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组件及包括其的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3757发布日期:2019-07-03 03:1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把手组件及包括其的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把手组件及包括其的吻合器。



背景技术:

消化道肿瘤是人类高发的疾病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常使用圆管型吻合器代替医生的手工操作对消化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吻合。圆管型吻合器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器械,大多采用轴向内装订方式,在手术时对食管、胃、肠道等生理组织形成端对端的、或者端对侧的吻合,吻合时两段组织内敛收容于吻合器内,击发完成后在组织上形成圆形吻合口,重建了组织通道。

现有技术中,圆管型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吻合器本体的把手组件以及与所述本体配合的钉砧组件。所述吻合器本体包括设于远端的钉仓组件,所述钉仓组件包括环形钉仓、切刀;以及设于本体近端的旋钮,所述旋钮可相对于本体旋转。此处远端和近端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为近端,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即更靠近手术位置的一端为远端。所述钉砧组件包括钉砧、设置在钉砧顶部的钉砧帽、设置在钉砧内部的刀砧,以及与吻合器本体可拆卸地连接的钉砧轴。在手术过程中,离断去除肿瘤组织后,钉砧轴从组织一端的荷包穿出,配置于吻合器本体的远端,旋转旋钮,使钉砧和钉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后,达到可击发状态,才能握持把手击发器械完成吻合。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圆管型吻合器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痔疮等疾病的治疗。

同时,在泌尿外科领域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手术中,也出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圆管型吻合器,即包皮吻合器。包皮吻合器在现有技术中也有描述,其结构类似于上述的消化道圆管型吻合器,区别仅在于与所述本体配合的是龟头帽组件。相似的,所述龟头帽组件包括钉砧、与钉砧固定连接的龟头帽、刀砧,以及与吻合器本体可拆卸地连接的中心杆。在手术过程中,把待切除的包皮组织固定在龟头帽上,然后把中心杆配置于吻合器本体的远端,旋转旋钮,使龟头帽与钉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后,达到可击发状态,才能握持把手击发器械完成吻合。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对圆管型吻合器的击发传动机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保险机制,在吻合器未达到可击发状态时,医生即使按动把手,由于保险机制的作用,把手也无法按动,从而避免了器械击发造成的手术失败。然而,实际情况下,仍然存在有一些缺陷,例如医生的使用体验不高,另外医生如果用力按动把手,可能会导致吻合器的机壳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组件及包括其的吻合器,无论吻合器是否达到可击发位置,医生均可以按动第一把手,然而,在吻合器未达到可击发位置时,第一把手不会通过第二把手击发吻合器,可以避免用力按动把手可能导致的吻合器损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把手组件,用于吻合器的击发,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指针,可在第一位置区域和第二位置区域之间移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滑槽和滑块,所述滑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把手上,所述滑块可在所述滑槽中移动;所述指针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移动至第二位置区域时,带动所述滑块从所述滑槽的第一段向所述滑槽的第二段移动;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的第一段,且所述第一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块不与所述第二把手抵触,所述第二把手处于保险位置;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的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把手抵触并驱使所述第二把手从所述保险位置向击发位置移动。

可选地,所述指针连接于拉片的远端,拉片的近端套设于丝杆,丝杆远端设有旋钮,旋转旋钮带动拉片向近端移动,拉片带动指针从第一位置区域向第二位置区域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把手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二把手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把手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吻合器的壳体可旋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吻合器的壳体。

可选地,还包括滑块复位弹簧,所述滑块对所述滑块复位弹簧施加作用力使所述滑块复位弹簧处于变形状态;所述滑块复位弹簧从变形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时,带动所述滑块从所述滑槽的第二段向所述滑槽的第一段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滑块复位弹簧为滑块复位扭簧,所述滑块复位扭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抵触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二把手。

可选地,所述第二把手包括把手导向部;所述滑块包括滑动部和滑块导向部,所述滑动部可在所述滑槽的内部移动;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的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块导向部与所述把手导向部抵触。

