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脑引流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可限定量的脑积液外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颅脑受到外部伤害或内部病变时,颅内组织渗液或渗血容易形成脑积液,致使颅内压升高,危及生命。对于脑积液的处理,当前临床上采用引流工具将积液排除,以降低颅内压。现在使用的颅脑引流工具,大多采用注射器和引流管构成,原因是这样的引流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取材也较为简单。通常是将注射器的活塞杆后拉然后固定,通过注射器内建立的负压环境来引流脑积液。
通过引流降低颅内压,需要定期护理观察,如积液量没有明显减少,还需要继续引流。另外,颅脑引流时,对引流的液体量有着较为严格的控制。当前的引流工具虽然使用简单,效果明显,但其也有着一些缺点:首先,利用注射器建立负压环境,将活塞杆固定在某个位置后,没有较为专用的固定工具,使得活塞杆的位置容易变动,影响负压环境;其次,对活塞杆固定后,由于注射器的质量参差不齐,活塞与针筒内壁之间可能会漏气,这样引流量就不准确;第三,多次引流时,需要反复更换注射器,十分不便,且多次引流量没有办法能很好地统一计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限定量的脑积液外引流装置,利用注射器建立负压环境,必并且可以维持负压环境,使引流计量更加准确,引流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限定量的脑积液外引流装置,包括透明的外壳筒,外壳筒的顶部可拆卸地装配有顶盖,外壳筒中设置有透明且带有刻度的集液筒,集液筒的顶部贯连有第一腔壳;所述的顶盖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管,顶盖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管连通的导流锥管,导流锥管的下端部连接有第二腔壳,第一腔壳、第二腔壳均为空心的半球面形结构,且第一腔壳、第二腔壳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第二腔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外壳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注射器的负压插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负压插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盖与外壳筒之间、第一腔壳和第二腔壳之间均为螺纹配合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锥管的下端部伸入到所述的第二腔壳内部,所述的通孔与外壳筒底面间的距离大于导流锥管的下端与外壳筒底面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侧板,侧板上分布有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两对间隔设置的卡台,其中,每一对卡台均平行设置;在所述的卡台的侧面上设置有支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筒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的外壳筒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板上,在底板上开设有底槽;所述的外壳筒的底部设置有与集液筒连接的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液筒中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的外壳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集成有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屏、报警器以及键盘;所述的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采用多个注射器,或者在负压环境不理想时再补充注射器,以维持引流要求的负压环境,从而使引流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精确的定量引流,引流的量不再受到单个注射器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能对注射器进行良好的活塞杆固定,保证注射器能发挥较好的引流功效,且采用可拆装的方式,使用过程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外壳筒,2—顶盖,3—边沿,4—导流锥管,5—第二腔壳,6—通孔,7—集液筒,8—刻度,9—第一腔壳,10—顶台,11—连接管,12—侧板,13—卡台,14—支杆,15—液位传感器,16—控制面板,17—负压插管,18—支架,19—底槽,20—排液管,21—底板,2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限定量的脑积液外引流装置,包括透明的外壳筒1,外壳筒1的顶部可拆卸地装配有顶盖2,外壳筒1中设置有透明且带有刻度8的集液筒7,集液筒7的顶部贯连有第一腔壳9;所述的顶盖2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管11,顶盖2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管11连通的导流锥管4,导流锥管4的下端部连接有第二腔壳5,第一腔壳9、第二腔壳5均为空心的半球面形结构,且第一腔壳9、第二腔壳5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第二腔壳5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的外壳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注射器的负压插管17。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包括一个透明、空心的圆柱形外壳筒1,外壳筒1顶部开口,开口上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装配有一个带有边沿3的顶盖2,当顶盖2拧紧在外壳筒1上以后,外壳筒1内部呈密闭状态。外壳筒1内有一个透明的集液筒7,用于收集引流液。集液筒7上有刻度8,可方便地观察到当前引流的量。当医护人员观察到当前集液筒7内的引流液的量达到引流要求时,即可停止当前引流过程。而在下一次引流时,仍然可以使用当前的引流装置,这样可以通过一个集液筒7来测量多次引流液的总量。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负压引流的原理是,如图1所示,集液筒7与导流锥管4连接,导流锥管4与连接管11连接,而连接管11则用于和引流管连接。在导流锥管4和集液筒7之间设置了一个由第一腔壳9、第二腔壳5构成的类球壳形结构,二者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可通过旋转相互分开或连接在一起。第二腔壳5上有通孔6,这样第二集液筒7、导流锥管4内部就和外壳筒1内部连通了起来。负压插管17用于连接负压装置,例如注射器。负压插管17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圈,在自然状态下,密封橡胶圈收缩,将负压插管17内部进行封堵。使用注射器时,当注射器前端插入到负压插管17内时,会将密封橡胶圈撑开,此时可利用注射器抽出外壳筒1内的气体。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不断地抽出外壳筒1和集液筒7内的气体,使集液筒7内呈负压环境,这样液体就能顺着引流管、连接管11、导流锥管4、第二腔壳5、第一腔壳9流入到集液筒7中。第一腔壳9、第二腔壳5球面结构的设计,使得液体不会留在其内壁上,也便于后续的消毒、清洁过程。在连接管11的周围设置有一圈橡胶材质的顶台10,用于保护连接管11。
如图1所示,在本方案中,导流锥管4的下端部伸入到所述的第二腔壳5内部,所述的通孔6与外壳筒1底面间的距离大于导流锥管4的下端与外壳筒1底面间的距离,即通孔6的位置较导流锥管4底部的位置高,这样通孔6就不会受到引流液的影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方案中,外壳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侧板12,侧板12上分布有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两对间隔设置的卡台13,其中,每一对卡台13均平行设置;在所述的卡台13的侧面上设置有支杆14。当外壳筒1内的气体已经较少时,将注射器端部插入到负压插管17中以后,向后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杆,然后将注射器末端的两个翼板分别卡在固定装置的两对卡台13中,这样就对注射器的主体部分进行了固定,然后再将支杆14支撑在注射器活塞杆端部的圆片上,这样就使得注射器始终保持活塞杆被拉开的状态;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注射器,能使集液筒7内始终保持负压状态。
如图1所示,外壳筒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21,所述的外壳筒1通过支架18固定在底板21上,在底板21上开设有底槽19;所述的外壳筒1的底部设置有与集液筒7连接的排液管20,排液管20上安装有阀门22。需要排除内部引流液体时,将收集盒等器皿放在底槽19中,然后打开阀门22排净集液筒7内液体,然后经冲洗、消毒,本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使本装置更加智能化,一种可以考虑的改进方式是,集液筒7中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5,所述的外壳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6,控制面板16上集成有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屏、报警器以及键盘;所述的液位传感器15与控制器连接。通过键盘和显示屏可以设定液位高度,然后利用液位传感器15进行监控,当集液筒7内的引流液到达设定的液位高度后,利用报警器进行报警,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干预。传感器的信息采集、反馈和处理、报警等过程在现有技术中应用十分普遍,在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