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逆向与污染医用负压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146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逆向与污染医用负压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逆向与污染医用负压引流管,属于医疗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负压引流管为长管状,通常通过巾钳夹持于台布,但由于引流管为光滑表面,使得手术时引流管可以通过夹持钳正向或逆向滑动,从而容易使得手术台面以下的引流管部分被牵拉至手术台上,从而造成手术台面的逆行污染,增加了手术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逆向与污染医用负压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逆向与污染医用负压引流管,它包含负压引流管体、凸起管体;所述负压引流管体的外壁上均匀的设置有数个凸起管体,所述凸起管体与负压引流管体呈30-60°,所述凸起管体的上端安装有密封螺旋盖。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螺旋盖包含盖体、上密封垫、连接弹簧、下密封垫;所述盖体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上密封垫安装在盖体的内部,所述上密封垫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下端安装有下密封垫,所述盖体的上端设置有拧紧槽。

作为优选,所述负压引流管体的长度为150cm,所述凸起管体为五个,所述五个凸起管体之间的间距为10cm,所述负压引流管体的进口处与第一个凸起管体的距离为20cm,所述第五个凸起管体与负压引流管体出口的距离为90cm。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弹簧的外表面套接有防尘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源与手术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手术的安全;可以保证不同术中引流的需要,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螺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压引流管体;2-凸起管体;3-密封螺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负压引流管体1、凸起管体2;所述负压引流管体1的外壁上均匀的设置有数个凸起管体2,所述凸起管体2与负压引流管体1呈45°,所述凸起管体2的上端安装有密封螺旋盖3。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螺旋盖3包含盖体31、上密封垫32、连接弹簧33、下密封垫34;所述盖体3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上密封垫32安装在盖体31的内部,所述上密封垫3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弹簧33,所述连接弹簧33的下端安装有下密封垫34,所述盖体31的上端设置有拧紧槽35。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引流管体1的长度为150cm,所述凸起管体2为五个,所述五个凸起管体2之间的间距为10cm,所述负压引流管体1的进口处与第一个凸起管体2的距离为20cm,所述第五个凸起管体2与负压引流管体1出口的距离为90c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弹簧33的外表面套接有防尘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原有的负压引流管的侧壁间隔一定距离增加树枝状凸起,凸起与负压引流管为同一塑料材质,长约2cm,间隔10cm,与引流管引流入口方向呈45度方向,为方便引流管盘状包装,树枝状凸起位于引流管上方,从距离引流管入口约20cm处开始,设置5处凸起,可根据手术中要求,可选择巾钳夹持部位。为避免凸起刺破薄层塑料膜,包装选用透明硬质塑料壳包装。可以有效的防止术中逆向抽拉索导致的手术台污染,可以有效的降低此种感染源,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手术的安全。同时有20cm-60cm 5个长度选择,可以保证不同术中引流的需要。当需要进行引流时,打开对应的密封螺旋盖3,通过引流机实现快速引流,同时密封螺旋盖3采用上密封垫32与下密封垫34同时密封,而下密封垫34通过连接弹簧33的弹力实现自动压紧,保证密封的可靠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