可选地,所述把手导向部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把手导向面和第二把手导向面,所述滑块导向部包括引导段,所述引导段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滑块导向面和第二滑块导向面;所述滑块导向部与所述把手导向部抵触时,所述第二滑块导向面与所述第二把手导向面位置相对应且相互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把手导向面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块导向面与所述第二把手导向面相抵触,且所述第一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滑块导向面向所述第二把手导向面施加推力f,推力f包括相互垂直的分量f1和分量f2,所述分量f1垂直于所述第二滑块导向面,且f1×β<f2,其中β为所述第二滑块导向面和第二把手导向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可选地,所述滑块导向部还包括与所述引导段邻接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包括第三滑块导向面,所述第三滑块导向面与所述第二滑块导向面邻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把手包括具有两侧侧壁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所述滑槽,所述滑块包括两个滑动部和所述滑块导向部,所述两个滑动部分别可在一所述滑槽中移动;当所述滑块部分别位于所对应的滑槽的第一段,且所述第一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把手至少部分进入所述第一腔体;当所述滑动部分别位于所对应的滑槽的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把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块导向部与所述第二把手抵触并阻碍所述第二把手继续进入所述第一腔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把手包括具有两侧侧壁的第二腔体,所述把手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把手导向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滑块导向部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滑块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位于一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块导向部之间,所述凸台的顶端设置有一凹部,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把手之间设置有滑块复位扭簧。

可选地,所述指针可旋转固定至所述吻合器的壳体内部,所述指针沿第二方向从所述弹性腔体的外部旋转至内部,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反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把手组件。

本发明所提供的把手组件及包括其的吻合器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将把手组件分为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只有第二把手的运动才能够击发吻合器执行切割和缝合动作;在使用过程中,无论吻合器是否达到可击发位置,医生均可以按动第一把手,然而,在吻合器未达到可击发位置时,第一把手不会驱动第二把手,也就不会击发吻合器,医生也可以通过操作体验来判断击发状态,只有吻合器达到可击发位置时,第一把手的运动才会带动第二把手的运动,进而击发吻合器,从而可以避免用力按动把手可能导致的吻合器损坏,并且提高了医生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用于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圆管型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用于包头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一段时,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二段时,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一段时,第二把手与滑块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一段,且第一把手未旋转时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一段,且第一把手旋转时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二段的两种位置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滑槽和滑块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二段的较近位置,且第一把手未旋转时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第二把手与滑块组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二段的较近位置,且第一把手旋转时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二段的较近位置,且指针复位时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二段的较远位置,且第一把手未旋转时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图18中第二把手与滑块组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二段的较远位置,且第一把手旋转时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块位于滑槽的第二段的较远位置,且指针复位时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把手组件,用于吻合器的击发,本发明将把手组件(图1中为清楚显示,省去把手组件的外壳)进行分段,分为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并且只有当第二把手2旋转时才是可以击发吻合器的,并进一步设置控制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相对运动的指针4。其中:

指针4设有第一端41、第二端42及固定端,指针4的第二端42与拉片的远端关联,拉片的近端套设于丝杆上,丝杆的近端与旋钮相连。旋转旋钮,可使拉片带动指针第二端42在第一位置区域和第二位置区域之间移动,其中在吻合器本体上对应于第一位置区域和第二位置区域处设有一视窗,用于观察指针第二端42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指针第二端42在第一位置区域时,是处于保险状态的,此时吻合器不能击发,当指针第二端42处于第二位置区域时,吻合器可以击发,为了更直观地给医生以提示,在视窗上对应于可击发的第二位置区域l即为绿色区域,现有技术已经有揭示;

第一把手1设置有滑槽17和滑块3,滑槽17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滑块3可在滑槽17中移动;指针4的第二端42从第一位置区域移动至第二位置区域时,驱使滑块3从滑槽17的第一段向滑槽17的第二段移动;此处指针4驱使滑块3,指的是指针4直接推动(拉动)滑块3或间接推动(拉动)滑块,例如指针4和滑块3之间可以设置一个传动杆,或者是其他类型的传动机构,将指针4的移动传动至滑块3中,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一段,且第一把手1被握持而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滑块3在运动过程中不与第二把手2抵触,第二把手2处于保险位置;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且滑槽17随第一把手1沿第一方向的旋转移动时,滑块3与第二把手2抵触并驱使第二把手2从保险位置向击发位置移动。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图中的逆时针把手被握持的方向。

指针4的第二端42在第一位置区域和第二位置区域时,第一把手1的运动对第二把手2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指针4的第二端42在第一位置区域时,由于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一段,滑块3的运动过程不与第二把手2接触,也就不会对第二把手2产生作用力,第二把手2仍保持初始的保险状态,不会进行击发;指针4在第二位置区域时,由于滑块3处于滑槽17的第二段,第一把手1被握持而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滑块3会带动第二把手2运动,并且将第二把手2推动到击发位置。因此,通过改变指针4的位置,即可以控制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的相互配合关系。

