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廿醇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787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廿醇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多廿醇(又称多廿烷醇)是从蔗蜡、蜂蜡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含8种脂肪伯醇的天然化学药物,化学式为ch3(ch2)nch2oh,链长从24至34个碳原子。多廿醇具有可抑制胆固醇合成、提高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血液清除率、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效,是一种安全有效、更易耐受的新型降脂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指高密度脂蛋白分子所携的胆固醇,是逆向转运的内源性胆固醇酯,将其运入肝脏,再清除出血液。高密度脂蛋白含有人胆固醇总量的20%~3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巨噬细胞吞噬低密度脂蛋白(ldl)或修饰的ldl后,大量的胆固醇堆积形成沫细胞,沉积于血管壁形成早期的粥样斑块,因此巨噬细胞的rct对动脉粥硬化的发展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hdl能促进过多的胆固醇从巨噬细胞流出,转运到肝脏,胆固醇以胆汁酸的形式分泌到小肠,由粪便排出。hdl通过参胆固醇逆转运过程,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第7版内科学已经明确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明确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中起作用的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c)。防止ldl-c被氧化是关键性的因素。

多廿醇在乙酸盐的消耗和甲羟戊酸的合成步骤中抑制了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但是它不直接抑制甲羟二酰辅酶a(hmg—coa)的活性。多廿醇还可通过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来增加肝脏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从而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载运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多廿醇同时对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以及抑制脂质过氧化有较好的作用;因此,多廿醇在预防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虽然多廿醇具有较好的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方面的活性,但其难溶性、生物利用度不高是一个难题,研究开发出生物利用度高,且疗效好、剂型稳定的剂型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廿醇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廿醇微球,包括多廿醇和磷脂,其中多廿醇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3)-(1:9),所述多廿醇微球的粒径为0.01-1μm。

优选地,所述多廿醇微球的粒径为0.01-0.6μm,更优选为0.1-0.2μm。

优选地,多廿醇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5)-(1:6)。

进一步地,所述多廿醇微球的包封率≥93%,和/或载药量≥14.0%,和/或渗漏率≤0.7%,和/或其磷脂氧化程度以丙二醛含量计,丙二醛含量≤2.5ng/ml。

进一步地,所述多廿醇包括二十四烷醇、二十六烷醇、二十七烷醇、二十八烷醇、三十烷醇、三十二烷醇;

优选地,所述多廿醇中含有二十四烷醇0.5%-1.5%(质量分数,下同),二十六烷醇5%-10%,二十七烷醇1%-5%,二十八烷醇60%-75%,三十烷醇5%-15%,三十二烷醇3%-8%;更优选所述多廿醇中含有:二十四烷醇0.5%-1%,二十六烷醇6%-8%,二十七烷醇2%-4%,二十八烷醇65%-72%,三十烷醇7%-11%,三十二烷醇3%-6%。

进一步地,所述磷脂包括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脑磷脂、大豆磷脂、二棕榈酰-α磷脂酰胆碱、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卵磷脂或磷脂酰丝氨酸。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多廿醇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将多廿醇和磷脂分散在缓冲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

2)将步骤1)所得混悬液升温至85-99℃,高压匀质后冷却;

3)向步骤2)所得物料中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即得。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缓冲溶液的ph值为7.0-8.5,可以是磷酸盐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钠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多廿醇的粒径为1-10μm,优选为3-4μm。

进一步地,步骤2)优选均质5-15次,每次一般匀质1-2分钟。优选将均质后物料冷却至1-10℃。

进一步地,步骤3)所优选地,所述糖类为海藻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冻干保护剂的用量为1mg/ml-30mg/ml。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冷冻干燥方法包括:于5℃进箱,保持1小时,降温至-40℃预冻保持10小时,升温到-30℃并保持8小时,启动真空泵,将干燥箱真空度抽到5-10pa;用2小时将隔板升温到至-10℃保持6小时,干燥箱真空度抽到1-5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0℃,并维持10h后,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10℃,并维持10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0.5小时将隔板升温到25℃,并维持8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整个干燥过程中前箱真空度不应高于30pa。

具体地,上述多廿醇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将多廿醇和磷脂分散在缓冲溶液中,在1-40℃条件下进行搅拌20-90分钟;所述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钠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的任一种,其ph值为7.0-8.5;所述多廿醇的粒径为1-10μm;

2)将步骤1)所得混悬液升温至85-99℃,高压匀质5-15次,每次匀质1-2分钟,高压匀质压力为2800psi-3200psi;将高压均质后物料冷却至1-10℃;

