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膏方制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3097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膏方制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膏方制备机,属于中药膏方调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膏方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膏方的制作工序繁琐,要求苛刻。目前膏方的调制,大多由人工搅拌调制,需要专业人士根据经验判断火候、时间、搅拌力及搅拌速度,因此基本是由医院或药店完成。这大大提高了膏方调制的成本,增加了膏方成品质量监测的难度,限制了膏方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同时,由于缺乏对火候、时间、搅拌力及搅拌速度等参数的标准化,也造成了各家的膏方成品在质量和品质上都略有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对桶内液体实时监测并及时报警的医用集液桶。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膏方制备机,包括上部开口的桶体,所述桶体开口处设有与桶体相匹配的顶盖,所述顶盖内部安装有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的下部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通过连接件垂直安装有可拆卸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桶体的中心轴线上,并与电机相连接;所述顶盖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进一步地,前述的膏方制备机,搅拌器呈倒漏斗状,所述漏斗的底部为网格镂空状,所述网格镂空内放置有包裹中药材的纱布,所述网格镂空的底部具有盖板。当熬制中药药液(非浓缩过程)时,该漏斗状搅拌器通过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利于中药的充分熬制,成分溶于水,形成药液。当中药熬制完毕后,即可打开膏方制备机的顶盖,卸下该搅拌器,并打开搅拌器底部的盖板,将中药残渣倒出。

进一步地,前述的膏方制备机,搅拌器呈倒T型。利用倒T型搅拌器在熬制过程中,可以防止膏方与底座黏粘结痂,防止加热过度使药液焦糊,同时,倒T形搅拌器可以有效地带动整个药液的流动,让药液充分混合均匀,并均匀的浓缩。

进一步地,前述的膏方制备机,搅拌器具有煎煮中药状态及浓缩膏方状态,当处于煎煮中药状态时,所述搅拌器呈倒漏斗状,当处于浓缩膏方状态时,所述搅拌器呈倒T型。

进一步地,前述的膏方制备机,底座上部安装有电加热器及控制器,所述电加热器及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控制器,加热器及传感器均装在底座上,电机装在盖子上,盖子盖上后,电路吻合,电机和加热器就连接,控制器处理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控制加热器和电机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前述的膏方制备机,底座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有功能按键及温度调节按键。通过显示屏及各种按键设定具体的加热时间、搅拌速度、最高温度,实行标准化、一体化调制。

进一步地,前述的膏方制备机,桶体的一侧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并标有刻度线。桶体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做成,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药液的颜色、性状,及时发现异常;桶体上有刻度线,方便观察,记录药液的体积。

进一步地,前述的膏方制备机,桶体的一侧上部设有辅料入口。桶体与辅料入口相对的一侧上部设有出膏口。

进一步地,前述的膏方制备机,桶体内壁上还设有至少一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为两组,分别为高液位传感器及低液位传感器。利用两组液位传感器可以更加精确的掌握液体的存储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人工进行搅拌,制得的膏方品质好,浪费少,工作稳定,无噪音;利用两种可以更换的搅拌器分别针对中药熬制的不同程序进行操作,不仅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体积小,运行可靠,能耗降低,提高环境质量,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膏方制备机,结构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顶盖1、桶体2、提手3、把手4、辅料入口5、出膏口6、电机7、漏斗状搅拌器8、温度传感器9、底座10、显示屏11、温度调节按键12、功能按键13、刻度线14及倒T型搅拌器15。

桶体具有上部开口,与桶体1连接的桶盖2和设于桶盖顶部的提手3。桶盖与桶体通过螺纹口封闭连接,以保证制备膏方时的密闭性。

其中,顶盖内部安装有电机,通过电机控制该膏方制备机的一系列工作。在顶盖的下部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而安装孔内则通过连接件垂直安装有可拆卸的搅拌器,该搅拌器位于桶体的中心轴线上,并与电机相连接,通过电机控制搅拌器的运动。搅拌器具有煎煮中药状态及浓缩膏方状态,当处于煎煮中药状态时,该搅拌器呈倒漏斗状。漏斗的底部为网格镂空状,所述网格镂空内放置有包裹中药材的纱布,所述网格镂空的底部具有盖板。当熬制中药药液(非浓缩过程)时,该漏斗状搅拌器通过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利于中药的充分熬制,成分溶于水,形成药液。当中药熬制完毕后,即可打开膏方制备机的顶盖,卸下该搅拌器,并打开搅拌器底部的盖板,将中药残渣倒出。当处于浓缩膏方状态时,该搅拌器呈倒T型。利用倒T型搅拌器在熬制过程中,可以防止膏方与底座黏粘结痂,防止加热过度使药液焦糊,同时,倒T形搅拌器可以有效地带动整个药液的流动,让药液充分混合均匀,并均匀的浓缩。

同时,桶体的一侧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并标有刻度线,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药液的颜色、性状,及时发现异常;而桶体上的刻度线则方便操作人员观察,记录引药液的体积。桶体的一侧上部设有辅料入口,而与辅料入口相对的一侧下部则设有出膏口。

底座上部还安装有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与电机电连接。同时,底座上还安装有显示屏,用以显示膏方制备机的各种操作数据。而在显示屏的一侧还设有功能按键及温度调节按键。

桶体内壁上还设有至少一组液位传感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为两液位传感器,分别为高液位传感器及低液位传感器。利用两组液位传感器可以更加精确的掌握液体的存储状况。该液位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桶体外部安装的液位控制报警器相连接。能够及时通知操作人员膏方制备机的状态,可以对桶体内部存储的液体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处理,防止液体渗出或不足。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本膏方制备机通电,将所要调制的膏方原辅材料通过辅料入口投入到桶体内,通过底座上的功能按键开启电机运转,并通过显示屏选择操作功能。当煎煮中药时,使用倒漏斗状的搅拌器,对药液进行搅拌;通过底座上的显示屏开启电加热器,加热桶体内的膏方溶液,并通过温度控制按键设定温度。通过桶体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药液的温度变化,并调节搅拌器的搅拌速度和调节电加热器加热功率大小;当达到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将检测数据通过电路反馈至桶盖内部的继电器,由继电器控制搅拌器停止工作,并停止加热。当继续浓缩膏方时,则换上倒T型的搅拌器,继续加热搅拌工作。并通过桶体内的液位传感器测量药液量。当药液量减少至设定值时,搅拌器停止工作。关闭电源后,通过出膏口倒出膏方。同时也可以通过底座上的功能按键设定具体的加热时间、搅拌速度、最高温度,实行标准化、一体化调制,在调整膏方的过程中只要控制好调制时的温度、搅拌速度,就能制得品质优良的膏方产品。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