综上,在吻合器未做好击发准备时,指针4的第二端42是处在第一位置区域的,此时,医生握持第一把手1,可以轻易地使第一把手1旋转,但却不会触发第二把手2,因为此时是处于空击发状态,握持第一把手的力是非常小的。医生也可以通过此操作体验了解到当前吻合器处于非击发状态,并且不会造成吻合器的机壳破裂;在吻合器做好击发准备时,指针4是处在第二位置区域的,此时,医生握持第一把手1,第一把手1的运动会带动第二把手2的运动,进而驱动击发吻合器。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述滑槽17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在图中示出的视角中,滑槽17的第一段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右侧。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把手组件应用于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示出了一种圆管型吻合器。该吻合器的一端包括相互配合的钉仓组件52和钉砧组件53,另一端包括旋钮51和把手组件,第二把手2的第二端与一个推钉杆55的近端相配合。在吻合器满足击发条件时,第二把手推动推钉杆55,推钉杆55会进一步推动吻合器的推钉片和环形切刀,对进行手术的组织进行缝合和切割。此处图2示出的吻合器的结构仅为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其他类型的吻合器也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把手组件,并且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例如,如图3所示,示出了应用该把手组件的包皮吻合器本体9的结构。包皮吻合器本体9的远端包括钉仓组件91,另外还设置有与钉仓组件91配合的龟头帽组件(图中未示出)。采用包皮吻合器时,第二把手2活动连接到包皮吻合器的一端,第二把手2的第二端与包皮吻合器的推钉部件相配合,当满足可击发条件时,第二把手2会推动推钉部件,实现包皮吻合器的击发。

如图4所示,第一把手1的第一端11为握持部,供医生在手术时操作使用。第一把手1的第二端12可以通过第一销轴14与第二把手2的第一端21可旋转连接,第二把手2的第二端22可以通过第二销轴24与吻合器的壳体54可旋转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扭簧15,第一扭簧15套设于第一销轴14上,第二把手2和吻合器的壳体5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扭簧25,第二扭簧25套设于第二销轴24上。因此,当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一段时,器械处于保险状态,第一把手1在受到操作者较小的握持力时,即可绕第一销轴14转动,且可以在外力解除时通过第一扭簧15沿顺时针方向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第二把手2不发生旋转。当滑块3在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时,第一把手1的转动会带动第二把手2的转动,使第二把手2绕第二销轴24转动,并且在外力解除时通过第二扭簧25沿顺时针方向恢复原状。

进一步地,该把手组件中还设置有滑块复位弹簧,滑块3对滑块复位弹簧施加作用力使滑块复位弹簧处于变形状态,滑块复位弹簧从变形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时,推动滑块3从滑槽的第二段向滑槽17的第一段的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该滑块复位弹簧可选为滑块复位扭簧16,滑块复位扭簧1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抵触滑块3和第二把手2。因此,在滑块3从滑槽17的第一段向第二段移动时,滑块3推动滑块复位扭簧16的第一端使该扭簧变形,在滑块3上解除外力时,滑块3会在滑块复位扭簧16的恢复力作用下返回至滑槽17的第一段。进一步地,滑块复位弹簧也可以是拉簧、压簧等等。

下面结合图5~图9具体介绍本实施例中滑块的结构。滑块可以包括滑动部31和滑块导向部32,滑动部31可在滑槽17的内部移动,第二把手2设置有把手导向部26。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且第一把手1被握持旋转时,滑块导向部32与把手导向部26抵触。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把手1可以包括具有两侧侧壁的第一腔体13,第一腔体13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滑槽17,与此对应的,滑块3包括两个滑动部31,两个滑动部31分别嵌设于两个滑槽17中,且滑动部31分别可在对应的滑槽17中移动。

滑块部31分别位于所对应的滑槽17的第一段,且第一把手1逆时针被握持旋转时,第二把手2至少部分进入第一腔体13;由此,第一把手1的运动并不能带动第二把手2的运动。滑动部31分别位于所对应的滑槽17的第二段,且第一把手1逆时针被握持旋转时,滑块导向部32与把手导向部26抵触。由此,第一把手1的运动会带动第二把手2的运动,使第二把手在作用力下完成击发动作。

