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8476发布日期:2018-08-07 22:0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



背景技术: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检查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参阅图1,图1是现有磁共振设备示意图。磁共振设备包括磁体部分和扫描床,磁体部分又包括主磁体和射频线圈(以下称线圈)等。磁共振检查时,患者躺卧于扫描床上,将线圈放置在患者待扫描部位,医生或操作者通过工作台上的控件控制扫描床进入主磁体的孔道内,开始执行扫描计划。磁共振检查通常时间较长,从十几到几十分钟。

线圈是用于向人体辐射出指定频率和一定功率的射频电磁波,用以激励器原子核的共振的。这种线圈应和主磁场相互垂直,并且尽可能在人体形成较均匀地射频场,并使它尽量接近人体以使发射和接收过程具有较高的效率。对于线圈放置而言,目前常见的,是直接将线圈放置在患者待检查部位,并将泡沫塑料等辅助材料垫在患者身体两侧,以固定该线圈。参阅图2,图2是利用现有磁共振设备扫描床对特殊病人进行检查的示意图。

对于某些特殊病人,例如孕妇等,躺卧在床板100上时局部(例如腹部)隆起且不能压迫,可能需要垫多个泡沫300。如前所述,磁共振检查时间较长,从十几到几十分钟,多个累积的泡沫塑料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发生错位或滑落,从而使线圈200压迫在孕妇腹部,带来一定的危险。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给磁共振线圈提供稳固支撑力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现有扫描床不能给磁共振线圈提供稳固支撑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包括床板以及线圈支撑装置;所述线圈支撑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布置于所述扫描床两侧的底座、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高度可调的升降部;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床板。

可选地,所述床板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升降部包括U形槽、以及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可调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为中空柱体。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两个基座、以及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基座之间且可拆卸的引导杆。

可选地,所述U形槽的底部具有用于穿过所述引导杆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支撑片上具有至少两个调位栓,所述U形槽的侧壁和所述支撑片上具有多组定位通孔,每个所述调位栓分别对应一组定位通孔,所述调位栓穿过所述定位通孔,以使所述U形槽和所述支撑片之间、或者所述支撑片和相邻支撑片之间相对固定。

可选地,所述调位栓为圆柱状,所述定位通孔呈F形。

可选地,所述线圈支撑装置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固定于所述升降部的支撑片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在床板两侧对称设置了线圈支撑装置,为磁共振线圈提供了稳固的支撑;线圈支撑装置的底座具有引导杆,使得用于支撑线圈的托架能够沿着床板纵向移动,水平方向调节更灵活;线圈支撑装置的升降部具有多个支撑片,每个支撑片又具有包括多个档位的定位通孔,使得升降部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广,垂直方向调节更灵活;升降部的支撑片为中空柱体,使得线圈支撑装置结构更稳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提高了特殊病人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时的安全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磁共振设备示意图。

图2是利用现有磁共振设备扫描床对特殊病人进行检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升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支撑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该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包括床板100以及线圈支撑装置。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的示意图。

线圈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0和升降部20。由于磁共振检查室严禁金属物进入,因此,线圈支撑装置的所有部件或组件均使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在一个更佳的实施例中,线圈支撑装置还可以包括一托架30,托架30 固定在升降部20上,用于放置线圈。托架30可以是长度大于或等于30厘米,宽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高度大于或等于0.5厘米的长方体,托架30 的两端或靠近床板100外侧的一边可以向上卷起。托架30上表面还可以分布有多个点状或线状凸起,以给线圈提供更大的摩擦力,使线圈放置稳定。

线圈支撑装置对称地设置于床板100的两侧。具体而言,线圈支撑装置包括两组底座10,分别固定在床板100的两侧。在每组底座10上,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高度可调的升降部20。

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底座10与床板100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床板100固定,例如经由多个固定栓和插接槽卡接的方式将底座10固定在床板100上。本实施例中,底座10包括至少两个基座11A、11B,还包括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基座11A、11B之间且可拆卸的引导杆12。引导杆12可以是圆柱或棱柱,用于与升降部20的通孔(以下详细描述)匹配以对升降部20提供支撑。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升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支撑片示意图。升降部20包括U形槽22、以及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可调的支撑片21A、21B。所述支撑片21A、21B为柱体,且可以为实心,也可以为空心。优选地,所述支撑片21A、21B为中空柱体,这样,升降部20可以更为轻便,方便医生或操作者调节高度。

U形槽22的底部具有用于穿过所述引导杆的通孔221。结合前述,底座10包括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基座11A、11B之间且可拆卸的引导杆12。U 形槽22底部的通孔221与引导杆12的形状、大小、数量匹配,引导杆12 穿过通孔221后固定在底座10的基座11A、11B上,至此,升降部20即可通过底座10固定连接于床板100。在另一实施例中,U形槽底部也可以设计成M型,此时,直接将U形槽放置于引导杆12上即可。

继续参考图4和图5,升降部20的支撑片21A、21B上具有至少两个调位栓23。U形槽22的侧壁和所述支撑片21A、21B上具有多组定位通孔 24。每个所述调位栓23分别对应一组定位通孔24,所述调位栓23穿过所述定位通孔24,以使所述U形槽22和所述支撑片21A、21B之间、或者所述支撑片21A和相邻支撑片21B之间相对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位栓23为圆柱状,所述定位通孔24呈F形,定位通孔24能够为调位栓23提供多个可选位置,使得升降部20可以具有更多可选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病人。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的使用方法。

当一般病人进行常规检查时,线圈支撑装置的升降部和支架可以不安装,床板两侧仅有固定于其上的底座。当特殊病人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例如对孕妇的肝脏、子宫、十二指肠、膀胱等部位进行磁共振检查时,首先请病人躺卧于床板上。接着,取升降部,并将底座的引导杆穿过升降部U 形槽底部的通孔,将引导杆固定在基座上。继而,调节升降部支撑片上的定位栓,使定位栓卡入相应的定位通孔,当位于最上一个支撑片上的托架的表面与病人待扫描部位大致水平对其时,托架的表面对齐孕妇的腹部,将线圈放置在托架上。最后,通过工作台上的控件控制扫描床进入主磁体的孔道内,开始执行扫描计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在床板两侧对称设置了线圈支撑装置,为磁共振线圈提供了稳固的支撑;线圈支撑装置的底座具有引导杆,使得用于支撑线圈的托架能够沿着床板纵向移动,水平方向调节更灵活;线圈支撑装置的升降部具有多个支撑片,每个支撑片又具有包括多个档位的定位通孔,使得升降部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广,垂直方向调节更灵活;升降部的支撑片为中空柱体,使得线圈支撑装置结构更稳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提高了特殊病人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时的安全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