3)向步骤2)所得物料中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即得;

所述冻干保护剂为糖类和羟乙基淀粉,其中糖类与羟乙基淀粉的重量比为(1:1)-(2:1);所述糖类为海藻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冻干保护剂的用量为1mg/ml-30mg/ml;

所述冷冻干燥方法包括:于5℃进箱,保持1小时,降温至-40℃预冻保持10小时,升温到-30℃并保持8小时,启动真空泵,将干燥箱真空度抽到5-10pa;用2小时将隔板升温到至-10℃保持6小时,干燥箱真空度抽到1-5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0℃,并维持10h后,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10℃,并维持10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0.5小时将隔板升温到25℃,并维持8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整个干燥过程中前箱真空度不应高于30pa。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方法制备的多廿醇微球。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多廿醇微球在制备药物、保健食品、食品等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治疗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多廿醇微球可制成本领域各种可用的剂型,具体应用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廿醇片剂,包括上述多廿醇微球和辅料,可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

所述辅料为稀释剂、崩解剂、助流剂和润滑剂;所述稀释剂为淀粉、糊精、乳糖、葡萄糖、微晶纤维素、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淀粉类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预胶化淀粉;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甲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流剂为硅酸镁、氧化镁、硅酸钙、滑石粉中的一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锌中的一种。

具体地,以重量份计,上述多廿醇片剂包括所述多廿醇微球10-25份,乳糖30-50份,预胶化淀粉20-40份、微晶纤维素5-15份、羟丙纤维素5-15份、硬脂酸镁0.5-2份。

本发明所用原料均可市售购得,或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以相互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此外,应理解,本文中,“包括”、“包含”、“含有”等术语的含义中也包括了“由……组成”、“由……构成”、“由……制成”等。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多廿醇微球质量稳定,生物利用度高,更易被人体吸收,且用药量剂量小,安全性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以下所用多廿醇可按cn106187677a记载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1

一种多廿醇微球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1kg多廿醇(含有二十四烷醇0.73%,二十六烷醇7.29%,二十七烷醇2.81%,二十八烷醇69.23%,三十烷醇9.36%,三十二烷醇5.13%)粉碎成平均粒径3μm的颗粒,6kg卵磷脂均匀分散于120l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0℃条件下,3500r/min搅拌60分钟得混悬液;将混悬液升温至90℃,3000spi压力条件下每次1分钟匀质10次后,冷却至5℃,截留粒径为0.01μm-1.0μm的微球;将所得微球加入到冻干保护剂浓度为20mg/ml溶液中,其中,冻干保护剂为海藻糖和羟乙基淀粉,两者质量比为1:1;于5℃进箱,保持1小时,降温至-40℃预冻保持10小时,升温到-30℃并保持8小时,启动真空泵,将干燥箱真空度抽到5-10pa;用2小时将隔板升温到至-10℃保持6小时,干燥箱真空度抽到1-5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0℃,并维持10h后,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10℃,并维持10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0.5小时将隔板升温到25℃,并维持8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整个干燥过程中前箱真空度不应高于30pa,即得多廿醇微球。

实施例2

一种多廿醇微球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1kg多廿醇(含有二十四烷醇0.71%,二十六烷醇7.34%,二十七烷醇2.59%,二十八烷醇69.1%,三十烷醇9.34%,三十二烷醇5.22%)粉碎成平均粒径4μm的颗粒,5kg磷脂酰丝氨酸均匀分散于80l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5℃条件下,3500r/min搅拌40分钟得混悬液;将混悬液升温至94℃,2800spi压力条件下每次1分钟匀质10次后,冷却至5℃,截留粒径为0.01μm-1.0μm的微球;将所得微球加入到冻干保护剂浓度为25mg/ml溶液中,其中,冻干保护剂为蔗糖和羟乙基淀粉,两者质量比为1.2:1;于5℃进箱,保持1小时,降温至-40℃预冻保持10小时,升温到-30℃并保持8小时,启动真空泵,将干燥箱真空度抽到5-10pa;用2小时将隔板升温到至-10℃保持6小时,干燥箱真空度抽到1-5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0℃,并维持10h后,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10℃,并维持10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0.5小时将隔板升温到25℃,并维持8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整个干燥过程中前箱真空度不应高于30pa,即得多廿醇微球。

