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6257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CT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CT领域,涉及一种CT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CT检查是现代比较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的一种,主要是针对扫描人体大脑的情况。正常状态下病人躺在CT仪的检查台上进行检查,检查时若是病人头部晃动,则会导致检查结果影像出现幻影,大大降低了影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CT定位装置,该CT定位装置能够防止病人头部乱动,调节优化,解决了目前检查台没有专门的头部固定装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CT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呈长方形板状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竖立设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所述底板上方连有呈匚形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两端端部均固连有水平设置的外壁具有螺纹的螺纹柱一,所述螺纹柱一位于所述定位板的外部,所述螺纹柱一的一端固连在所述调节架的端部上,所述螺纹柱一上螺纹连接有呈圆筒形内壁具有螺纹的调节筒一,旋转所述调节筒一后,所述调节筒一端部能够推动所述定位板外侧使所述定位板向所述底板中部处运动。

上述的一种CT定位装置中,所述底板的前侧固连有颈托组件,所述颈托组件包括呈长方形板状的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固连在所述底板前侧上,所述基板的上方具有呈弧形的颈托板,所述颈托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具有竖立设置的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下端固连在所述基板上端面上,所述伸缩管的上端固连在所述颈托板底部,所述伸缩管的两侧具有呈圆柱形的外壁具有螺纹的螺纹柱二,所述螺纹柱二的下端固连在所述基板的上端面上,所述螺纹柱二上螺纹连接有呈圆筒形内壁具有螺纹的调节筒二,旋转所述调节筒二后,所述调节筒二端部能够推动所述颈托板向上运动。

上述的一种CT定位装置中,所述伸缩管包括均呈管状的固管和移管,所述固管的下端固连在所述基板的上端面上,所述固管的上端端部内壁上固连有呈圆环形的挡沿一,所述移管的下端端部外壁上固连有呈圆环形的挡沿二,所述挡沿二位于所述固管内,所述移管的上端端部固连在所述颈托板的底部上。

上述的一种CT定位装置中,所述颈托板的内壁上固连有与所述颈托板形状匹配的橡胶垫一。

上述的一种CT定位装置中,所述颈托板两侧具有呈长方形块状的顶块,所述调节筒二的上端抵靠在所述顶块的底部。

上述的一种CT定位装置中,所述底板的两侧开设有呈长方形的滑接槽,所述滑接槽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卡槽,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具有凸出的滑接部,所述滑接部的两侧具有呈长方形的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卡槽内。

上述的一种CT定位装置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呈长方形的置放槽,所述置放槽内放置有呈长方形的橡胶垫二。

上述的一种CT定位装置中,所述定位板的内侧上固连有呈长方形的橡胶垫三。

上述的一种CT定位装置中,所述调节架上固连有若干个呈块状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一侧固连在所述调节架上,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固连在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CT定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CT定位装置能够防止病人头部乱动,调节优化。

2、本CT定位装置中的颈托组件能够实现对颈部有病患的病人提供颈部的固定作用,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CT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CT定位装置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CT定位装置中颈托组件除去基板后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1、底板;1a、滑接槽;1a1、卡槽;1b、置放槽;2、定位板;2a、滑接部;2a1、卡块;3、调节架;4、螺纹柱一;5、调节筒一;6、基板;7、颈托板;8、伸缩管;8a、固管;8a1、挡沿一;8b、移管;8b1、挡沿二;9、螺纹柱二;10、调节筒二;11、橡胶垫一;12、顶块;13、橡胶垫二;14、橡胶垫三;15、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CT定位装置包括呈长方形板状的底板1,底板1的两侧沿底板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竖立设置的定位板2,定位板2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底板1两侧,底板1上方连有呈匚形的调节架3,调节架3的两端端部均固连有水平设置的外壁具有螺纹的螺纹柱一4,螺纹柱一4位于定位板2的外部,螺纹柱一4的一端固连在调节架3的端部上,螺纹柱一4上螺纹连接有呈圆筒形内壁具有螺纹的调节筒一5,旋转调节筒一5后,调节筒一5端部能够推动定位板2外侧使定位板2向底板1中部处运动。本定位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装置中所有部件均为非金属材料制成,除了橡胶制品优选塑料材质。底板1通过塑料螺钉固定在检查台上,病人头部放置在底板1上,根据病人头部的宽度,调节调节架3两侧的调节筒一5,使调节筒一5推动定位板2向头部运动至合适的部位使定位板2的内壁贴合病人的头部两侧,使病人的头部转动受到一定的阻力,起到定位限制的作用。通过双端螺纹推挤的方式实现定位板2的调节工作,调节方便且可控性强。

底板1的前侧固连有颈托组件,颈托组件包括呈长方形板状的基板6,基板6的一侧固连在底板1前侧上,基板6的上方具有呈弧形的颈托板7,颈托板7与基板6之间具有竖立设置的伸缩管8,伸缩管8的下端固连在基板6上端面上,伸缩管8的上端固连在颈托板7底部,伸缩管8的两侧具有呈圆柱形的外壁具有螺纹的螺纹柱二9,螺纹柱二9的下端固连在基板6的上端面上,螺纹柱二9上螺纹连接有呈圆筒形内壁具有螺纹的调节筒二10,旋转调节筒二10后,调节筒二10端部能够推动颈托板7向上运动。颈托组件能够实现对颈部有病患的病人提供颈部的固定作用,病人的颈部放置在颈托板7上,通过旋转调节筒二10实现颈托板7的向上运动。

伸缩管8包括均呈管状的固管8a和移管8b,固管8a的下端固连在基板6的上端面上,固管8a的上端端部内壁上固连有呈圆环形的挡沿一8a1,移管8b的下端端部外壁上固连有呈圆环形的挡沿二8b1,挡沿二8b1位于固管8a内,移管8b的上端端部固连在颈托板7的底部上。通过固管8a和移管8b实现伸缩管8的伸缩结构。颈托板7的内壁上固连有与颈托板7形状匹配的橡胶垫一11。橡胶垫使颈部舒适感感强,对颈部起到保护作用。颈托板7两侧具有呈长方形块状的顶块12,调节筒二10的上端抵靠在顶块12的底部。旋转调节筒二10,调节筒二10的上端作用顶块12的底部实现颈托板7的向上运动。底板1的两侧开设有呈长方形的滑接槽1a,滑接槽1a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卡槽1a1,定位板2的底部具有凸出的滑接部2a,滑接部2a的两侧具有呈长方形的卡块2a1,卡块2a1位于卡槽1a1内。通过滑接槽1a和滑接部2a实现定位板2和底板1的滑动连接。

底板1上开设有呈长方形的置放槽1b,置放槽1b内放置有呈长方形的橡胶垫二13。病人的头部置放在橡胶垫二13上。定位板2的内侧上固连有呈长方形的橡胶垫三14。橡胶垫三14贴合病人头部两侧,增加了病人头部转动的摩擦力,进一步起到限制作用。调节架3上固连有若干个呈块状的连接块15,连接块15的上端一侧固连在调节架3上,连接块15的下端固连在底板1的上端面上。通过连接块15实现调节架3的固定。

本CT定位装置能够防止病人头部乱动,调节优化。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