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室内放射科的胸片防辐射X射线摄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3625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室内放射科的胸片防辐射X射线摄影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X射线摄影辐射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室内放射科的胸片防辐射X射线摄影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室内X射线摄影系统是有X射线发生装置(高压发生器)、X射线球管、束光器、DR平板摄影装置、显示存储系统、控制操作系统等组成。使用时受检者站在DR平板前,通过手动或者电动升降调节X射线球管高低位置通过手动调节DR平板在其支架上高低位置,来调节受检者合适理想的受检位置。利用X射线的特性DR摄影平板接受信号并通过显示存储系统呈现及保留受检者的体检信息。但是目前通用的X射线摄影系统都没有对受检者的非受检体位进行有效辐射防护,而使受检者遭受非预期的辐射伤害,影响了受检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通用的X射线摄影系统对受检者非受检体位的非预期辐射伤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室内放射科的胸片防辐射X射线摄影系统,该系统能对受检者的非受检部位进行全方位有效的辐射防护,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受检者受到的非预期辐射伤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室内放射科的胸片防辐射X射线摄影系统,它包括机房,所述机房内并排设有前隔离板和后隔离板,所述前隔离板上开有前窗口,所述后隔离板上开有后窗口,所述后窗口的后方有泄出区,所述前隔离板和后隔离板之间形成体检区,所述体检区内设有体检区防辐射门,所述体检区内设有DR平板箱,所述DR平板箱的底部设有升降箱,所述前隔离板与机房的顶壁之间形成截面为梯形的X射线区,所述X射线区内设有X射线球管,所述X射线球管通过垫板固定在机房后壁上,所述X射线球管的发射端设有束光器,所述束光器、前窗口、DR平板箱以及后窗口的十字中心线重合。

所述防辐射门的内侧进行铅板防护。

所述X射线球管或束光器的顶部设有红外线探测器。

所述X射线区装有铰链外开式检修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X射线摄影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使用方便,X线球管挂壁式安装,安全牢固稳定,始终与DR平板置于同一中心位置,被检者身高差异则站在升降站台上通过上升下降调节高低达到理想的受检摄影位置。采用防辐射装置及梯形的X射线泄出区,使X射线区与体检区完全隔开,对受检者非受检体位进行全方位的直接辐射防护,最大限度的使受检者免遭非预期辐射伤害;采用封闭式铅板防护结构,提升了整体防护质量,达到最佳的辐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铰链外开式检修门,2、机房, 3、X射线区,4、体检区,5、X射线泄出区,6、防辐射门,7、前隔离板,71、前窗口,72、铅玻璃观察窗,8、后隔离板,81、后窗口,9、X射线球管,91、垫板,10、束光器,11、红外线探测器,12、DR平板箱,13、升降箱,14、站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室内放射科的胸片防辐射X射线摄影系统,包括机房2,机房2内并排设有前隔离板7和后隔离板8,前隔离板7上开有430×430mm前窗口71,后隔离板8上开有500×500mm后窗口81,前隔离板7和后隔离板8之间形成体检区4,体检区4内设有体检区防辐射门6,体检区4内设有DR平板箱12,后窗口81的下沿应略低于DR平板箱12,确保摄影后的X射线畅通无阻地进入X射线泄出区5,DR平板箱12的底部设有升降箱13,受检者站在站台14上后在升降箱13的作用下将受检体位调节至最佳位置进行X射线摄影,拍摄出理想的受检影响。

前隔离板7与机房2的顶壁之间形成截面为梯形的X射线区3, X射线区3内设有X射线球管9,X射线球管9通过8-10mm厚的垫板91固定在机房2后壁上,X射线球管9的发射端设有束光器10,束光器10、前窗口71、DR平板箱12以及后窗口81的十字中心线重合,X射线球管9射出的主射束周边余线从机房2底部泄出,降低外泄当量,确保防护效果。

X射线区3除机房2的顶壁和前窗口71外均进行铅板防护,体检区4除前窗口71、后窗口81、车厢2的顶壁和地坪外均进行铅板防护,使X射线区3和体检区4为封闭式框架结构;后窗口81的后方有泄出区5。

泄出区5除后窗口81、机房2的顶壁和侧壁1350-1400mm以上高度的部分外均进行铅板防护,从后窗口81进入的X射线向机房2尾部及顶部泄出,提升防护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铅板的厚度均为4mm。

如图2所示,防辐射门6的内侧进行铅板防护,防止X射线从缝隙中泄出,进一步提升防护质量。在X射线区3内配置设备安装及检修口1。

X射线球管9或束光器10的顶部设有红外线探测器11,前隔离板7位于前窗口71上方处设有505×405mm铅玻璃观察窗72,既能防护受检者颈部以上体位,又便于医生通过红外线探测器11观察受检者的受检情况。X射线区3装有铰链外开式检修门1,铰链外开式检修门1的结构为装配式,并在顶部进行铅板防护。

体检区4的X射线向车厢2的地坪和顶壁泄出,该区地坪的四周设有100-150mm宽的铅板防护。

装配时,在机房2后壁安装固定X射线球管9,并在X射线球管9上安装束光器10以及红外线探测器11;在规定的X射线摄影成像焦距180cm处安装升降箱13和DR平板箱12,通过束光器10灯光调试,使束光器10、前窗口71、DR平板箱12以及后窗口81的十字中心线重合后将升降箱13固定在机房2地坪上,DR平板箱12由DR摄影平板以及安装在箱盖上的滤线器组成;最后安装体检区4的防辐射门6和X射线区3的铰链外开式检修门1。

X射线球管9曝光后,球管发生的X射线通过束光器10仅从板墙式防辐射装置上的X射线穿入窗口(前窗口71)进入体检区4,经DR平板箱12拍摄造影后,再从后窗口81进入泄出区5,经泄出区5斜面折射后绝大部分射线向底部泄出,因受检者非受检体位与X射线完全隔离,所以达到了对受检者非受检体位进行全方位辐射防护的目的。

因本系统已做了封闭式铅防护,故不需对安置本系统的X射线机房再进行辐射防护设计,本系统适应室内DR X射线摄影技术的推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