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海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8480阅读:1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面敷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缓释功能的医用海绵。
背景技术
:皮肤伤口的愈合大致分为止血期、炎症期、肉芽组织的增生和瘢痕的形成等过程。传统敷料给药效率较低,需频繁换药,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且治疗期长、易感染,而且患者不宜耐受。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和给药次数,满足高效、长效、毒副作用低等要求,可采用药物缓释敷料。药物缓释敷料通过缓慢释放药物来防止伤口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影响局部上皮的再生以及平衡胶原沉积等机制,可有效促进和改善伤口的愈合。理想的药物缓释敷料还应具备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非免疫原性等优点,对周围细胞不会造成毒性反应。生长因子在促进伤口愈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国家已经批准将生长因子制剂作为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使用。但生长因子在局部伤口中应用,会被伤口处产生的酶类很快降解,失去活性,使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医用海绵。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海绵,包括壳聚糖敷垫层、吸水层和抑菌面层,所述壳聚糖敷垫层由壳聚糖膜层和复合于所述壳聚糖膜层内并负载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明胶微球组成,所述抑菌面层为改性活性炭纤维层。作为优选,所述吸水层为海藻酸盐层。本发明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包被在明胶微球中,不仅可以保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活性,还可通过缓慢释放,达到促进伤口愈合、提高药物利用率的作用。壳聚糖膜层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可作为负载明胶微球的基体,而且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性,随着壳聚糖的降解,明胶微球缓慢释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从而促进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作为吸水层的海藻酸盐层具有极强的吸收性,可快递吸收创口的渗出液,减少创面炎症的发生。抑菌面层为改性活性炭纤维层,该改性活性炭纤维层由经香草醛改性的活性炭纤维制成,经香草醛改性的活性炭纤维不仅保留了活性炭纤维特有的吸附功能,能吸附创口和药物的异味,还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污染创口,进一步保护创口愈合。作为优选,所述壳聚糖敷垫层的制备方法为:(1)制备明胶微球;(2)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滴加在明胶微球上,使其完全融入明胶微球中;(3)将融入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明胶微球加入壳聚糖原液中,搅拌均匀,然后流延于模具中,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壳聚糖敷垫层。所述壳聚糖原液由壳聚糖(黏均分子量117万,批号20171109,脱乙酰度≥95%)溶解在hac溶液中制得。作为优选,所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的浓度为5~15μg/ml,每克明胶微球中加入8~15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本发明采用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由天津强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商品型号为:e003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10~20mg的壳聚糖膜中加入1g明胶微球。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的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为:①先用适量蒸馏水将明胶浸泡至膨胀,然后继续加入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明胶溶液;②将司盘80加入液体石蜡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然后向溶液a中加入明胶溶液,水浴加热搅拌分散,得乳剂;③将乳剂置于冰浴中,边搅拌边冷却至0℃,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甲醛,继续搅拌10~20min后,滴加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9,继续搅拌1~2h,静置至微球沉降,倒掉上清液,过滤,取微球;④用丙酮将微球洗至无甲醛味,然后再用蒸馏水清洗,抽干,得到明胶微球;所述明胶微球的粒径为50~100μm。作为优选,所述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的步骤①中,每1ml蒸馏水中加入0.3g明胶。作为优选,所述步骤②中,每100ml液体石蜡加入1g司盘80,所述溶液a与明胶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10:(3~4);所述步骤③中,每100ml乳剂加入5~6ml甲醛。作为优选,所述改性活性炭纤维层的制备方法为:将活性炭纤维置于香草醛水溶液中浸渍18~24h,然后冷冻干燥,得到所述改性活性炭纤维层。作为优选,所述香草醛水溶液中香草醛的含量为8~10g/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医用海绵由壳聚糖敷垫层、吸水层和抑菌面层组成,其中,壳聚糖敷垫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性,可缓慢释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吸水层具有极强的吸收性,可快递吸收创口的渗出液,减少创面炎症的发生;抑菌面层能吸附创口和药物的异味,还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污染创口,进一步保护创口愈合。