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及医疗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2765发布日期:2018-08-10 14:2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椅及医疗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轮椅是一些腿脚有伤残者或行动不便人士的重要代步工具,当在户外活动时,一般都会带着水杯,但是现有的轮椅没有放置水杯的位置,这样就要把水杯拿在手里,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该轮椅便于使用者放置水杯,使用非常方便,较好的改善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辅助装置,其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对使用者进行转移,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椅,包括车架本体和用于支撑车架本体的车轮组件;车架本体包括座架和靠背,靠背的一端与座架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车轮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车架本体的两个主动轮和两个导向轮,两个主动轮位于车架本体的两侧且相对于两个导向轮更靠近靠背;车架本体的两侧设有扶手,其中一侧或两侧扶手的外侧设有水杯托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轮椅还包括置物板,靠背的外侧设有用于放置置物板的储物袋,轮椅具有置物板固定于扶手的远离靠背的一端的第一状态,以及置物板放置于储物袋内的第二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车架本体的靠近靠背的一侧设有可伸缩的输液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车架本体还设有脚踏板,脚踏板通过可伸缩的脚踏板支撑件与车架本体连接,脚踏板与导向轮相邻。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脚踏板支撑件的一端与车架本体可转动的连接,脚踏板支撑件的转动轴线方向与主动轮的轴线方向相同,脚踏板支撑件的另一端与脚踏板可转动的连接,脚踏板的转动轴线方向与主动轮的轴线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脚踏板支撑件上设有用于支撑腿部的腿托,腿托与脚踏板支撑件可转动的连接,腿托的转动轴线方向与脚踏板支撑件的轴线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主动轮的外侧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轮的手推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靠背的远离座架的一端设有两个手推把,手推把处设有用于对主动轮进行制动的第一手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扶手的外侧设有用于对主动轮进行制动的第二手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辅助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轮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轮椅包括车架本体和用于支撑车架本体的车轮组件;车架本体包括座架和靠背,靠背的一端与座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这样靠背相对座架就可以转动,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节靠背的角度;车轮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车架本体的两个主动轮和两个导向轮,两个主动轮位于车架本体的两侧且相对于两个导向轮更靠近靠背,两个主动轮和两个导向轮支撑住车架本体,这样在轮椅推动过程中能保持较好的平稳状态;车架本体的两侧设有扶手,扶手方便使用者放置手臂,让使用者更舒适,其中一侧或两侧扶手的外侧设有水杯托架,当在户外活动时,使用者携带的水杯可以放置在水杯托架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佛那个的医疗辅助设备,包括上述轮椅,其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对使用者进行转移,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置物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液架结构示意图。

图标:12-车架本体;121-座架;122-靠背;123-头托;124-扶手;1241-插孔;125-护裙板;126-储物袋;127-插接件;128-卡接头;129-脚踏板;130-脚踏板支撑件;131-腿托;132-推把手;133-第一手刹;134-第二手刹;135-安全带;14-车轮组件;141-主动轮;142-导向轮;143-手推圈;16-水杯托架;17-置物板;18-输液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轮椅,包括车架本体12、用于支撑所述车架本体12的车轮组件14和水杯托架16。

参考图2所示,车架本体12包括座架121和靠背122,靠背122的一端与座架121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这样靠背122就可以调节角度,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节靠背122的角度。靠背122能够转动到与座架121处于同一平面的位置,这样使用者就能够平躺在轮椅上休息。

靠背122的远离座架121的一端可以设有头托123,头托123与靠背122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在使用时,头托123能够拖住使用者的头部,头托123可以使用海绵制成,这样能让使用者的头部靠在头托123上时感到更舒适。

座架121上可以放置坐垫,坐垫可以使用海绵制成,这样能够让使用者坐在上面感到更舒适。

再参考图1,车轮组件14包括两个主动轮141和两个导向轮142。

两个主动轮141设置在车架本体12的两侧,两个主动轮141通过转轴固定,主动轮141与转轴转动连接,优选地,主动轮141通过轴承转动支撑于转轴,轴承在转动时,阻力较小,动力损失也较小,噪音低。当然,主动轮141也可以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通过轴承转动支撑于车架本体12。

两个导向轮142安装在车架本体12的前端,两个导向轮142的位置相对于主动轮141远离靠背122,导向轮142不仅能够绕导向轮142的轴线转动,而且能够做水平360°旋转。导向轮142主要在轮椅行走过程中起导向的作用。

主动轮141的外侧设有手推圈143,此处所说的主动轮141的外侧是指在轴向方向上主动轮141的远离车架本体12的一侧,手推圈143用于驱动主动轮141转动,当使用者坐在轮椅上的时候,没有其他人推动轮椅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转动轮椅两侧的手推圈143以驱动轮椅行走;手推圈143的直径小于主动轮141的直径。当主动轮141与转轴转动连接时,手推圈143与主动轮141固定连接,这样在手推圈143上施加外力的时候才能带动主动轮141转动;当主动轮141与转轴固定连接时,手推圈143可以与转动固定连接,也可以与主动轮141固定连接。

手推圈143的外部可以包覆橡胶层,这样不仅使得使用者在用手转动手推圈143时感到更舒适,还起到保护手的作用。

车架本体12的两侧还设有扶手124,扶手124方便使用者搭扶或放置手臂,扶手124上可以设置软垫,当手臂搭扶在扶手124上时,会让使用者感到更舒适。本实施例中,两个扶手124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主动轮141之间的距离。

