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2616发布日期:2018-10-30 21:5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保健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艾灸装置中,较为普遍的结构为具有一用于燃烧艾条或艾粒的腔室,并于所述腔室的内部上方设置用于固定艾条或盛装艾粒的部件,若盛装艾粒时,所述部件的安装高度比较易于做到可调式的,从而调节艾粒与体表之间的距离,提高燃烧所产生热量的使用率,增强艾灸的疗效。

如2013年6月19日公告的发明专利CN101879123B中,艾灸装置设置有灸筒、艾粒架和调温装置,艾粒架连接于调温装置的下部置于灸筒内部,调温装置穿过灸帽中部露出于灸筒上端,通过调节露出灸筒上部的高度以调节艾粒架与灸筒底部的距离,其中调温装置由调节螺栓与为螺母的灸帽构成。

再如2016年11月16日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CN106109230A中,其艾灸盒主要包括筒状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托架,并直接将艾草制成片状或者盘状,以确保艾草燃烧点与人体表距离始终不变,从而克服艾条插入底座从上部点燃方式中,上部距离体表较远而造成燃烧热量利用不充分的缺陷。

现有技术中,使用条状艾草进行艾灸的装置,艾条的燃烧高度一般都不可调节的;而对于艾灸装置来说,使用颗粒状、片状或盘状的艾草,需较为准确地放置每次艾灸所需的用量,如果放多了,余下的艾草将与灰烬混合在一起,不易于进行清洁后给下次使用,比较浪费;如果放少了,则做一次艾灸需要在中途打开艾灸盒增加艾草,无疑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艾灸装置,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调整艾条发热点到皮肤的距离,使艾灸的温度适宜,取得最佳疗效;在整个艾灸的过程中,随着艾条的燃烧,还可随时调整艾条的固定位置,以保持艾条燃烧端到体表的距离保持不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艾灸装置,包括负压腔室、艾条固定器及高度调节器,负压腔室顶部设有安装口;艾条固定器固定在负压腔室顶部的安装口,且上端位于负压腔室之外,下端置于负压腔室内;高度调节器的下端与艾条固定器的上端连接后形成一中空内腔,艾条高度可调地卡装在所述中空内腔中。

优选地,所述艾条固定器呈柱状,并设有用于卡装艾条的开口端,在开口端设有用于增加艾条固定器开口端的弹性形变能力的缺口。所述缺口可选V字形的,张角为30度。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器为圆台状,内侧设有螺纹,下底面与艾条固定器的上端螺接。高度调节器的圆台母线与圆台底面的夹角为60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艾条固定器与真空吸附器连接的高度可调,从而根据使用者对温度的不同需求,调整艾条发热点到皮肤的距离,使艾灸的温度适宜。

2、用于卡住艾条的螺旋调节器呈下大上小的圆台状,内侧有螺纹,采用逐渐缩小的卡口以固定艾条,在艾灸过程中,当艾条燃烧了一部分后,可向下旋转以将艾条往艾条固定器方向推进,从而保持艾条燃烧端到体表的距离保持不变,操作十分便利。

3、艾条固定器用于固定艾条的开口端设有V字形缺口,该V字形缺口增强了艾条固定器沿径向的弹性形变,与圆台状的螺旋调节器配合,易于艾条的安装、固定与高度调节。

4、艾条固定器的底部和侧面均设有通孔,以利于透热并防止艾条灰烬下落烫伤皮肤。

5、采用真空吸附器与体表接触,真空吸附器上设置单向阀,通过单向抽取空气形成负压,而非现有市场上绝大部分艾灸盒那样单纯以燃烧艾草的方式来形成负压,艾灸过程中较为舒适,也不易损伤肌肤。

6、真空吸附器内还设有反光贴片,将热量反射至皮肤处,增强艾灸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图;

图4是艾条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艾灸装置包括真空吸附器1、艾条固定器2、螺旋调节器3、密封盖4以及单向阀5,真空吸附器1的顶部设有安装口,艾条固定器2高度可调地固定到真空吸附器1顶部的安装口,单向阀5可设置在真空吸附器1的侧面或者顶部;螺旋调节器3的下部与艾条固定器2连接,上部与密封盖4连接,艾条放置于艾条固定器与螺旋调节器所形成的中空内腔内。

真空吸附器1成半球状或圆柱形状,中空且密闭,单向阀5用于单向抽取真空吸附器1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整个艾灸装置吸附于体表。真空吸附器1上还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可设置在真空吸附器顶部,为垂直排气孔12,排气孔还可以设置在真空吸附器侧面的上端,为横向排气孔11,如图3所示。垂直排气孔12与横向排气孔11使得真空吸附器上端形成两个方向的排烟,利于烟雾的疏散。真空吸附器1内壁还设有反光贴片6,反光贴片6设置在真空吸附器内壁的顶部与侧面之间,与真空吸附器1的轴向成45度夹角,也即与艾条固定器的夹角为45度,将热量反射至皮肤处,增强艾灸效果。

参见图3、4,艾条固定器2呈柱状或半球状,外侧的上端部设有螺纹23,与真空吸附器1螺接固定,底部和侧面的下端部均设有通孔21,从而形成筛子状,以利于透热并防止艾条灰烬下落烫伤皮肤,从而艾条固定器的上端部位于真空吸附器之外,而下端部置于真空吸附器内;用于卡装固定艾条的开口端设有V字形缺口22,缺口的张角优选30度。缺口22增加了艾条固定器开口端的弹性形变能力,便于艾条的插入与拔出。缺口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选择,可以为2个或3个。

螺旋调节器3为呈下大上小的圆台状,较大的底面(即下底面)与艾条固定器连接,用于卡住艾条,内侧有螺纹,向下旋转时,因卡口渐渐缩小从而卡装艾条,使之固定,然后用密封盖4密封。螺旋调节器的圆台母线与圆台底面形成的夹角优选60度左右。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调节器的旋转来调节艾条安装在艾条固定器2内的高度,并通过艾条固定器2与真空吸附器1的螺接位置,以调节艾条发热点到皮肤的距离使温度适宜,以免过热烫伤皮肤或温度不够达不到治疗效果。艾条固定器的筛子旁设有刻度尺,可方便查看艾条安装在其内的位置高度。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