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牙科综合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8481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可多角度调节的牙科治疗椅。



背景技术:

传统的牙科治疗椅主要大多采用整体式设计,这种设计主要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首先整体式设计是将小推车,也就是放工具的装置设计在箱体上,这样就增加了整个装置的承受力,不方便移动,整个装置不灵活,活动空间受限,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医生的工作,为了改善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分体式的结构,将放工具的装置设计成小推车结构,并采用进口的波纹管将小推车与箱体连接,在工作过程中不但可以保证他们之间的有效连接,也方便了工具车的移动,医生可以随意放置小推车的位置,方便医生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分体式、可多角度调节的牙科治疗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牙科综合椅,包括前壳、底壳、下平衡壳、上平衡壳、固定壳、护壳、坐垫、扶手、靠背、枕头、箱体、痰盂、中柱、灯臂、冷光灯、小推车、工具盘、观片灯和转动支架,所述前壳和底壳放置在地面上,前壳和底壳均与下平衡壳相连,上平衡壳和下平衡壳共同与固定壳相连,护壳安装在固定壳上,坐垫安装在护壳上,坐垫下方还设置有病人放脚的踏板装置,靠背与坐垫相连,扶手安装在靠背上,扶手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围绕安装在靠背上的安装点成180°转动,枕头安装在靠背的上方位置,枕头的高度可以通过后方的支柱调整,箱体用于安装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净水箱和废水回收箱,箱体安装在固定壳的一端,痰盂安装在箱体上,痰盂下方开有通孔与箱体相连,痰盂上方设置有水龙头对痰盂进行冲水,中柱安装在箱体上,灯臂与中柱相连,冷光灯与灯臂相连,工具盘与观片灯及转动支架安装在小推车上,所述前壳和底壳安装在椅架的前、后面,在上平衡壳和下平衡壳之间安装有上平衡杆装置和下平衡杆装置,上平衡壳安装在上平衡杆装置上,下平衡壳安装在下平衡杆装置上,固定壳与椅架固定连接,护壳安装在椅架上,坐垫与扶手安装在椅架上,枕头安装在靠背上,靠背通过一块弯板与椅架固定连接,箱体与椅架通过一连接头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为方便移动,所述小推车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可以折叠,所述痰盂可以旋转调整痰盂的高度,方便病人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工具盘安装在小推车上,转动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工具的安装圆孔位置,观片灯安装在工具盘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醋一种分体式牙科综合椅,将放工具的装置设计成小推车结构,并采用进口的波纹管将小推车与箱体连接,在工作过程中不但可以保证他们之间的有效连接,也方便了工具车的移动,医生可以随意放置小推车的位置,方便医生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该治疗椅采用分体式小推车设计,大大减少了整个装置的受力,使得整个装置的转动更加灵活,其次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箱体、痰盂和冷光灯均设计成可旋转的结构,方便了医生的使用,医生可以更加病人的需要和治疗过程中的需要,通过旋转痰盂和冷光灯的角度和位置,使得医生工作效率更高,同时小推车可以自由移动,也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医生的活动空间,改善了医生的工作环境,整个设备具有操控方便、可多角度调节、外观简洁大方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牙科综合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壳;2、底壳;3、下平衡壳;4、上平衡壳;5、固定壳; 6、护壳;7、坐垫;8、扶手;9、靠背;10、枕头;11、箱体;12、痰盂; 13、中柱;14、灯臂;15、冷光灯;16、小推车;17、工具盘;18、观片灯; 19、转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牙科综合椅,包括前壳1、底壳2、下平衡壳3、上平衡壳4、固定壳5、护壳6、坐垫7、扶手8、靠背9、枕头10、箱体11、痰盂12、中柱13、灯臂14、冷光灯15、小推车16、工具盘17、观片灯18和转动支架19,所述前壳1和底壳2放置在地面上,前壳1和底壳2均与下平衡壳3相连,上平衡壳4和下平衡壳3共同与固定壳5相连,护壳6安装在固定壳5上,坐垫7安装在护壳6上,坐垫7下方还设置有病人放脚的踏板装置,靠背9与坐垫7相连,扶手8安装在靠背9上,扶手8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围绕安装在靠背9上的安装点成180°转动,枕头10安装在靠背9的上方位置,枕头 10的高度可以通过后方的支柱调整,箱体11用于安装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净水箱和废水回收箱,箱体11安装在固定壳5的一端,痰盂12安装在箱体11上,痰盂12下方开有通孔与箱体11相连,痰盂12上方设置有水龙头对痰盂12进行冲水,中柱13安装在箱体11上,灯臂14与中柱13相连,冷光灯15与灯臂14相连,工具盘17与观片灯18及转动支架19安装在小推车16上,所述前壳1和底壳2安装在椅架的前、后面,在上平衡壳4和下平衡壳3之间安装有上平衡杆装置和下平衡杆装置,上平衡壳4安装在上平衡杆装置上,下平衡壳3安装在下平衡杆装置上,固定壳5与椅架固定连接,护壳6安装在椅架上,坐垫7与扶手8安装在椅架上,枕头10安装在靠背9上,靠背9通过一块弯板与椅架固定连接,箱体11与椅架通过一连接头连接固定。

为方便移动,所述小推车16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移动轮。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靠背9可以折叠,所述痰盂12可以旋转调整痰盂12的高度,方便病人的使用。

所述工具盘17安装在小推车16上,转动支架19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工具的安装圆孔位置,观片灯18安装在工具盘17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放工具的装置设计成小推车结构,并采用进口的波纹管将小推车16与箱体11连接,在工作过程中不但可以保证他们之间的有效连接,也方便了工具车的移动,医生可以随意放置小推车16的位置,方便医生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该治疗椅采用分体式小推车设计,大大减少了整个装置的受力,使得整个装置的转动更加灵活,其次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箱体11、痰盂12和冷光灯15均设计成可旋转的结构,方便了医生的使用,医生可以更加病人的需要和治疗过程中的需要,通过旋转痰盂和冷光灯的角度和位置,使得医生工作效率更高,同时小推车可以自由移动,也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医生的活动空间,改善了医生的工作环境,整个设备具有操控方便、可多角度调节、外观简洁大方的特点。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