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8594发布日期:2018-08-10 19:3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成像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该口腔内线圈在临床中用于颅内动脉管壁的磁共振成像检查。



背景技术:

医学磁共振成像系统(MRI)系统设备中,通常包括产生稳定基本磁场的超导磁体和产生梯度磁场的梯度线圈及各种射频装置(下文中称为射频线圈)。超导磁体与梯度线圈一般设计成围绕患者采集腔的同心布置的圆柱状,其永久地安装在磁共振扫描仪中,以产生梯度磁场。射频线圈用于传输和接收射频脉冲以便激发原子核以放射磁共振信号和/或用于采集所诱发的磁共振信号,在这些磁共振信号的基础上产生磁共振图像。射频线圈分为接收线圈和/或发射线圈,射频线圈的敏感容积越小,则信噪比越高,线圈与人体检查部位的距离越近,则信号越高,信噪比越高。为了提高磁共振成像(MRI)中的信噪比,如今许多MRI系统使用局部线圈,局部线圈被放在靠近将被成像的区域处,作为接收天线。针对身体许多部位结构及检查目的有许多专用的局部线圈,例如,头部线圈、肩部线圈、腕部线圈等。这些常规的体表线圈容积大,成像范围广,但同时也极大限制了其在局部器官或结构上进行成像的精确度。

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我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也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病之一,临床预后不一,其症状主要取决于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目前临床上迫切地需要能准确反映管腔狭窄部位和严重程度、斑块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斑块性质的完整清晰的MRI图像,以便及时制定诊疗方案。根据国内的现有技术,如今已有专门的头部线圈和头颈联合线圈。对于颅内动脉的检查,为了使线圈能尽可能地靠近被成像的检体,目前多采用笼式结构的线圈,且线圈孔径尽可能小。这就要求检查时患者必须将其头颈部或头部移动到线圈中央,然后再将狭小的线圈扣到患者头部,两边用棉织物固定。这让患者感到不适,对于幽闭恐惧患者可能导致检查失败,因此,这在实际工作流程中是一个颇费时间的步骤,而且由于不适感造成患者躁动时,成像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是目前头部线圈设计的主要不足之处。同时,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时候需要了解颅内动脉管壁的情况,这时,更需要合适的线圈提高扫描图像的质量。

因此,对于颅内动脉的成像,目前尚缺少能够容易、快捷地放置在患者体内,令患者感到舒适,同时能够保证成像的完整与清晰的局部线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该口腔内线圈能够容易、快捷地放置在患者体内,令患者感到舒适,特别适用于临床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保证成像的完整与清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包括手柄、柔性壳体、接收线圈单元以及用于传输已接收的磁共振信号和/或数据的传输装置,所述手柄包括握持端和连接件,所述握持端为医生进行操作和摆位的手持部分,所述手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柔性壳体连接,所述接收线圈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柔性壳体上,所述接收线圈单元包括至少三组接收线圈,所述传输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线圈连接,所述传输装置的另一端与外部接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接收线圈由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接收线圈单元上的多个接收线圈组成。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接收线圈由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所述接收线圈单元上的两个或四个接收线圈组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线圈之间设置有低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在接收线圈间设置超低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可在接收线圈之间达到非常好的隔离度,有助于提高并行成像质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线圈为环形线圈或鞍形线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线圈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柔性壳体的背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壳体采用符合口腔部人体工程学的三维曲面结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壳体呈勺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为中空设计,所述传输装置被设置在所述手柄的空腔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线圈单元的四周被所述柔性壳体包绕,使得所述接收线圈单元与头部血管的贴合度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所述柔性壳体和所述接收线圈单元采用一体式设计,具有符合口腔部人体工程学且与口咽部弹性组织的解剖结构相吻合的三维曲面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柔性壳体上的所述接收线圈单元连接。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口腔内线圈是经口咽对头部血管尤其是椎基底动脉进行成像,采用独特的口腔部人体工程学三维曲面设计,能够容易、快捷地放置在患者口腔内,令患者感到舒适,提高了检查的高效性,能够直接、清楚的观察头部血管结构,特别适用于临床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保证成像的完整与清晰。

