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智能取环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6205发布日期:2018-07-07 06:5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科智能取环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取环装置结构不合理,其夹持端一般采用锯齿状结构或半圆形槽体结构,对环体的夹持效果有限,计划生育医务人员在给病人取环时,无论哪种结构都不允许医务人员操作误差,否则极易出现环体脱落的现象,需要重新操作,使得操作时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局限性、危险性以及失败的可能性,且技术上的经验依赖性也很大,在一定程度上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科智能取环仪,用于提高取环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妇科智能取环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制动机构和取环机构,制动机构和取环机构均设置在壳体内,制动机构一端与取环机构对应设置,所述的壳体一端为敞口结构且该端部外侧设有支脚,壳体另一侧中部设有一操作孔且操作孔边缘为内斜面,内斜面上嵌入安装有照明灯和微型摄像头,所述的制动机构包括了安装在壳体敞口内的安装板和穿过该安装板设置的制动杆,制动杆内端设有与取环机构对应的制动块,制动杆外端设有把手且制动杆于把手与安装板之间外侧套装有弹簧,所述的取环机构包括了两个对称分布的弹性夹持片,弹性夹持片一端与壳体内壁连接固定,弹性夹持片另一端穿过操作孔并形成一钩体,钩体末端设有一球状块,弹性夹持片的球状块之间错位重叠设置。

所述的制动块侧面为与弹性夹持片匹配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该装置可以避免发生环体脱落的现象,同时为操作过程提供了照明、摄像功能,方便了医务人员进行取环作业,提高了取环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制动机构、2壳体、3取环机构、4把手、5弹簧、6制动杆、7制动块、8弹性夹持片、9钩体、10球状块、11内斜面、12照明灯、13操作孔、14微型摄像头、15支脚、16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2所示:一种妇科智能取环仪,包括壳体2、制动机构1和取环机构3,制动机构1和取环机构3均设置在壳体2内,制动机构1一端与取环机构3对应设置,其中:

所述的壳体2一端为敞口结构且该端部外侧设有支脚15,支脚15用于壳体2的固定及手持操作需要,壳体2另一侧中部设有一操作孔13且操作孔13边缘为内斜面11,内斜面11上嵌入安装有照明灯12和微型摄像头14,内斜面11整体朝向取环机构3外端设置,使取环处照明效果良好且可将图像输送至外部供医护人员观看,方便操作;

所述的制动机构1包括了安装在壳体2敞口内的安装板16和穿过该安装板16设置的制动杆6,制动杆6内端设有与取环机构3对应的制动块7,制动块7侧面为与弹性夹持片8匹配的斜面,制动杆6外端设有把手4且制动杆6于把手4与安装板16之间外侧套装有弹簧5,操作时通过按动把手4使制动块7可以向另一侧移动并与取环机构3相抵实现制动效果,按动一次后制动机构1会在弹簧5作用下复位与取环机构3脱离,两者之间在一次操作过程中没有二次接触;

所述的取环机构3包括了两个对称分布的弹性夹持片8,弹性夹持片8一端与壳体2内壁连接固定,弹性夹持片8另一端穿过操作孔13并形成一钩体9,钩体9末端设有一球状块10,弹性夹持片8的球状块10之间错位重叠设置,当被制动机构1触发时,两个弹性夹持片8的钩体9端部打开,用于环体的进入并随即扣合,球状块10的设置可以减少两个弹性夹持片8之间的间隙,防止环体滑落,同时两个弹性夹持片8扣合后不会打开,保障了环体取出的有效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