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多功能面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719发布日期:2019-01-18 19:3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多功能面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康复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多功能面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美容日益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特别是对脸部皮肤的美容除皱保养。目前,人们对脸部皮肤的美容除皱保养比较好的方法是涂敷面膜,用面膜来为皮肤补充水分和营养,加速皮肤深层的血液微循环,增加表皮各层细胞的活力,祛除皮肤皱纹和疲惫的老态,使皮肤保持红润、光泽和柔嫩。如在敷面膜的同时施加按摩、电针灸和热敷等物理措施,将更加有助于活化皮肤细胞,让美容除皱营养液的养份更易被皮肤吸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美容除皱效果。现在许多美容院都提供了人工按摩的美容除皱项目,但是去美容院进行按摩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金钱。在竞争相当激烈的当今世界,不少人是不可能经常性去美容院进行面部按摩的,特别对于广大有一定年龄的普通男、女公民,他们也有通过按摩达到减少脸部皱纹、延缓年老形态、保持良好的形象的要求,但却无法常去进行人工按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脸部按摩面具。如现有的一种脸部按摩面具,它是通过由面具内空气的注入产生的气压贴近并按摩脸部的脸部按摩面具,该面具虽然具有易携带,可以不论时间与地点被使用的优点,但是,该面具的工作介质为空气注入产生的气压,所以面具制作的密封要求高、贴合度差、产品笨重、使用寿命短,而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且轻薄的柔性多功能面膜,旨在解决现有的脸部按摩面具贴合度差、功能单一且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多功能面膜,包括用于覆盖贴合人体脸部的美容除皱膜本体,所述美容除皱膜本体包括:

依次叠设的多层柔性膜体,每层所述膜体于人体眼睛部位、嘴部、鼻部位置分别开设两眼开孔、嘴部开孔、鼻部开缝,且叠设后用于覆盖贴合人体脸部所述膜体的表面用于涂覆美容除皱物质;

嵌设在多层所述膜体中,用于功能控制的柔性控制电路板;

嵌设在多层所述膜体中,在柔性控制电路板控制下产生按摩动作的按摩头;

嵌设在多层所述膜体中,设置在膜体的表面用于产生电针灸疗效的电疗单元;和

嵌设在多层所述膜体中,在柔性控制电路板控制下工作发热的发热导线,所述发热导线沿所述两眼开孔、嘴部开孔及鼻部开缝的周围布设。

优选地,在所述膜体的所述两眼开孔周围、所述嘴部开孔周围、人体额头对应的部位、人体鼻梁上方及其两侧对应的部位中至少一个位置布置有所述按摩头。

优选地,所述多层所述膜体至少包括外层膜体、中间柔性PCB板层和里层膜体,所述美容除皱物质涂覆于所述里层膜体的外表面。

优选地,每个所述按摩头包括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的片状磁体和按摩头驱动线圈,其中:

所述片状磁体设置在所述里层膜体内;

所述按摩头驱动线圈设置在所述中间柔性PCB板层上的至少一面的所述按摩头位置,与所述柔性控制电路板电路连接;所述按摩头驱动线圈在所述柔性控制电路板作用下与所述片状磁体产生相互作用力使所述片状磁体振动。

优选地,每个所述按摩头还包括与所述片状磁体一一对应且相对的导磁片,所述导磁片设置在所述中间柔性PCB板层上于远离所述里层膜体的一面。

优选地,所述里层膜体的按摩头部位开设有开孔,所述片状磁体收纳在所述开孔内,所述片状磁体与所述开孔之间留有振动间隙。

优选地,所述电疗单元包括设置在里层膜体外表面的电极和设在所述中间柔性PCB板层上用于产生脉冲电压以驱动所述电极产生电针灸作用的驱动电路;所述电极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各个按摩头相应位置,并与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极由所述片状磁体表面度上导电层形成。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美容除皱膜本体于人体脸部的绑带,所述绑带与叠设后的所述膜体中一个或多个连接。

优选地,所述柔性控制电路板包括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连接的用于按摩、电针灸及电热控制的控制电路,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并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通讯电路,以及天线。

优选地,还包括一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包括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连接的按摩、电针灸、热敷功能的模式及强度控制按键,以及遥控控制电路,以及发出遥控信号的遥控无线通讯电路,以及遥控天线。