进一步地,第二把手2可以包括具有两侧侧壁的第二腔体23,把手导向部26位于第二腔体23内,且把手导向部26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滑块导向部32的宽度。此处把手导向部26的宽度,指的是其在垂直于第一腔体13侧壁的方向的长度,滑块导向部32的宽度指的是其滑块导向部32在垂直于第一腔体13侧壁的方向的长度,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滑块3还可以包括一个凸台33,凸台33位于一滑动部31与滑块导向部32之间,凸台33的顶端设置有一凹部331,凹部331的内表面与第一把手1之间设置有上述滑块复位扭簧16。

如图9所示,把手导向部26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把手导向面261和第二把手导向面262,滑块导向部32包括引导段,即图中左边具有斜面的部分,引导段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滑块导向面321和第二滑块导向面322,滑块导向部32在指针的作用下与把手导向部26抵触时,第二滑块导向面322与第二把手导向面262位置相对应且相互平行。此处位置相对应指的是,当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且第一把手1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滑块导向面322与第二把手导向面262在沿滑槽17移动的方向上投影有重合,即第二滑块导向面322与第二把手导向面262抵触,第二滑块导向面322对第二把手导向面262施加作用力,在相互作用力的作用下,使滑块3有进一步向滑槽17第二段运动的趋势,从而获得比较滑块3与第二把手2之间更可靠的啮合,进而推动第二把手移动。

可选地,为了避免模糊地带,即可能出现滑块导向部32和把手导向部26似啮合但是非啮合的状态,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增加了相对的斜面导向机制。第二把手导向面262与滑槽17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即第二把手导向面262如图中所示是一个斜面。当第二把手导向面262与第二滑块导向面322抵触时,可以引导第二把手导向面262与第二滑块导向面32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并且当两者完全贴合时,比两个平面接触的面积更大,使得满足条件时,第一把手的运动对第二把手的推动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第二把手导向面262和第二滑块导向面322之间的摩擦力不至于妨碍第二把手导向面262与第二滑块导向面322之间的滑动。即第二滑块导向面322与第二把手导向面262相抵触,且第一把手1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滑块导向面322向第二把手导向面262施加推力f,推力f包括相互垂直的分量f1和分量f2,分量f1垂直于第二滑块导向面,且f1×β<f2,其中β为第二滑块导向面322和第二把手导向面262之间的摩擦系数。

采用该实施例中滑块导向部32和把手导向部26的结构时,因为两者是尖点对尖点,而点对点碰死的概率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接触后只会存在两种状态,要么完全啮合,要么完全脱离。

进一步可选地,滑块导向部32还包括与引导段邻接的连接段,连接段即图中右侧的类似平台部分,但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为平台形状。平台部分的作用是加强引导段的强度及连接两侧的滑动部31。连接段包括第三滑块导向面323,其与所述第二滑块导向面322邻接.

该实施例中滑块导向部32和把手导向部26的结构以及倾角等仅为一种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其他结构也是可以的,例如将第二滑块导向面322和第二把手导向面262均设置成平行于滑槽的延伸方向等等,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图9~图11来说明在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一段时,第一把手运动的过程。其中,图9~11中,第一把手1未旋转;图11中,第一把手1被握持而旋转。

如图10所述,指针4通过固定端可旋转固定至吻合器的壳体内部,指针4的第二端42在第一位置区域和第二位置区域之间移动时,指针4的第一端41也可随之移动。要说明的是,初始位置时滑块3在滑块扭簧16的作用下位于滑槽第一段的远离第二段的尽头即图示的右端位置。当然也可以是由指针4的第一端41来对滑块3的初始位置进行限位。图10中可以看出,随着旋钮的旋转,拉片对指针的第二端有拉力,当指针4的第二端42在拉片的作用下位于第一位置区域时,指针4的第一端逐渐拨动滑块3在滑槽17的第一段向第二段的方向移动,但未进入滑槽的第二段;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一段,即图中滑槽17的右端,此时第一把手1未旋转。图11中为第一把手1旋转后的状态。但是此时把手导向部26和滑块导向部32之间是不抵触的,即滑块3没有使第一把手1与第二把手2联动,第二把手2会部分进入第一腔体13中,而第二把手2本身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即使用者作用在第一把手1上的握持力并没有驱动第二把手的转动,因此第二把手2仍然是处于初始的保险位置中,不会对吻合器进行击发。由于第一扭簧15的扭力较击发力要小的多,此时的压力仅为克服第一扭簧15的力,医生虽然仍然可以按动第一把手1,却不会带动第二把手2,也就不会引起吻合器的击发,同时医生此时也能够得到触觉反馈,知道当前指针4未达到可击发区域,没有击发。

