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刃半月板分离剪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333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刃半月板分离剪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双刃半月板分离剪刀。



背景技术:

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股骨和胫骨之间的一层纤维软骨,分为内外侧半月板,呈半月形,属膝关节的必要结构,对维持关节稳定、缓冲运动震荡、保护关节软骨具有重要作用。半月板所处的位置及特殊结构,使其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引起损伤或磨损。由于半月板血运差,不易自行愈合,损伤或磨损后的半月板不仅无法承担原有的功能,而且还会损害膝关节的其它结构,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如果诊断明确半月板损伤或磨损,应及早手术治疗。

对位于半月板游离缘的损伤或磨损,常规的手术方式是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或成形术,其中对于半月板前角的修整通常采用90°篮钳或反咬篮钳咬除多余的半月板,也可以利用射频消融处理前角半月板,然而这些常规的手术器械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比如利用篮钳咬除的话,因为角度问题难以把控,所以咬除的半月板边缘不整齐,剩余的半月板厚度不接近生理状态,同时切除的范围不容易掌握,对于磨损的半月板毛糙的边缘,更加难以掌握切除范围,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通过射频消融头进行操作,对于一些经验缺乏的新手医生来说容易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关节软骨损伤,形成不可逆转的修复,且射频消融刀头为一次性用品,使用成本高,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刃半月板分离剪刀,其头部采用30°的弯曲结构使得其更好的进入半月板表面进行操作,同时采用内外双刃结构,使得头部插入撑开即可实现半月板的分离,使修整后的半月板游离缘更接近生理状态,同时不损伤周边组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刃半月板分离剪刀,包括通过连接螺钉相铰接的两个剪刀体,所述剪刀体包括剪刀柄以及前端的剪刀头,且剪刀头与剪刀柄的长度比例为1:3,所述剪刀头为尖头结构,其前端1~1.5cm的长度为刀刃部分,所述刀刃部分相对剪刀头呈30°向下弯曲,且所述刀刃部分的两侧边缘均为刀刃,实现剪刀的合并剪切和撑开剪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剪刀替代篮钳进行半月板前角修整操作,该剪刀为细长条结构,前端的刀头采用向下30°的弯曲,使得整个刀头可以更快更准确的伸入半月板表面进行操作,同时由于剪刀头部为尖头结构,因此可以直接插入半月板内,同时因为前端是弯曲结构,可以很好的确定修复范围,刀头内外两侧均设置刀刃使得其除了可以进行常规行剪外,还可以通过撑开进行剪切分离,在进行半月板修整时就通过外侧的刀刃进行分离,使得修正后的半月板游离缘更接近生理状态,同时刀刃长度限制在1~1.5cm长,使得其不会损坏周围的组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双刃半月板分离剪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双刃结构以及弯曲的刀头结构,在膝关节镜操作中,可以精准定位需要切除的半月板的大小,部位,形状,可以控制半月板游离缘的厚度和角度,修整成正常大小的半月板,更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该剪刀操作简单,可循环使用,降低了医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双刃半月板分离剪刀,包括通过连接螺钉1相铰接的两个剪刀体,所述剪刀体包括剪刀柄2以及前端的剪刀头3,且剪刀头与剪刀柄的长度比例为1:3,所述剪刀头为尖头结构,其前端1~1.5cm的长度为刀刃部分4,所述刀刃部分相对剪刀头呈30°向下弯曲,且所述刀刃部分的两侧边缘均为刀刃5,实现剪刀的合并剪切和撑开剪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剪刀替代篮钳进行半月板前角修整操作,该剪刀为细长条结构,前端的刀头采用向下30°的弯曲,使得整个刀头可以更快更准确的伸入半月板表面进行操作,同时由于剪刀头部为尖头结构,因此可以直接插入半月板内,同时因为前端是弯曲结构,可以很好的确定修复范围,刀头内外两侧均设置刀刃使得其除了可以进行常规行剪外,还可以通过撑开进行剪切分离,在进行半月板修整时就通过外侧的刀刃进行分离,使得修正后的半月板游离缘更接近生理状态,同时刀刃长度限制在1~1.5cm长,使得其不会损坏周围的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