本发明的医用海绵使用方便,无需频繁换药,且对皮肤无刺激和无毒副作用,可保护创口不受感染,减少创口炎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医用海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壳聚糖敷垫层1、吸水层2、抑菌面层3、壳聚糖膜层4、明胶微球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海绵,如图1,包括壳聚糖敷垫层1、吸水层2和抑菌面层3,所述壳聚糖敷垫层由壳聚糖膜层4和复合于所述壳聚糖膜层内并负载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明胶微球5组成,所述抑菌面层为改性活性炭纤维层,所述吸水层为海藻酸盐层。所述壳聚糖敷垫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用适量蒸馏水将明胶浸泡至膨胀,然后继续加入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明胶溶液;每1ml蒸馏水中加入0.3g明胶;(2)将司盘80加入液体石蜡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然后向溶液a中加入明胶溶液,水浴加热搅拌分散,得乳剂;每100ml液体石蜡加入1g司盘80,所述溶液a与明胶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10:3;(3)将乳剂置于冰浴中,边搅拌边冷却至0℃,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甲醛,继续搅拌10min后,滴加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继续搅拌1h,静置至微球沉降,倒掉上清液,过滤,取微球;每100ml乳剂加入5ml甲醛;(4)用丙酮将微球洗至无甲醛味,然后再用蒸馏水清洗,冷冻干燥,得到明胶微球;所述明胶微球的粒径为50~100μm;(5)将浓度为5μ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滴加在明胶微球上,使其完全融入明胶微球中;每克明胶微球中加入15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6)将融入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明胶微球加入壳聚糖原液中,每10mg的壳聚糖膜中加入1g明胶微球搅拌均匀,然后流延于模具中,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壳聚糖敷垫层。所述改性活性炭纤维层的制备方法为:将活性炭纤维置于香草醛水溶液中浸渍18h,然后冷冻干燥,得到所述改性活性炭纤维层;所述香草醛水溶液中香草醛的含量为10g/l。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海绵,如图1,包括壳聚糖敷垫层1、吸水层2和抑菌面层3,所述壳聚糖敷垫层由壳聚糖膜层4和复合于所述壳聚糖膜层内并负载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明胶微球5组成,所述抑菌面层为改性活性炭纤维层,所述吸水层为海藻酸盐层。所述壳聚糖敷垫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用适量蒸馏水将明胶浸泡至膨胀,然后继续加入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明胶溶液;每1ml蒸馏水中加入0.3g明胶;(2)将司盘80加入液体石蜡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然后向溶液a中加入明胶溶液,水浴加热搅拌分散,得乳剂;每100ml液体石蜡加入1g司盘80,所述溶液a与明胶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10:4;(3)将乳剂置于冰浴中,边搅拌边冷却至0℃,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甲醛,继续搅拌20min后,滴加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继续搅拌2h,静置至微球沉降,倒掉上清液,过滤,取微球;每100ml乳剂加入6ml甲醛;(4)用丙酮将微球洗至无甲醛味,然后再用蒸馏水清洗,冷冻干燥,得到明胶微球;所述明胶微球的粒径为50~100μm;(5)将浓度为15μ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滴加在明胶微球上,使其完全融入明胶微球中;每克明胶微球中加入8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6)将融入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明胶微球加入壳聚糖原液中,每20mg的壳聚糖膜中加入1g明胶微球搅拌均匀,然后流延于模具中,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壳聚糖敷垫层。所述改性活性炭纤维层的制备方法为:将活性炭纤维置于香草醛水溶液中浸渍24h,然后冷冻干燥,得到所述改性活性炭纤维层;所述香草醛水溶液中香草醛的含量为8g/l。实验例一、以实施例1的医用海绵、实施例2的医用海绵和市售的医用海绵作为样品,对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治疗评价选取体重为180~220g的健康大鼠60只,在其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30mg/kg),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20只。在大鼠背部脊柱中部两侧各切割两个2.0cm*2.0cm的创面,并破坏少许肌肉组织,止血后备用。将样品贴敷于创面处,次日换药。于创面制成后的第2天、第5天和第10天拍照记录创面愈合情况,用分析图像软件imagepro-plus测量创面面积,统计得出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率,见表1所示:表1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率组别第2天第4天第7天实施例128.69%82.52%100%实施例230.28%85.46%100%市售医用海绵10.45%40.87%88.75%从表1的结果可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医用海绵对大鼠的创面均匀较好的促进愈合作用,效果明显好于市售医用海绵,说明本发明的医用海绵可促进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试验过程中,每日观察记录创面情况,连续7天,每天观察大鼠整体情况及受损区的红肿、结痂、脱痂等情况。各样品的使用观察情况见表2:表2组别7天内伤口愈合观察情况实施例1伤口愈合良好,无红肿实施例2伤口愈合良好,无红肿市售医用海绵伤口红肿,有积液从表2的观察情况可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医用海绵对创面无刺激,无炎症反应;而市售医用海绵会致使创面红肿,有炎症。说明本发明的医用海绵对皮肤无刺激和无毒副作用,可保护创口不受感染,减少创口炎症。二、抑菌性能测试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抑菌面层进行抑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3所示:表3从表3的结果可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抑菌面层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对创面起到保护作用,有效地防止外界环境的细菌侵染创面。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