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2575发布日期:2018-06-19 19:4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体位摆放很重要,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减少并发症,其并症之一为髋关节脱位,现有的康复器械采用三角形框架外包软海绵,放在两腿之间,主要使髋关节位于不易脱位的外展中立位,以便于髋关节术后恢复,但是现有的髋关节康复器械只能在患者平躺时使用,如果患者需要翻身,两腿就必然要离开髋关节康复器械,难以起到治疗作用。

专利号为201620243704.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体位垫,这种结构对于不同身高胖瘦的患者,使用同一规格的髋关节康复器械不便于调节两腿之间的宽度,而且不便于患者翻身,影响使用舒适度。

因此,怎样使髋关节康复器械能够固定在患者两腿之间,能够随患者翻身而移动,而且能够调节两腿之间的宽度,以便于患者更好的康复,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支撑装置,结构简单,肢体固定牢固,可有效防止下肢内收、内旋、外旋、提高患者固定过程中的舒适感,有较好的依从性,设计构思巧妙,生产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降低患者固定成本,节省人力物力,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支撑装置,是由:套筒、弹簧、定位轴、锁紧机构、调节杆、端片、固定器、旋转片、连杆、C形固定架、过渡连接段、内弹力片、软垫构成;套筒为圆柱体壳体结构,套筒内中部设置弹簧,弹簧中部通过定位轴使弹簧固定于套筒内中部,套筒的两端设置锁紧机构,两根调节杆通过套筒两端的锁紧机构插入套筒内,锁紧机构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插入套筒内的调节杆末端设置端片,端片与弹簧接触,露出套筒外的调节杆末端设置圆形空心的固定器,固定器的内腔内设置旋转片,旋转片的直径小于固定器内腔直径1~3mm,旋转片局限于在固定器的内腔内旋转活动,连杆的后端穿过固定器中心的预留孔与旋转片的中心固定,连杆的前端与C形固定架的中部固定,两个C形固定架以定位轴为中心互为反方向对称设置,C形固定架旋转通过连杆带动旋转片在固定器内旋转,C形固定架内设置两片圆弧形内弹力片,内弹力片的一端通过半圆形的过渡连接段与C形固定架端部连为一体,所述C形固定架、过渡连接段和内弹力片一体成形采用弹性塑料制成,两个内弹力片对称于套筒的水平向轴心线。

所述两个内弹力片沿圆弧线方向的延长线所围成的圆与C形固定架为同心圆。

所述两个内弹力片相向的表面设置软垫。

所述端片的直径小于套筒内腔直径1~2mm。

所述C形固定架开口端的竖向直线距离为8~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放置于患者两腿之间,使用时腿部对C形固定架开口端挤压,C形固定架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张开,腿部进入位于上下方的圆弧形内弹力片内,内弹力片通过自身弹力对腿部夹紧,根据腿部的粗细不同,内弹力片内端的张开程度各不相同,以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感,能够随患者翻身而移动,患者的两腿活动时,C形固定架旋转通过连杆带动旋转片在固定器内旋转,始终保护两腿之间的距离不变,对于不同身高胖瘦的患者,能够通过锁紧机构调节两腿之间的宽度,套筒内的弹簧使两根调节杆始终对称于定位轴,对两根调节杆的位置确定后,通过锁紧机构对两根调节杆的位置锁紧固定,以便于患者更好的康复,锁紧机构可以采用市面上销售的各类有锁紧功能的零部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使用后,将本装置从两腿之间取出,操作简单,整体结构小巧灵珑,携带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肢体固定牢固,可有效防止下肢内收、内旋、外旋、提高患者固定过程中的舒适感,有较好的依从性,设计构思巧妙,生产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降低患者固定成本,节省人力物力,操作方便,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套筒1、弹簧11、定位轴12、锁紧机构13、调节杆2、端片21、固定器22、旋转片23、连杆3、C形固定架4、过渡连接段41、内弹力片42、软垫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套筒1为圆柱体壳体结构,套筒1内中部设置弹簧11,弹簧11中部通过定位轴12使弹簧11固定于套筒1内中部,套筒1的两端设置锁紧机构13,两根调节杆2通过套筒1两端的锁紧机构13插入套筒1内,锁紧机构13对调节杆2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插入套筒1内的调节杆2末端设置端片21,端片21与弹簧11接触,露出套筒1外的调节杆2末端设置圆形空心的固定器22,固定器22的内腔内设置旋转片23,旋转片23的直径小于固定器22内腔直径1~3mm,旋转片23局限于在固定器22的内腔内旋转活动,连杆3的后端穿过固定器22中心的预留孔与旋转片23的中心固定,连杆3的前端与C形固定架4的中部固定,两个C形固定架4以定位轴12为中心互为反方向对称设置,C形固定架4旋转通过连杆3带动旋转片23在固定器22内旋转,C形固定架4内设置两片圆弧形内弹力片42,内弹力片42的一端通过半圆形的过渡连接段41与C形固定架4端部连为一体,所述C形固定架4、过渡连接段41和内弹力片42一体成形采用弹性塑料制成,两个内弹力片42对称于套筒1的水平向轴心线。

所述两个内弹力片42沿圆弧线方向的延长线所围成的圆与C形固定架4为同心圆。

所述两个内弹力片42相向的表面设置软垫43。

所述端片21的直径小于套筒1内腔直径1~2mm。

所述C形固定架4开口端的竖向直线距离为8~10c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