对比例1

将1kg多廿醇(含有二十四烷醇4.0%,二十六烷醇4.0%,二十七烷醇8.0%,二十八烷醇50.0%,三十烷醇20.0%,三十二烷醇10.0%)粉碎成平均粒径3μm的颗粒,6kg卵磷脂均匀分散于120l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0℃条件下,3500r/min搅拌60分钟得混悬液;将混悬液升温至90℃,3000spi压力条件下每次1分钟匀质10次后,冷却至5℃,截留粒径为0.01μm-1.0μm的微球;将所得微球加入到冻干保护剂浓度为20mg/ml溶液中,其中,冻干保护剂为海藻糖和羟乙基淀粉,两者质量比为1:1;于5℃进箱,保持1小时,降温至-40℃预冻保持10小时,升温到-30℃并保持8小时,启动真空泵,将干燥箱真空度抽到5-10pa;用2小时将隔板升温到至-10℃保持6小时,干燥箱真空度抽到1-5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0℃,并维持10h后,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10℃,并维持10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0.5小时将隔板升温到25℃,并维持8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整个干燥过程中前箱真空度不应高于30pa,即得多廿醇微球。

对比例2

将1kg多廿醇(含有二十四烷醇0.73%,二十六烷醇7.29%,二十七烷醇2.81%,二十八烷醇69.23%,三十烷醇9.36%,三十二烷醇5.13%)粉碎成平均粒径3μm的颗粒,2kg卵磷脂均匀分散于120l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0℃条件下,3500r/min搅拌60分钟得混悬液;将混悬液升温至90℃,3000spi压力条件下每次1分钟匀质10次后,冷却至5℃,截留粒径为0.01μm-1.0μm的微球;将所得微球加入到冻干保护剂浓度为20mg/ml溶液中,其中,冻干保护剂为海藻糖和羟乙基淀粉,两者质量比为1:1;于5℃进箱,保持1小时,降温至-40℃预冻保持10小时,升温到-30℃并保持8小时,启动真空泵,将干燥箱真空度抽到5-10pa;用2小时将隔板升温到至-10℃保持6小时,干燥箱真空度抽到1-5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0℃,并维持10h后,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10℃,并维持10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0.5小时将隔板升温到25℃,并维持8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整个干燥过程中前箱真空度不应高于30pa,即得多廿醇微球。

对比例3

将1kg多廿醇(含有二十四烷醇0.73%,二十六烷醇7.29%,二十七烷醇2.81%,二十八烷醇69.23%,三十烷醇9.36%,三十二烷醇5.13%)粉碎成平均粒径3μm的颗粒,6kg卵磷脂均匀分散于120l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0℃条件下,3500r/min搅拌60分钟得混悬液;将混悬液升温至90℃,1800spi压力条件下每次1分钟匀质10次后,冷却至5℃,截留粒径为0.01μm-1.0μm的微球;将所得微球加入到冻干保护剂浓度为20mg/ml溶液中,其中,冻干保护剂为海藻糖和羟乙基淀粉,两者质量比为1:1;于5℃进箱,保持1小时,降温至-40℃预冻保持10小时,升温到-30℃并保持8小时,启动真空泵,将干燥箱真空度抽到5-10pa;用2小时将隔板升温到至-10℃保持6小时,干燥箱真空度抽到1-5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0℃,并维持10h后,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10℃,并维持10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0.5小时将隔板升温到25℃,并维持8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整个干燥过程中前箱真空度不应高于30pa,即得多廿醇微球。

对比例4

将1kg多廿醇(含有二十四烷醇0.73%,二十六烷醇7.29%,二十七烷醇2.81%,二十八烷醇69.23%,三十烷醇9.36%,三十二烷醇5.13%)粉碎成平均粒径3μm的颗粒,6kg卵磷脂均匀分散于120l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0℃条件下,3500r/min搅拌60分钟得混悬液;将混悬液升温至90℃,3000spi压力条件下每次1分钟匀质10次后,冷却至5℃,截留粒径为0.01μm-1.0μm的微球;将所得微球加入到冻干保护剂浓度为20mg/ml溶液中,其中,冻干保护剂为海藻糖;于5℃进箱,保持1小时,降温至-40℃预冻保持10小时,升温到-30℃并保持8小时,启动真空泵,将干燥箱真空度抽到5-10pa;用2小时将隔板升温到至-10℃保持6小时,干燥箱真空度抽到1-5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0℃,并维持10h后,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10℃,并维持10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0.5小时将隔板升温到25℃,并维持8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整个干燥过程中前箱真空度不应高于30pa,即得多廿醇微球。