优选地,外层膜体和所述里层膜体中其中一个的边缘卷折形成有卷折边,其他膜体的边缘被收容于所述卷折边内并防水压接。

优选地,所述外层膜体边缘设有电子元件容置区,在所述电子元件容置区设有用作拆装电池的盖合部。

上述的电子美容除皱膜中的美容除皱膜本体为眼膜或面膜,美容除皱膜本体为开缝柔性结构能很好贴合人体脸部皮肤,在膜体上涂覆美容除皱物质可重复使用,其轻、薄且使用成本底,使用寿命长,另外,所述电子美容除皱膜具有面膜敷料、按摩、磁疗、电针灸和热敷综合功能、能促进人体面部对美容除皱物质的吸收,活化皮肤,使美容除皱效果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柔性多功能面膜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柔性多功能面膜的内侧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柔性多功能面膜的外侧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柔性多功能面膜的按摩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按摩头E-E截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遥控器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结合图1-图5,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多功能美容除皱膜包括至少覆盖贴合人体眼部周围的美容除皱膜本体10。可以理解的是美容除皱膜本体只能覆盖贴合人体眼部周围即形成眼部美容除皱膜;美容除皱膜本体能覆盖到整个人体面部则为面部美容除皱膜。

美容除皱膜本体10包括依次叠设的多层柔性膜体、柔性控制电路板12、按摩头13、电疗单元17以及发热导线14。

柔性控制电路板12嵌设在多层所述膜体中用于功能控制;按摩头13嵌设在多层所述膜体中,在柔性控制电路板12控制下产生按摩动作;电疗单元17 嵌设在多层所述膜体中,设置在所述膜体的表面用于产生电针灸疗效;发热导线14嵌设在多层所述膜体中,在柔性控制电路板12控制下工作发热。

本实施例中,膜体至少包括外层膜体111、中间柔性PCB板层112和里层膜体113,外层膜体111、中间柔性PCB板层112和里层膜体113依次叠设。本实施例中,外层膜体111和里层膜体113为或软质硅胶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外层膜体111和里层膜体113之间增加其他柔性层,如海绵或布料层。也可以在外层膜体111之外增加发热贴层等。

作为眼膜时,每层膜体于人体眼睛部位开设两眼开孔114;而作为面膜时,每层膜体开设两眼开孔114、嘴部开孔115、鼻子部位周围边缘开设缝隙116、脸部两侧横向的开缝118以及绑带孔161。

进一步地,外层膜体111和里层膜体113中其中一个的边缘卷折形成有卷折边117,其他(两个)膜体的边缘被收容于所述卷折边117内并防水压接。本实施例中,在里层膜体113上设置该卷折边117,将外层膜体111和中间柔性PCB板层112的边缘收容压接。需要说明的是,卷折边117除了设置在里层膜体113的外侧边缘外,其内侧边缘,即两眼开孔114、嘴开孔115、鼻部开缝 116、脸部开缝118及绑带孔161等的边缘也同时设置有卷折边117。卷折边117 将其他两个膜体的边缘收容防水压接以使得三个柔性膜体构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里层膜体13的外表面制成毛面(或细微盲孔或凸凹面)用于涂覆美容除皱物质。本实施例中,里层膜体113由医用硅橡胶制成。美容除皱物质可以为市场上常规流体状的美容药液,也可以是市场上常规的一次性的面膜。

柔性控制电路板12上的控制电路直接设置在中间柔性PCB板层112上,中间柔性PCB板层112两面均有印刷电路和绝缘涂层。在膜体的两眼开孔114 周围、嘴部开孔115周围、人体额头对应的部位141、人体鼻梁上方及其两侧对应的部位142中至少一个位置布置有所述按摩头13。按摩头13的数量为多个,如2~200个,本实施例中优选数量为41个,多个按摩头13通过一导线连接联动控制。发热导线14沿两眼开孔114、嘴开孔115、鼻部开缝116的周围布设,进一步地沿按摩头13周边的空余路径以多种方式布设,柔性控制电路板 12用于控制所述按摩头13产生振动按摩动作,控制电针灸电极17产生电针灸作用、以及控制所述发热导线14工作发热。柔性控制电路板12可以通过无线或蓝牙遥控器或者手机APP来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柔性控制电路板12包括设置在柔性PCB上的电池,以及与电池连接的按摩、电针灸、电热控制电路以及与控制电路连接并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通讯电路,以及天线。优选地,电池有纽扣电池(或薄膜电池、或外接安全电源);控制电路为以逻辑电路、FPGA、ASIC或微处理器为基础设置的电路,其原理框图见图6;无线通讯电路优选低功耗蓝牙芯片,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或智能终端的蓝牙无线控制信号(当然也包括其他如zigbee等无线及有线通讯方式),并将控制信号转换成控制电路可识别的电信号,控制电路根据电信号来控制按摩头13、电疗单元17和发热导线14按不同模式和强度工作。