2、本实用新型的口腔内线圈,采用多组并排对称放置的微小接收线圈,并在接收线圈间设置超低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可在接收线圈间达到非常好的隔离度,提高了并行成像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口腔内线圈能够单独采集头部血管的血流和管壁信号以局部成像。

4、本实用新型的口腔内线圈为一体式设计,具有符合口腔部人体工程学且与口咽部弹性组织的解剖结构非常吻合的三维曲面结构,不易发生移位,因此无需固定装置且患者不适感少。

5、本实用新型的口腔内线圈的所述接收线圈单元的四周被所述柔性壳体包绕,在使用时,使所述的接收线圈与头部血管的贴合度好且对喉部刺激小,成像质量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临床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口腔内线圈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口腔内线圈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口腔内线圈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口腔内线圈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包括手柄1、柔性壳体2、接收线圈单元3以及用于传输已接收的磁共振信号和/或数据的传输装置4,所述手柄1包括握持端1a和连接件1b,所述握持端1a为医生进行操作和摆位的手持部分,所述手柄1通过连接件1b与所述柔性壳体2连接,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被设置在所述柔性壳体2上,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包括至少三组接收线圈,所述传输装置4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线圈连接,所述传输装置4的另一端与外部接收装置连接,将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已接收的磁共振信号和/或数据传输至所述外部接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口腔内线圈是经口咽对头部血管尤其是椎基底动脉进行成像,提高了检查的高效性,能够直接、清楚的观察头部血管结构,特别适用于临床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保证成像的完整与清晰。

在所述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中,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包括四组接收线圈,每组接收线圈由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上的两个接收线圈组成。所述接收线圈为环形。本申请采用多组并排对称放置的微小接收线圈,并在所述接收线圈之间设置超低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可在接收线圈间达到非常好的隔离度,实现了多通道同时采集以便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包括四组接收线圈,所述四组接收线圈30,31,32,33由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上的八个环形线圈(30a,30b,31a,31b,32a,32b,33a,33b)组成,分别被设置在柔性壳体2的背侧,在使用时,所述接收线圈紧贴患者的上腭,便于单独采集头部血管的血流和管壁信号以局部成像。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和钛合金以及贵金属等;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也可由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生物玻璃等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壳体2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三维曲面结构,该结构设计符合口腔部人体工程学且与口咽部弹性组织的解剖结构非常吻合。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柔性壳体2呈勺状。所述柔性壳体2优选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聚乙烯、尼龙、聚氨酯、硅胶、橡胶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的接收线圈单元3的四周被所述柔性壳体2包绕,在使用时,使所述的接收线圈单元3与头部血管的贴合度好且对喉部刺激小,成像质量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手柄1、柔性壳体2和接收线圈单元3采用一体式设计,具有符合口腔部人体工程学且与口咽部弹性组织的解剖结构非常吻合的三维曲面结构,以便摆位,不易发生移位,因此无需固定装置且患者不适感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手柄1为中空设计,所述传输装置4被设置在所述手柄1的空腔内,便于传输装置4与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相连。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装置4为导线,所述握持端1a和连接件1b均为中空设计,所述导线被设置在中空腔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根据不同的图形采集需求,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包括六组接收线圈34,35,36,37,38,39或8组接收线圈,每组接收线圈由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上的四个接收线圈(34a,34b,34c,34d/35a,35b,35c,35d/36a,36b,36c,36d/37a,37b,37c,37d/38a,38b,38c,38d/39a,39b,39c,39d)组成,所述的接收线圈也可以为鞍形。

如图5所示,所述手柄1通过所述连接件与设置在所述柔性壳体2上的所述接收线圈单元3的近端连接,所述近端是指接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

如图1-5所示,通过上述接收线圈的布置,可以实现临床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信号采集以并行成像,即可选择完整成像,也可单独采集头部血管的血流和管壁信号以局部成像。

射频线圈的作用主要是射频磁场的激发和接收,因此提高接收线圈的转换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讲,较小的线圈和更靠近成像物体会得到较高的转换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口腔内线圈满足了上述要求,采用了多组并排对称放置的微小接收线圈,并能够被设置在患者体内,体型小巧,符合口腔部人体工程学的三维曲面设计与头部血管的贴合度好,具有较好的均匀性以及较高的转换效率,成像质量较佳。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