下面结合图12~图21来进一步介绍一下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时,第一把手运动的过程。其中,图12~13为该实施例的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的两种位置的示意图。

即在该实施例中,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即图中滑槽17的左端)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的较近位置,即图13中偏右边的滑块,滑动部31距离滑槽17的第二端的端面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二种,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的较远位置,即图13中偏左边的滑块,滑动部基本上贴紧滑槽17的第二端的端面。在该实施例中,这两种情况均可以实现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的联动,并且,在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之间的状态,也可以实现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的联动,这样增加了医生操作时可击发的区域,并且在击发过程中更加稳定,也一定程度降低了医生操作的难度。但是此处仅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将滑槽17的左侧端面向右侧缩进,使得只存在第一种情况也是可以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4所示,指针4在拉片的作用下转动,指针4的第二端42进入刚刚第二位置区域l,滑块3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的较近位置,且第一把手1未旋转。此时若继续旋转旋钮,拉片是会继续驱动指针4的第一端41推动滑块3沿着滑槽17向左侧移动,对应地钉砧和钉仓之间的距离也随之逐渐减小。随之,如图15所示,滑块导向部32和把手导向部26在沿滑槽17的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重合部分逐渐增大,这样会获得第一把手1与第二把手2之间更可靠的连接。如图16所示,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之间由于滑块3的作用形成了联动关系,当握持第一把手1时,第一把手1的旋转也带动了第二把手2从保险位置旋转至击发位置,第二把手2的第二端会与吻合器的击发块55相接触,从而对吻合器完成击发。击发过程中第一把手1的第二端在旋转过程中抵持拉片,使拉片凸抬,与指针4脱开,指针4在指针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得以复位。

击发完成后,第一把手1未复位而指针4复位时,即使用者还保持握持状态时,把手组件的结构如图17所示。此时指针4的第二端42复位至第一位置区域。而由于把手导向部26对滑块导向部32的限制作用,滑块3仍没有复位。此时如果松开第一把手1,第一把手1旋转回原位后,滑块3即可以在滑块复位扭簧16的作用下返回至滑槽17的第一段,第二把手也在第二扭簧25的恢复力下顺时针旋转返回至保险位置。

如图18所示,滑块位于滑槽17的第二段的较远位置,且第一把手1未旋转时。指针4的第二端42进入第二位置区域l,且相比于图14中指针4的第二端42的位置更偏向右侧,而指针4的第一端41也就更偏向于左侧,也就推动滑块3更加贴近滑槽17的第二端端面。如图19所示,滑块导向部32和把手导向部26在沿滑槽17的运动方向上投影具有更多的重合部分,第一把手1与第二把手2具有更可靠的连接。

如图20所示,随着第一把手1的旋转,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之间由于滑块3形成的联动关系使第一把手1的旋转也带动了第二把手2从保险位置旋转至击发位置,第二把手2的第二端会与吻合器的击发块55相接触,从而对吻合器完成击发。

击发完成后,第一把手1未复位而指针4复位时,把手组件的结构如图21所示。过程同指针4刚刚进入绿色区域时的状态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吻合器,包括把手组件。在吻合器未达到可击发状态时,第一把手不会驱动第二把手,也就不会击发吻合器,医生也可以通过操作体验来判断击发状态,只有吻合器达到可击发状态时,第一把手的运动才会带动第二把手的运动,进而击发吻合器。从而在避免吻合器被误击发的基础上,同时避免发生吻合器机壳开裂的情况。

本发明所提供的把手组件及包括其的吻合器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将把手组件分为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只有第二把手的运动才能够击发吻合器执行切割和缝合动作;在使用过程中,无论吻合器是否达到可击发位置,医生均可以按动第一把手,然而,在吻合器未达到可击发位置时,第一把手不会驱动第二把手,也就不会击发吻合器,医生也可以通过操作体验来判断击发状态,只有吻合器达到可击发位置时,第一把手的运动才会带动第二把手的运动,进而击发吻合器,从而可以避免用力按动把手可能导致的吻合器损坏,并且提高了医生的使用体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