在冰箱保鲜区以0-5℃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15份、黄连12份、水蛭18份、川芎12份、芒硝3份、瓜蒌仁20份、桃仁15份、石菖蒲10份、益智仁15份、五味子13份、山萸肉12份和甘草6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黄芪、黄连、水蛭、川芎、芒硝、瓜蒌仁、桃仁、石菖蒲、益智仁、五味子、山萸肉和甘草,整理除杂后放入砂锅,注入1200ml的清水浸泡半小时;

2)将步骤1)中盛装中药药材和水的砂锅用武火煮沸,转用文火慢煮半小时,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一次药液;

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剩余的中药药渣中加水,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慢煮15分钟,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得到约600ml药液制剂,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封装,得中药药液制剂。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其服用方法为:一日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在冰箱保鲜区以0-5℃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18份、黄连13份、水蛭15份、川芎12份、芒硝4份、瓜蒌仁15份、桃仁10份、石菖蒲12份、益智仁10份、五味子15份、山萸肉13份和甘草8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中药制剂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的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比称取黄芪、黄连、水蛭、川芎、芒硝、瓜蒌仁、桃仁、石菖蒲、益智仁、五味子、山萸肉和甘草,整理除杂后干燥;

2)将步骤1)干燥后的药材混合均匀后研磨成粉,过400目筛后在紫外杀菌灯灯光下灭菌2.5小时;

3)将步骤2)灭菌后的中药粉装入空胶囊中制成中药胶囊。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胶囊,其服用方法为,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5粒。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脑病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20份、黄连13份、水蛭25份、川芎10份、芒硝4份、瓜蒌仁17份、桃仁12份、石菖蒲13份、益智仁12份、五味子10份、山萸肉15份和甘草8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黄芪、黄连、水蛭、川芎、芒硝、瓜蒌仁、桃仁、石菖蒲、益智仁、五味子、山萸肉和甘草,整理除杂后放入砂锅,注入1200ml的清水浸泡半小时;

2)将步骤1)中盛装中药药材和水的砂锅用武火煮沸,转用文火慢煮半小时,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一次药液;

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剩余的中药药渣中加水,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慢煮15分钟,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得到约600ml药液制剂,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封装,得中药药液制剂。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其服用方法为:一日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在冰箱保鲜区以0-5℃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制剂进行了毒性试验,试验效果如下:

选取大、小白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体重相当,饲养条件一致,对照组不喂药,给药组每天喂药1次,每天记录各个小白鼠的身体状况、摄食、饮水、体重,试验持续六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白鼠身体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且未见小白鼠生病或死亡,解剖后也未发现病变。提示该药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同时对所给出的配方进行了临床疗效追踪,疗效汇总如下:

共统计患者117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6岁,有15例效果不明显,治疗有效率为87.2%,治愈后患者均未发现复发迹象。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治疗案例如下:

患者何某,男,18岁。出现记忆力减退,脑子反应慢,而且经常性犯困,严重影响学习,来我处就诊,确认为脑病。服用本发明的中药3个月后上述症状减轻,患者精神好转,继续服药4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再复发。

患者马某,女,26岁。由于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出现经常性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立即服用本药4个月后症状减轻,继续服药2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患者季某,男,62岁。退休后整天没精打采,思维迟钝,丢三落四,对自己的年龄以及前一天晚上吃过什么等经常记不起来,出门几次都迷了路,幸好碰到几位热心的民警和过路人将他送回家,来我处就诊,确认为脑病。服用本发明的中药3个月后上述症状减轻,患者能够独立生活,继续服药5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再复发。

患者马某,女,58岁。曾因中风住院,出院后常有头晕、头痛症状,后仅能计算简单的个位数加减法,却不能运算十位数以上的算式,智力严重降低,来我处就诊,确认为脑病。服用本发明的中药5个月后上述症状减轻,继续服药3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再复发。

患者聂某,男,43岁。近期常出现眩晕、恶心、头沉、头闷、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来我处就诊,确认为脑病。服用本发明的中药2个月后上述症状减轻,患者精神好转,继续服药4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