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导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1679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主导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主导尿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用介入导管己广泛应用,且范围日渐扩大,大大提高了医疗水平。导尿管作为种介入导管,使用相当普遍,大约的住院病人需要留置导尿管,普通的导尿管需要每日尿道插入4-8次(每月>120次),因此仅对于能够自我插入的患者适用。由于普通导尿管可能导致尿道创伤,普通导尿管无法适用于视力或认知能力有限制的患者。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是由于不愿反复触摸他们的生殖器部位,而对植入导尿管有反感,这些因素通常导致心理问题,并导致患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的自我形象。更为严重的是导尿管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随之而来的是留置导尿管所引发的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这种感染约占医院内感染的40%,其发生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医源性感染,在院内死亡的原因中居第五位。国内报道,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5%,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且75%-80%与使用导尿管有关。美国报道,占医院感染首位,高达40%。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一旦发生,势必导致医疗成本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此外,还是住院患者菌血症的最大来源,常导致额外应用抗菌药物。据统计年平均消耗4.5-5.7亿美元治疗费导致平均住院时间延长1-2天,如果感染导致复杂的菌血症,更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4-4.5天。这种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且还消耗了额外的卫生资源。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导尿管能够抑制或弱化机体的正常防御机制,导致细菌化物膜的形成。为此,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赋予导尿管持久、优良的抗菌性能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对病人救治成功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主导尿装置与方法。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主导尿装置,包括尿道泵、助推装置和手持激活器,所述尿道泵包括泵体,泵体的前端设有防脱瓣,泵体内设有密封阀、密封磁铁、引流叶片和磁感旋转体,所述磁感旋转体设置在引流叶片内,密封阀内设置有密封磁铁;所述助推装置包括手持端和助推杆;所述手持激活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控制开关和指示灯,在壳体的内部设有控制线路板、电池、旋转电机和尿道泵激活体,所述控制线路板、电池、旋转电机和尿道泵激活体通过线路依次连接;所述助推装置前端置于尿道泵的尾端,尿道泵整体插入女性尿道,通过助推杆将防脱瓣张开,手持激活器靠近尿道,尿道泵感应到手持激活器的开启信号时,磁感旋转体开始旋转,同时密封阀向上抬起,通过引流叶片及膀胱压力的作用使尿液从尿道泵的出尿口快速排出体外;当尿道泵感应到手持激活器的关闭信号时,磁感旋转体停止旋转,密封阀向下关闭,停止排尿。

所述泵体为塑料材质制成,防脱瓣采用医用级硅胶材料制成;防脱瓣与泵体通过连接管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患者每天导尿或者使用尿液引流袋,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自主性,减少了与重复插入相关的尿道或膀胱受伤的可能性,解决了频繁使用导尿管给患者带来的极度不适以及普通导尿管产生的大面积感染,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尿道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尿道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持激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尿道泵进入尿道防脱瓣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I尿道泵、II助推装置、III手持激活器、1泵体、2密封阀、3密封磁铁、4引流叶片、5磁感旋转体、6防脱瓣、7出尿口、8手持端、9助推杆、10壳体、11控制开关、12控制线路板、13指示灯、14电池、15旋转电机、16尿道泵激活体、17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尿道泵I、助推装置II和手持激活器III。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尿道泵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尿道泵I包括泵体1,泵体1的前端设有防脱瓣6,泵体1内设有密封阀2、密封磁铁3、引流叶片4和磁感旋转体5。

所述磁感旋转体5设置在引流叶片4内。

所述密封阀2内设置有密封磁铁3。

安装在引流叶片4内部的磁感旋转体5旋转产生排尿功能,引流叶片4 旋转时,通过装在密封阀2内的密封磁铁3的运动,实现尿道泵密封阀2排尿或者闭尿。

所述密封磁铁3可防止在膀胱压力作用下尿液外流。

所述泵体1为塑料材质制成,防脱瓣6采用医用级硅胶材料制成;防脱瓣6与泵体1通过连接管17连接;尿道泵I进入尿道时,防脱瓣6的状态如图4所示。

防脱瓣6上方的尖头增加与膀胱的接触,防止脱落。

所述助推装置II包括手持端8和助推杆9。

所述助推装置II前端置于尿道泵I的尾端,尿道泵I整体插入女性尿道,通过助推杆9将防脱瓣6张开。

为了操作医生更方便的将尿道泵I放入尿道,并在适当的位置打开防脱瓣 6,使用助推杆9在将尿道泵I放入适当位置时,用力推动助推杆9后端手柄,手柄会连同尿道泵I、连接管17一起向前运动,从而打开防脱瓣6。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持激活器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手持激活器III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顶部设有控制开关11和指示灯13,在壳体10的内部设有控制线路板12、电池14、旋转电机15、尿道泵激活体16。

按下手持激活器III的开关,通过控制线路板12的控制使固定在旋转电机15上的尿道泵激活体16旋转,尿道泵激活体16旋转产生一个旋转磁极,手持激活器III中的旋转磁极与尿道泵I中的磁感旋转体内5的磁铁产生磁极相斥相吸作用,实现磁感旋转体内5无源旋转、并带动尿道泵I中的引流叶片4旋转。

这样,手持激活器III不需接触、只需靠近尿道,尿道泵I即可通过磁感感应到手持激活器III的开启信号时,磁感旋转体5开始旋转,旋转磁感体5 与密封阀2内的磁铁会产生转速差,从而产生磁极相斥,从而达到磁极交替旋转驱动尿道泵内的磁感旋转,同时密封阀2向上抬起,通过引流叶片4及膀胱压力的作用使尿液从尿道泵I的出尿口7快速排出体外;当尿道泵I感应到手持激活器III的关闭信号时,磁感旋转体5停止旋转,密封阀2向下关闭,停止排尿。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一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自主导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助推装置II前端置于尿道泵I的尾端;

2)尿道泵I整体插入女性尿道,通过助推杆9将防脱瓣6张开;

3)分离助推杆,使尿道泵放置在尿道中;

4)手持激活器III靠近尿道,打开手持激活器III的控制开关11,尿道泵I感应到手持激活器III的开启信号时,磁感旋转体5开始旋转,同时密封阀2向上抬起,通过引流叶片4及膀胱压力的作用使尿液从尿道泵I的出尿口7快速排出体外;

5)关闭手持激活器III的控制开关11,当尿道泵I感应到手持激活器 III的关闭信号时,磁感旋转体5停止旋转,密封阀2向下关闭,停止排尿。

本实用新型的几点说明:

将尿吸入空的膀胱,并在不想排尿时阻止尿流出。

医师根据尺寸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尺寸,并实施最初的器械插入。

经过培训之后,器械的插入及移除可由患者或照看者进行,每个插入元件可使用29天,当尿道泵I在尿道放置29天后,由医生直接拔出即可。

患者使用该器械后有98%的人其排空后残余尿量大大减少。

由导尿管插入产生的无症状菌尿、尿路感染、膀胱炎症、生殖器和泌尿(生殖器)疼痛、血尿、漏尿、尿频、紧迫感、膀胱痉挛及外阴、阴道和尿道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使用该装置的女性患者可以正常排尿,不用每天导尿或者使用尿液引流袋,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自主性。减少了与重复插入相关的尿道或膀胱受伤的可能性。解决了频繁使用导尿管给患者带来的极度不适以及普通导尿管产生的大面积感染,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感染率极低。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患者每天导尿或者使用尿液引流袋,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自主性,减少了与重复插入相关的尿道或膀胱受伤的可能性,解决了频繁使用导尿管给患者带来的极度不适以及普通导尿管产生的大面积感染,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尿道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