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鼠灌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9891阅读:2259来源:国知局
小白鼠灌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白鼠灌胃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物与制药技术的发展,动物实验已经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的一种基础实验方法,灌胃给药是实验动物经口给药的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它有助于一些口服类药物的药效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研究。根据实验研究目的、实验动物的种类及药物剂型、剂量的不同,要求对实验动物实施不同的给药方法。尤其对于药物的毒理、药效的研究和药物剂量的确定,经口灌胃给药方法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现有商品灌胃器只有灌胃针头部分,无专用的配套灌胃器,常需要另行购买1ml注射器,弃去针头部分后代替,导致资源浪费。而且灌胃针头为单一的不锈钢材质,同一型号外形缺乏标识,在用不同药物进行灌胃操作时容易混淆。市场上的灌胃针分为直针和弯针两种形状,弯针使用效果不佳,并不符合小白鼠保定后的生理曲度,灌胃者常因经验不足把握不好探入深度,容易损伤小鼠胃壁,引起胃扩张甚至死亡。这些采购的灌胃针针体普遍较长,均超过了40mm,试验用小白鼠常在20g左右,过长的针头并不适用,灌胃针头末端均为膨大的球形或椭圆形,增加了对小白鼠食道的刺激和对邻近气管的压迫,小鼠在灌胃过程中往往挣扎,操作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因小白鼠胃容积小,常用灌胃量不超过0.4ml,不同大小的小鼠还要配合其体重灌胃不同量的药物,使用现有1ml注射器灌胃剂量只能精确到0.05或0.02ml,不能满足实际实验中精确到0.01ml的需求,灌胃剂量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小白鼠灌胃器,在针筒的顶端设置导向架,活塞杆通过螺纹与导向架连接,并在针筒上设置相应精度的刻度线,转动旋转头可推动活塞杆缓慢移动,实现精确灌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小白鼠灌胃器,包括注射器和与注射器相配合的灌胃针头,所述灌胃针头由笔直的灌胃针和针栓组成,注射器由针筒和活塞杆组成,所述针筒的顶端设有导向架,针筒上设有0-0.5ml的刻度线,相邻刻度线间距0.01ml,所述活塞杆包括旋转头、丝杆和活塞垫,丝杆的顶部与旋转头固定相连,丝杆的底部通过塑料轴承与活塞垫连接,所述丝杆的中部通过螺纹与导向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灌胃针头的长度为3.9cm,灌胃针内径为1mm,灌胃针外径为1.1mm,针栓长度为0.9cm;所述注射器的长度为9.5cm,针筒长度为8.5cm,针筒的针柄长度为0.9cm,针筒外径为0.6cm,针筒内径为0.36cm。

优选的,所述刻度线每0.1ml间隔1cm。

优选的,所述旋转头的侧壁或上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旋转刻度,所述丝杆的导程为1mm。

优选的,所述灌胃针的针头倒有光滑圆弧。

优选的,所述的刻度线在0.2和0.4ml处为环状刻线。

优选的,所述的刻度线均为环状刻线。

优选的,所述的针栓壁内设有颜料填充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针筒的顶端设置导向架,活塞杆通过螺纹与导向架连接,转动旋转头可推动活塞杆缓慢移动,实现精确灌胃;

(2)通过转动旋转头来推动活塞杆移动,相比传统直接推动活塞杆的方式,操作更加方便,更容易控制灌胃的量和速度;

(3)对于常规灌胃量的操作,注射器刻度线在0.2和0.4ml处为环状刻线,实验人员能够以此作为参考控制灌胃量,对于需要精确控制灌胃量的操作,注射器上所有刻度线均为环状刻线,操作人员在任何角度均能清楚看到刻度,了解实时的灌胃进度;

(4)针栓壁内设有颜料填充层,可在填充层内填充不同颜色的颜料,便于在用不同药物进行灌胃操作时区分不同的灌胃针头,避免混淆;

(5)灌胃针为直针,针的形状符合小白鼠保定后的生理曲度,灌胃过程中对小鼠刺激少;

(6)灌胃针的针头末端光滑圆弧,防止灌胃时灌胃针对小鼠的胃壁造成损伤;

(7)所述旋转头的侧壁或上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旋转刻度,丝杆的导程为1mm,旋转头转动一圈,活塞垫刚好移动一个刻度(1mm),灌胃的精度可进一步提升到0.001ml。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针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灌胃针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灌胃针针头末端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颜料填充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丝杆与活塞垫连接结构剖面图;

图中:1-灌胃针,2-针栓,3-针筒,4-导向架,5-针柄,6-刻度线,7-旋转头,8-丝杆,9-活塞垫,10-颜料填充层,11-光滑圆弧,12-塑料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小白鼠灌胃器,包括注射器和与注射器相配合的灌胃针头,所述灌胃针头由笔直的灌胃针1和半透明的针栓2组成(如图2),注射器由全透明的针筒3和活塞杆组成,所述针筒3的顶端设有导向架4,所述活塞杆包括旋转头7、丝杆8和活塞垫9,丝杆8的顶部与旋转头7固定相连,丝杆8的底部通过塑料轴承12与活塞垫9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丝杆8的中部通过螺纹与导向架4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注射器的长度为9.5cm,针筒3长度为8.5cm,针筒3的针柄5长度为0.9cm,灌胃针头的长度为3.9cm,灌胃针1内径为1mm,灌胃针1外径为1.1mm,针栓2长度为0.9cm。针筒3外径为0.6cm,针筒3内径为0.36cm,针筒3上设有0-0.5ml的刻度线6,相邻刻度线6间距0.01ml,所述旋转头7的侧壁或上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旋转刻度,所述丝杆8的导程为1mm,根据圆柱体的计算公式V=πR2h,旋转头7转动一圈,活塞垫9刚好移动一个刻度,灌胃的精度可进一步提升到0.001ml。

作为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灌胃针1的针头末端光滑圆弧11,防止灌胃时灌胃针对小鼠的胃壁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针栓2壁内设有颜料填充层10,可在填充层内填充不同颜色的颜料,便于在用不同药物进行灌胃操作时区分不同的灌胃针头,避免混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刻度线6有两种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对于常规灌胃量的操作,注射器的刻度线6在0.2和0.4ml处为环状刻线,实验人员能够以此作为参考控制灌胃量。

实施方式2:对于专用于精确控制灌胃量的灌胃器,注射器上所有刻度线6均为环状刻线,操作人员在任何角度均能清楚看到刻度,了解实时的灌胃进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