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管固定敷贴。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使用的敷贴对于导管的固定仅仅是一次固定,为了使导管固定更加牢固,还需要再另外增加胶布进行固定,使用不方便。
目前使用的带敷料的敷贴固定导管时会有一段导管是在敷料的下面,不利于观察,比如说动静脉导管的回血情况;并且敷料贴没有预留较长的防过敏胶带固定翼胶带,这样在肢体上固定的时候还需要用医用胶布进行环形固定,很多患者对胶布产生过敏,而且也不美观。
目前有些导管的固定还需要在患者身上进行缝皮固定,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导管固定不牢导致的脱管给患者增加再次置管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还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在穿刺口上一般采用的透明敷贴是不透气的,容易造成穿刺口红肿,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PICC和CVC都有延长管,延长管固定不牢容易发生导管移位和意外脱管,这个设计能牢牢固定导管的固定翼及延长管,减少导管移位,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几率,降低意外脱管发生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导管固定敷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导管固定敷贴,包括敷贴本体,在所述的敷贴本体一侧延伸设有固定翼,在所述的固定翼末端设有可用于固定导管的柔性体;在所述的敷贴本体的中部设有一个可视窗口,在可视窗口上覆盖有具备吸附渗液作用的垫片,在垫片上设有开口作为穿刺口,所述的开口可部分展开使可视窗口产生一个观察通道。
采用这样的结构医护人员可将可视窗口对准穿刺口后对敷贴本体进行固定,再通过垫片上的开口进行穿刺,穿刺完成后只需通过柔性体对导管进行固定即可,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垫片可吸取外流的渗透液并保持穿刺口的干爽通风,避免产生红肿。
作为改进,所述的柔性体为胶条,所述的胶条中部与所述的固定翼连接,所述的胶条长度为12-15cm。
作为改进,所述的敷贴本体为层状结构,其依次由弹力尼龙布层、毛纺布吸附层、黏贴层叠加固定而成。
通过粘粘的方式使敷贴本体在患者体外进行快速的固定,减少医疗时间的同时可大大增加敷贴的稳固性,减少移位滑落的风险。
作为改进,所述的敷贴本体长度为12-15cm;宽度为7-10cm。
作为改进,所述的可视窗口的外周形状为圆形,其外周直径为2-3cm。
作为改进,所述的垫片的材质为纱布、棉布或毛纺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一体式的设计使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架空了穿刺口,可以减少刺激减少炎症发生。同时这块垫片可以吸收渗液和渗血,又渗液渗血时不需要再加盖纱布。延长管固定牢容易不发生导管移位和意外脱管,减少导管移位,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几率,降低意外脱管发生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固定敷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敷贴本体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导管固定敷贴,包括敷贴本体1,在所述的敷贴本体1一侧延伸设有固定翼2,在所述的固定翼2末端设有可用于固定导管的柔性体3;在所述的敷贴本体1的中部设有一个可视窗口4,在可视窗口4上覆盖有具备吸附渗液作用的垫片5,在垫片5上设有开口6作为穿刺口,所述的开口6可部分展开使可视窗口4产生一个观察通道。所述的柔性体3为胶条,所述的胶条中部与所述的固定翼2连接,所述的胶条长度为12cm。所述的敷贴本体1为层状结构,其依次由弹力尼龙布层7、毛纺布吸附层8、黏贴层9叠加固定而成。所述的敷贴本体1长度为12cm;宽度为7cm。所述的可视窗口4的外周形状为圆形,其外周直径为2cm。所述的垫片5的材质为纱布、棉布或毛纺布。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