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450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锁针器。



背景技术:

在输液全程中,最佳状态为:输液针头需要保持一定的符合人体生物学角度使液体顺畅流入,而且不发生移位、管路缠绕等现象,保证输液的平稳正常。部分治疗过程中,因患者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多次输液的,多采用留置针进行输液,需要对留置针进行有效固定。目前临床仅用普通胶布或全透明敷贴的固定效果不好,使用时间较短,且存在起皱(患者不舒适,粘贴困难、难以通过透明部分观察针口情况)、粘贴不紧(易脱落)、无法保证一直保持最佳输角度等情况,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锁针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锁针器,包括固定贴,所述固定贴之间设有管路夹,所述管路夹截面呈U字形,所述管路夹上端等距开有多个镂空孔,所述镂空孔以管路夹上表面中线部分呈两端对称的矩形孔,所述管路夹两端分别设有管路限位架,所述管路夹内上表面与水平夹角为5-10°,所述固定贴下表面设有撕贴,所述管路夹采用PVC制得的C形架,所述撕贴呈X字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贴呈矩形且四角处为圆弧过渡。

优选的,所述固定贴与撕贴的形状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镂空孔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锁针器,可以固定在手背上进行多次输液的用品,具有透气功能,在长期使用时可以透过透明粘层进行观察使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锁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锁针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锁针器的侧视剖图;

图中,1、固定贴;2、管路夹;3、镂空孔;4、管路限位架;5、撕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锁针器,包括固定贴(1),所述固定贴(1)之间设有管路夹(2),所述管路夹(2)截面呈U字形,所述管路夹(2)上端等距开有多个镂空孔(3),所述镂空孔(3)以管路夹(2)上表面中线部分呈两端对称的矩形孔,所述管路夹(2)两端分别设有管路限位架(4),所述管路夹(2)内上表面与水平夹角为5-10°,所述固定贴(1)下表面设有撕贴(5),所述管路夹(2)采用PVC制得的C形架,所述撕贴(5)呈X字形;所述固定贴(1)呈矩形且四角处为圆弧过渡;所述固定贴(1)与撕贴(5)的形状大小相等;所述镂空孔(3)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为,固定贴之间设有管路夹,管路夹截面呈U字形,管路夹上端等距开有多个镂空孔,镂空孔以管路夹上表面中线部分呈两端对称的矩形孔,管路夹两端分别设有管路限位架,管路夹内上表面与水平夹角为5-10°,固定贴下表面设有撕贴,管路夹采用PVC制得的C形架,撕贴呈X字形,可以固定在手背上进行多次输液的用品,具有透气功能,在长期使用时可以透过透明粘层进行观察使用的情况。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输液管夹在固定夹内,实现了管路的清理,然后卡在固定夹内的注射针头插入静脉内,将撕掉撕贴的粘黏层贴在皮肤上进行固定,固定夹采用5-10°人体工学设计,黄金输液角度,最优输液流畅度,有效避免回血、堵管、外渗、针刺伤及外周静脉炎,减少管动针移位的现象,5-10°人体工学设计,黄金输液角度,避免多次穿刺,减轻患者痛苦,双侧夹管设计,使管路不再有缠绕烦恼,双边同时使用可形成“8”字,增加液体流动性,避免折管造成的回血、堵管等风险;双向型粘贴设计,轻巧实用,可快速准确粘贴,避免手部直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中部及两侧半镂空透明设计,除具有透气性,也可随时观察伤口/针孔及管路液体状态,可通过固定各型针头、双翼或管路以达到稳固效果,高密度环保材质,具有高粘贴力,平整服帖,无刺激,不易过敏等特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