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推进自锁装置和包皮环切器。
背景技术:
包皮过长或包茎是男性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性传播疾病的根源之一。包皮过长或包茎会造成尿道感染从而导致慢性前列腺炎,会出现腰酸背痛,阳痿早泄等一系列症状,因此,清除过长的包皮是防止这些病症很好的措施之一。
传统地,采用外科手术方式清除包茎或过长的包皮,技术要点是切除多余包皮、止血和切缘皮肤对位缝合。术后病人不能走动,每换一次药都疼痛难忍到最后拆线时还要忍受巨大疼痛,此外结扎止血不彻底会引起包皮血肿,则需再次手术处理。此外,由于切除包皮和止血过程是分开执行的,延长了手术时间,加剧了病人的恐慌心理。
目前已研发了将激光和高频电刀技术应用于包皮环切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虽然代替了剪刀切割并可以凝固出血点。但这种治疗方法会烧伤病人组织,且易感染。
随之本领域又研发了包皮环切装置,使用缝合钉一次性对包皮切口进行缝合,但现有技术中的包皮环切装置极少采用专门的推进自锁装置,无法准确判定包皮环切装置的状态(组装初始状态,组装完成状态,使用初始状态以及使用完成状态),也不便于区分已经使用过的环切器和未使用过的环切器,存在因重复使用而导致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容易造成误操作而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进自锁装置和包皮环切器,其组装方法以及使用方法,其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便于区分已经使用过的环切器和未使用过的环切器,避免因重复使用而导致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装置采用卡扣、凸台结构,结构简单,运用到包皮环切器中能够起到指示清晰、锁定可靠、易于操作的特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推进自锁装置,包括卡勾和凸台,其中,所述凸台设置在套柄的内侧壁上,卡勾设置在套芯上,套芯穿设在套柄中,所述卡勾和凸台相互配合使得套芯在套柄中只能沿轴向单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柄的内侧壁上沿套芯的移动方向设有一级凸台,从而形成一个锁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套柄的内侧壁上沿套芯的移动方向设有多级凸台,从而形成多个锁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套柄的内侧壁上沿套芯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级凸台和第二级凸台,在第一级凸台靠近第二级凸台的一侧形成第一锁定位置,在第二级凸台远离第一级凸台的一侧形成第二锁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凸台远离第二级凸台的一侧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套柄的外侧壁上对应凸台位置的区域设置有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可旋转地设置在套柄的外侧壁上,从而允许或阻止套芯在套柄中沿轴向单向移动。
一种包皮环切器,采用如上所述的推进自锁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主体装置,驱动装置,切除装置以及定位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主体装置上,其连接至切除装置并可对其进行驱动;所述切除装置安装在主体装置上,其靠近或连接至定位装置并可对定位在定位装置上的包皮进行切除和/或吻合;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主体装置上,其用于对龟头和/或包皮进行定位。
所述主体装置包括套柄,套芯,旋钮以及螺杆,所述套芯全部或部分穿设在套柄内,所述旋钮设置于套芯尾端,所述螺杆一端连接在旋钮上并穿设于套芯内。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把手,连杆,销钉以及弹簧,所述把手的前端分别连接至套柄上,所述把手的中段分别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分别通过销钉连接至套芯。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下套,上套,内套,内套垫片以及上套垫片,所述下套和上套共同构成外套,所述内套设置于外套内,所述内套设有内套垫片,所述上套对应设有上套垫片;所述切除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套和内套之间的刀片以及顶针。
上述包皮环切器的自锁装置的组装和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旋转套柄上的套筒,从而允许套芯移动;
(2)将套芯在套柄内沿轴向推进,直至卡勾越过带有倒角的第一级凸台;
(3)卡勾越过第一级凸台后被第二级凸台阻挡,此时松开套芯,其受弹簧作用反向运动,直至卡勾被第一级凸台挡住,从而将卡勾定位在第一锁定位置,完成自锁装置的组装。
(4)在锁柄和锁芯上安装把手、连杆。
(5)进行手术时,操作人员下压把手驱动套芯进一步在套柄内沿轴向推进,直至卡勾越过第二级凸台,从而完成包皮的环切。
(6)手术结束后,松开把手,套芯受弹簧作用反向运动,直至卡勾被第二级凸台挡住,从而将卡勾定位在第二锁定位置,完成环切器的自锁。
本实用新型中在以下方面做出了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设计了卡勾和两级凸台配合的自锁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切器组装时和使用时的状态判断和位置锁定。
(2)第一级凸台的外侧面采用倒角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阻力,便于手动组装环切器。
(3)通过将第二级凸台的阻力设计为大于第一级凸台的阻力,再辅以弹簧的弹力,使得必需借助把手的杠杠作用才能让卡勾越过第二级凸台以完成包皮的环切,从而避免了在手动组装的过程中出现误操作,能够准确的将卡勾定位在第一锁定位置,准确的完成自锁装置的组装。
(4)手术结束后,卡勾被定位在第二锁定位置,把手不能复位到初始状态,从而完成环切器的自锁。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把手的位置而准确判定器械是否已经被使用,简单直观,准确性高。
(5)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在第一级凸台提供一个易克服的阻力,在第二级凸台提供一个难克服的阻力,方便在组装时确定组装开始和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设置了本实用新型推进自锁装置的包皮环切器整体示意图;
图2为设置了本实用新型推进自锁装置的包皮环切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自锁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设置了本实用新型推进自锁装置的包皮环切器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中:
套柄1,识别点1-1,套芯2,套筒3,卡勾4,第一级凸台5,第二级凸台6把手10,旋钮11,连杆12,销钉13,螺杆14,弹簧15,下套16,上套17,内套18,内套垫片19,上套垫片20,刀片21,顶针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参见图1,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套柄1上设有识别点1-1,套柄1外套有套筒3。
组装时,旋转套筒3,使套筒3上的记号离开识别点1-1,此时可以推动套芯2运动。然后推动套芯2在套柄1内沿轴向推进,直至卡勾4越过第一级凸台5。当组装者继续推动卡勾4抵触到第二级凸台6而不能越过时,松开套芯2,套芯2在弹簧15的作用下被定位在第一级凸台5的内侧,即第一锁定位置。
继续在套芯2和套柄3安装把手10和连杆12,以完成组装。
使用时,使用者下压把手10,驱动套芯2继续在套柄3内沿轴向推进,直至卡勾4越过第二级凸台6以完成包皮的环切。
手术结束后,使用者松开把手10,套芯2在弹簧15的作用下被定位在第二级凸台6的内侧,即卡勾4被定位在第二锁定位置,此时把手10不能复位到初始状态,完成环切器的自锁。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把手10的位置从而准确判定器械是否已经被使用,简单直观,准确性高,能够有效避免医疗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