对比例5

将1kg多廿醇(含有二十四烷醇0.73%,二十六烷醇7.29%,二十七烷醇2.81%,二十八烷醇69.23%,三十烷醇9.36%,三十二烷醇5.13%)粉碎成平均粒径3μm的颗粒,6kg卵磷脂均匀分散于120l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0℃条件下,3500r/min搅拌60分钟得混悬液;将混悬液升温至90℃,3000spi压力条件下每次1分钟匀质10次后,冷却至5℃,截留粒径为0.01μm-1.0μm的微球;将所得微球加入到冻干保护剂浓度为20mg/ml溶液中,其中,冻干保护剂为羟乙基淀粉;于5℃进箱,保持1小时,降温至-40℃预冻保持10小时,升温到-30℃并保持8小时,启动真空泵,将干燥箱真空度抽到5-10pa;用2小时将隔板升温到至-10℃保持6小时,干燥箱真空度抽到1-5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0℃,并维持10h后,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10℃,并维持10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0.5小时将隔板升温到25℃,并维持8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整个干燥过程中前箱真空度不应高于30pa,即得多廿醇微球。

对比例6

将1kg多廿醇(含有二十四烷醇0.73%,二十六烷醇7.29%,二十七烷醇2.81%,二十八烷醇69.23%,三十烷醇9.36%,三十二烷醇5.13%)粉碎成平均粒径3μm的颗粒,6kg卵磷脂均匀分散于120l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0℃条件下,3500r/min搅拌60分钟得混悬液;将混悬液升温至90℃,3000spi压力条件下每次1分钟匀质10次后,冷却至5℃,截留粒径为0.01μm-1.0μm的微球;将所得微球加入到冻干保护剂浓度为20mg/ml溶液中,其中,冻干保护剂为海藻糖和羟乙基淀粉,两者质量比为1:3;于5℃进箱,保持1小时,降温至-40℃预冻保持10小时,升温到-30℃并保持8小时,启动真空泵,将干燥箱真空度抽到5-10pa;用2小时将隔板升温到至-10℃保持6小时,干燥箱真空度抽到1-5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0℃,并维持10h后,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1小时将隔板升温到10℃,并维持10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用0.5小时将隔板升温到25℃,并维持8h,测定压力升,直至压力升小于1pa;整个干燥过程中前箱真空度不应高于30pa,即得多廿醇微球。

应用实施例1

分别准确称取51.8g乳糖、44.4g预胶化淀粉、14.8g微晶纤维素、分别过100目筛、与20.7g实施例1多廿醇微球混匀,将14.8g羟丙纤维素溶于100g水中制备成溶液,将此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制成软才,50℃干燥,干颗粒过16目筛,加入1.5g硬脂酸镁,混匀,压片,每片含3mg多廿醇。

应用实施例2

分别准确称取43.8g乳糖、37.5g预胶化淀粉、12.5g微晶纤维素、分别过100目筛、与17.5g实施例2多廿醇微球混匀,将12.5g羟丙纤维素溶于100g水中制备成溶液,将此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制成软才,50℃干燥,干颗粒过16目筛,加入1.3g硬脂酸镁,混匀,压片,每片含3mg多廿醇。

应用实施例3

分别准确称取51.2g乳糖、43.9g预胶化淀粉、14.6g微晶纤维素、分别过100目筛、与20.5g对比例1多廿醇微球,将14.6g羟丙纤维素溶于100g水中制备成溶液,将此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制成软才,50℃干燥,干颗粒过16目筛,加入1.5g硬脂酸镁,混匀,压片,每片含3mg多廿醇。

应用实施例4

分别准确称取125g乳糖、107.1g预胶化淀粉、35.7g微晶纤维素、分别过100目筛、与50g多廿醇(含有二十四烷醇0.73%,二十六烷醇7.29%,二十七烷醇2.81%,二十八烷醇69.23%,三十烷醇9.36%,三十二烷醇5.13%)混匀,将35.7g羟丙纤维素溶于250g水中制备成溶液,将此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制成软才,50℃干燥,干颗粒过16目筛,加入3.6g硬脂酸镁,混匀,压片,每片含5mg多廿醇。

实验例1

分别对实施例1-2及对比例1-6所制得的多廿醇微球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1。检测方法如下:

1.平均粒径检测

分别称取实施例1-2,对比例1-6多廿醇微球0.1g,用蒸馏水稀释至10ml,采用zetasizernanozs90(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多廿醇微球粒径,测定平均粒径。