本实施例中,外层膜体111边缘设有电子元件容置区111A,电子元件容置区111A用于容置柔性控制电路板12上体积较大的器件121,如控制芯片、通讯芯片和电池等。在所述电子元件容置区111A设有用作拆装电池的盖合部 111B。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5,每个按摩头13包括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的片状磁体131、按摩头驱动线圈132及导磁片133。片状磁体131设置在里层膜体113 内,更具体地,里层膜体113具有弹性,并于所述按摩头13处开设有多个开孔 119,开孔119即为所述按摩头13的位置,使片状磁体131对应开孔119,片状磁体131收纳在所述开孔119内,片状磁体131与开孔119之间留有振动间隙。优选地,开孔119为阶梯形圆孔,并与柔性PCB板之间留有振动间隙。片状磁体131为永磁片。

按摩头驱动线圈132固定设置在中间柔性PCB板层112上其中一面或两面均有的按摩头位置,驱动线圈132与柔性控制电路板12连接,导磁片133设置在中间柔性PCB板112层上于远离里层膜体113的一面,按摩头13的驱动线圈132在柔性控制电路板12作用下与片状磁体131产生相互作用力使片状磁体 131振动。即能相对美容除皱膜本体10产生相对位移,在电子美容除皱膜贴合于人体皮肤时则可对人体皮肤产生作用力以实现按摩,按摩运动以是沿着面膜的法向方向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是沿着面膜做切向运动,或者运动部件在其固定位置做圆周运动。优选地,驱动线圈132使用多种模式、强度脉冲电压驱动,使得片状磁体131相对运动形成多种模式和强度的按摩以提高按摩效率和舒适感,模式、强度脉冲电压可以通过蓝牙遥控器或者手机APP来进行控制。

优选地,驱动线圈132为多个,分别设置在中间柔性PCB电路板层112上的按摩头13位置,且分别与多个开孔119一一对应相对布置。如此,每个开孔 119内的片状磁体131均可以独立驱动并实现按摩动作,提高按摩的体验。驱动线圈132和发热导线14使用柔性PCB电路板打印电路或表面贴线圈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按摩头13的导磁片133省略,以精简设计结构。

优选地,美容除皱膜本体10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美容除皱膜本体于人体脸部的绑带16,绑带16与叠设后的所述膜体中一个或多个连接。帮带16优选弹性布材制作(如松紧带或橡胶),用于调整多功能除皱美容除皱膜于人体脸部的紧压力度。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电疗单元17设置在膜体的按摩头13表面,用于产生电针灸疗效。具体地,电疗单元17包括在里层膜体113外表面的电极171 和位于中间柔性PCB板层112上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及电压的脉冲电压以驱动所述电极171产生电针灸效果的驱动电路,电极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各个按摩头 13的片状磁体131的表面,片状磁体131为导电或表面附有导电层并与电针灸电极固连且电连接,中间柔性PCB板层112上的柔性控制电路板12经弹性导线连接片状磁体以使电极通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疗单元17的电极171 和驱动电路也可以设置在按摩头13之外的其他位置。如鼻梁上方两眼开孔114 之间的位置。电极171可以以导体的形式独立设置在片状磁体131表面;另外,电极171也可以由片状磁体131表面镀上导电层形成。

按摩头13、发热导线14及电疗单元17可以单独、组合、或轮换工作,其各自工作模式及强度由遥控器的按键控制,遥控器控制通过无线通讯,控制位于中间柔性PCB板层112上的柔性控制电路板12控制所述相关功能单元工作。遥控器原理框图见图7,无线遥控器包括电池,按摩、电针灸、热敷功能的模式及强度控制按键,遥控控制电路,发出遥控信号的遥控无线通讯电路,及遥控天线。

上述的多功能美容除皱膜中美容除皱膜本体为开缝柔性结构,能很好贴合人体脸部皮肤,在膜体上涂覆美容除皱物质可重复使用,其使用成本底,使用寿命长,另外,多功能美容除皱膜具有的面膜敷料、按摩、磁疗、热敷及电疗综合功能,能有效促进人体面部细胞的激活及对美容除皱物质的吸收,提高美容除皱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