在轮椅行走过程中,为了防止使用者坐在轮椅上时,使用者的衣服卷到主动轮141里造成事故,可以在扶手124处设置护裙板125,护裙板125能够把两个扶手124之间的区域与主动轮141隔离开来,这样就不会发生衣服卷到主动轮141里的情况。

其中一个扶手124上设有水杯托架16,水杯托架16主要用于放置水杯。水杯托架16位于扶手124的远离靠背122的一端,水杯托架16与扶手124可拆卸的连接,这样才方便拆装,当水杯托架16损坏时,也方便更换维护。当然,也可以在两个扶手124上都安装水杯托架16。

水杯托架16设置在扶手124的外侧,这样就不会影响使用者搭扶扶手124。

当使用者坐着轮椅在户外活动时,一般都会带着水杯,使用者可以将携带的水杯放置在水杯托架16里,当需要喝水时,方便拿取。

本实施例的轮椅还包括置物板17,置物板17为平板结构。通过设置置物板17,便于放置碗筷、水杯或药品等,有助于使用者坐在轮椅上进行进餐、喝水吃药等,方便了用户使用。

轮椅的靠背122的外侧还设有储物袋126(参考图2所示),储物袋126可用来放置物品,比如置物板17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把置物板17放置在储物袋126内,还可以把药品、水杯等也放置在储物袋126内,储物袋126内可以设置多个隔层,然后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放置。

结合图3所示,扶手124为中空结构且其上设置有多个插孔1241。扶手124中设置有一个插接件127。由于扶手124为中空结构,因此,插接件127能在扶手124中前后移动且能在扶手124内转动。插接件127上设置有与其中—个插孔1241卡扣配合的弹性卡接头128。

其中一个插接件127的前端与置物板17的一端相连。置物板17的另一端可以放置在另一个插接件127上。这样,通过沿着扶手124前后移动插接件127,就能够调节置物板17与使用者的身体的距离,使得使用者能更舒适地进食、喝水等。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通过插孔1241与弹性卡接头128的卡扣配合,可以实现置物板17的固定。同时,通过在扶手124内转动插接件127,能够转动置物板17,从而便于将置物板17从使用者的身前移走,便于用户上下轮椅。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可以在置物板17的另一端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另一个插接件127相卡扣的卡槽。这样,便于置物板17的另一端与另—个插接件127稳固地连接,从而有助于保持置物板17的稳定性。

优选地,其中一个插接件127的前端通过螺钉与置物板17的一端相连。这样,使得置物板17与一个插接件127固定地连接在一起,便于置物板17跟随着一个插接件127前后移动和转动。

靠背122的一侧设有输液架18,输液架18可伸缩(参考图4所示),使用时,输液架18处于拉伸状态,不使用时,可以把输液架18收缩起来。输液架18的设置方便了一些病人坐着轮椅在户外活动时,也可以进行输液。

车架本体12还设有脚踏板129,脚踏板129通过脚踏板支撑件130与车架本体12连接,脚踏板129与导向轮142相邻。

脚踏板支撑件130可伸缩,这样就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其长度。脚踏板支撑件130的一端与车架本体12可转动的连接,脚踏板支撑件130相对车架本体12的转动轴线方向与主动轮141的轴向方向相同。使用者坐在轮椅上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脚踏板支撑件130到合适的角度并锁紧,使得使用者腿部搭在脚踏板129上时感到更加舒适。

脚踏板129与脚踏板支撑件130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脚踏板129相对于脚踏板支撑件130的转动轴线方向与主动轮141的轴向方向相同。使用者坐在轮椅上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脚踏板129到合适的角度并锁紧,使得使用者脚底板搭在脚踏板129上时感到更加舒适。

脚踏板支撑件130上还可以设置腿托131,腿托131与脚踏板支撑件130可转动的连接,而且腿托131在脚踏板支撑件130的轴线方向上还能够滑动。腿托131相对于脚踏板支撑件130的转动轴线方向与脚踏板支撑件130的轴线方向相同。腿托131主要用于托住使用者的腿部,当使用者坐在轮椅上,并把脚搭在脚踏板129上时,腿托131托住腿部,使得使用者感到更加舒适。当然,为了更好的保护使用者的腿部,可以在腿托131的外侧包裹一层海绵层。

靠背122的远离座架121的一端设有两个推把手132,推把手132朝向轮椅的后方,这样方便其他人推着轮椅行走,推把手132上可以套设保护套。

推把手132处可以设置第一手刹133,第一手刹133主要用于对主动轮141进行制动,第一手刹133方便推轮椅的人控制轮椅的行走和停止。

当然,扶手124的外侧可以设置第二手刹134,第二手刹134也用于对主动轮141进行制动,第二手刹134方便坐在轮椅上的人控制轮椅的行走和停止。

车架本体12上还可以安装电动机和电源,电动机能够驱动主动轮141转动,电源给电动机提供电力。这样轮椅就能够自动行走,不需要人推动,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

轮椅上还可以设置安全带135,使用者坐在轮椅上时,可以系上安全带135,这样在轮椅下坡时,可以避免轮椅上的人前倾摔出轮椅。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医疗辅助装置,包括了轮椅及其他医疗辅助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轮椅可以采用实施例一中的轮椅,该轮椅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做详细描述。当然轮椅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该医疗辅助设备,使用方便,能够大大提高护理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