2.包封率与载药量测定

取1mg实施例1-2,对比例1-6多廿醇微球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氯仿超声破乳,定容,摇匀,过0.22μm的滤膜,进样1μl,计算多廿醇的总药量;另外取1mg多廿醇微球加入丙酮,过滤取滤液,除去丙酮后,用氯仿定容至10ml,摇匀,过0.22μm的滤膜,进样1μl,测定游离多廿醇的总含量。

按下列公式计算包封率与载药量:

包封率=多廿醇微球中所含的药量/多廿醇微球中包封与未包封的总药量×100%

载药量=多廿醇微球所含药物量/多廿醇微球的总重×100%

3.渗漏率测定

分别抽取实施例1-2,对比例1-6多廿醇微球当日测定包封率后,分别测定4℃保存七日后包封率,按下式计算渗漏率:

渗漏率=(当日测得的包封率一定期测定的包封率)/当日测得的包封率×100%

4.磷脂氧化度

tth试液的配制:三氯醋酸(tca)30g,硫代巴比妥(tba)0.75g,加0.25m的盐酸200ml,温热至溶,放冷后过滤,备用。

采用丙二醛法测定多廿醇微球的氧化程度。精密吸取多廿醇微球1ml,置于10ml离心管中,加入tth试液5ml,混匀,水浴100℃加热35min,取出放冷,加tth试液至刻度,混匀后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以tth试液为空白测定534nm处吸光度。

丙二醛的含量计算公式为:c=a/ba

其中a为吸光度;b为吸光池长度,单位为cm;a为吸收系数,单位为l.g-1.cm-1

表1

由表1结果可知,当多廿醇与磷脂比例为1:2时,所得多廿醇微球的包封率明显下降,渗漏率也较高;当匀质压力较小时,所得多廿醇微球的平均粒径较大,包封率明显下降,载药量下降,渗漏率也较高;当冻干保护剂为海藻糖或羟乙基淀粉时,所得多廿醇微球的包封率明显下降,载药量也明显下降,渗漏率也较高;当海藻糖与羟乙基淀粉的比例为1:3时,所得多廿醇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有所下降,渗漏率变化不显著。

实验例2动物实验研究

高脂饲料:普通饲料83%,猪油10%,鸡蛋黄5%,胆固醇1.6%,丙基硫氧嘧啶0.2%,胆酸盐0.2%。

选取wistar纯种大鼠,50只,雌雄各半,清洁级,体重160~180g。实验前将此60只wistar纯种大鼠在标准实验环境下喂饲基础饲料,禁食12h后眼眶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的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将wistar纯种大鼠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10只),高脂模型组(40只)。空白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喂饲4周,高脂模型组,用高脂饲料喂饲4周,开始建立大鼠饮食性高脂血症模型,禁食12h后眼眶静脉采血分别测定两组大鼠的血清的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

第5-12周,将高脂模型组(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一组为多廿醇a组(采用应用实施例1制备的多廿醇片,多廿醇含量3mg/片),一组为多廿醇b组(采用应用实施例2制备的多廿醇片,多廿醇含量3mg/片),一组为多廿醇c组(采用应用对比例1制备的多廿醇片,多廿醇含量3mg/片),一组为多廿醇d组(采用应用实施例4所得普通多廿醇片,多廿醇含量5mg/片),上述4组在喂饲基础饲料的同时,给药方式为灌胃,药量为:多廿醇a组每日每kg体重多廿醇3mg,多廿醇b组每日每kg体重多廿醇3mg,多廿醇c组每日每kg体重多廿醇3mg,多廿醇d组每日每kg体重多廿醇5mg。第12周结束后,禁食12h眼眶静脉采血测定大鼠的血清的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结果见下表2。

表2动物实验结果

由表2结果可知,经过8周的治疗,4组小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增高,但多廿醇c组的效果低于其他组。

典型病例

张某,男,48岁,高胆固醇血症,服药前:总胆固醇6.36mmol/l,甘油三酯2.6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mmol/l;服用应用实施例1制备的多廿醇片2月后,总胆固醇4.08mmol/l,甘油三酯1.5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3mmol/l。

廖某,女,62岁,高胆固醇血症,服药前:总胆固醇7.56mmol/l,甘油三酯1.6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48mmol/l;服用应用实施例1制备的多廿醇片2月后,总胆固醇5.51mmol/l,甘油三酯1.9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5mmol/l。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