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电子听诊器及其听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0623发布日期:2018-10-12 22:0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听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化电子听诊器及其听诊系统。



背景技术:

医师使用听诊器对人体中各种脏器发出的声音进行听诊,诊断病患生理状态。常见应用于进行心音、肺音、胃音、肠音的听诊,听诊过程需要医生连续监听,而且往往需要较长的听诊时间医生才能下诊断结论,相对于其他例如生化分析、影像等医学检测手段,听诊的效率比较低下。

电子听诊器的产生,减轻了医师的听诊负担和工作强度。但是,电子听诊器听诊时仍然对环境要求较高,一般需要周围无明显嘈杂声,患者需要平躺或静坐,禁止说话,否则会严重影响听诊的效果。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肠鸣音的听诊,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听诊,时间跨度最长可达72小时,对患者胃肠功能进行连续动态评估,常规的电子听诊器结构由于不具备环境适应能力,正常讲话、衣物摩擦、环境嘈杂声等均严重影响听诊质量,不适合进行长时间、连续听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化电子听诊器及其听诊系统,支持连续配戴与连续听诊。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化电子听诊器,其包括:

听诊器,其粘贴到身体一个部位,所述听诊器包括用于实时采集声音振动信号的听诊头;信号处理电路,其集成到所述听诊器内部;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拾音器、第一控制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拾音器通信连接到所述听诊头,将所述声音振动信号转化为声音电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模数转换器和输出端口,所述模数转换器对所述拾音器转化的所述声音电信号进行高采样模数转换,获得数字化的实时音频文件存储于所述存储器并经所述输出端口输出。

优选的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通信连接到所述听诊头与所述拾音器之间的收音腔,所述收音腔将所述听诊头实时采集的所述声音振动信号收集并汇集至所述拾音器转化为所述声音电信号。

优选的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通信连接到所述拾音器和所述第一控制器之间的调理电路,所述调理电路对所述拾音器转化得到的所述声音电信号进行调理后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器。

优选的是,所述调理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通滤波器通信连接到所述拾音器,滤除所述声音电信号的高频噪音。

优选的是,还包括电源,其通信连接到所述听诊头,用于供电。

优选的是,所述拾音器包括具有压电性质的压电传感电极片、驻极体麦克风、MEMS麦克风以及动圈式麦克风中的一种。

一种数字化电子听诊系统,其包括:

听诊器,其粘贴到身体一个部位,用于采集实时声音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数字化的实时音频文件;远程操作端,其包括通信连接的音频特征库和第二控制器;其中,所述音频特征库预存有身体不同部位听诊的音频文件的音频特征;所述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到所述听诊器的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接收、播放所述实时音频文件,将所述实时音频文件的实时音频特征与所述音频特征库进行比对分析。

优选的是,所述音频特征包括所述声音电信号的幅度、波形以及频带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还包括云服务器,其分别通信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的所述实时音频文件并存储、接收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比对分析结果并存储。

优选的是,还包括医生用户端,其分别通信连接到所述云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查看所述实时音频文件和所述比对分析结果以及更新所述音频特征库。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化电子听诊器,通过粘贴到身体一个部位的听诊器中设置听诊头和信号处理电路,实现听诊头实时采集的声音振动信号,依此经过信号处理电路中拾音器的转换、第一控制器的模数转换器的模数转换与采样,输出数字化音频文件存储于存储器,支持身多个部位的连续佩戴和连续听诊,提高了数字化电子听诊器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适应性,提升了连续听诊需求下的听诊体验;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化电子听诊系统,设有听诊器和远程操作端,听诊器粘贴到身体一个部位以采集实时声音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数字化的实时音频文件;通过远程操作端,可接收、播放实时音频文件,并将实时音频文件的实时音频特征与音频特征库进行比对分析,精确获得实时音频文件对应的身体部位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字化电子听诊系统的通信示意图;

图中:

10-听诊器;11-听诊头;12-信号处理电路;121-收音腔;122-拾音器;123-调理电路;1231-低通滤波器;124-第一控制器;1241-模数转换器;1242-输出端口;125-存储器;13-电源;

20-远程操作端;21-音频特征库;22-第二控制器;

30-云服务器;40-医生用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化的电子听诊器,其包括听诊器10和信号处理电路12。听诊器10粘贴到身体一个部位,听诊器10可以是任意形状,满足粘贴到身体一个部位即可。听诊器10包括用于实时采集声音振动信号的听诊头11,考虑听诊器10可以对不同位置进行听诊获得例如心音、肺音、胃音、肠鸣音等,则听诊头11对应粘贴到身体的心脏、肺部、胃部以及腹部肚脐处。信号处理电路12集成到听诊器10内部,用于对听诊头11实时采集的声音振动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具体地,信号处理电路12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拾音器122、第一控制器124以及存储器125。拾音器122通信连接到听诊头11,将声音振动信号转化为声音电信号。作为优选,拾音器122包括具有压电性质的压电传感电极片、驻极体麦克风、MEMS麦克风以及动圈式麦克风中的一种。考虑到听诊部位例如肠部的肠鸣音有效频率范围在10-1500Hz,则拾音器122的有用信号频率范围优选为10-1500Hz。第一控制器124包括模数转换器1241和输出端口1242,模数转换器1241对拾音器122转化的声音电信号进行高采样模数转换,获得数字化的实时音频文件存储于存储器125并经输出端口1242输出。模数转换器1241的采样频率优选为大于48KHz、采样位数为16BIT。采样频率大于48KHz,以保证以保留良好的音质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粘贴到身体一个部位的听诊器10中设置听诊头11和信号处理电路12,实现听诊头11实时采集的声音振动信号,依此经过信号处理电路12中收音腔的汇集、拾音器122的转换、模数转换器1241的模数转换与采样,输出数字化音频文件存储于存储器125并由输出端口1242输出,支持身多个部位的连续佩戴和连续听诊,提高了数字化电子听诊器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适应性,提升了连续听诊需求下的听诊体验。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信号处理电路12还包括通信连接到听诊头11与拾音器122之间的收音腔121,收音腔121将听诊头11实时采集的声音振动信号收集并汇集至拾音器122转化为声音电信号。收音腔121手机的声音震动信号包括需要听诊部位的心音或肺音或胃音或肠鸣音以及环境噪声、人体噪声等;收音腔121对拾音器122的声音输入起到增强的效果,一般采用硬质材质,如不锈钢、硬质塑料等。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信号处理电路12还包括通信连接到拾音器122和第一控制器124之间的调理电路123,调理电路123对拾音器122转化得到的声音电信号进行调理后输出至第一控制器124。作为进一步优选,调理电路123包括低通滤波器1231,低通滤波器1231通信连接到拾音器122,滤除声音电信号的高频噪音,例如考虑到听诊部位例如肠部的肠鸣音有效频率范围在10-1500Hz,则低通滤波器1231可有效滤除1500H以上频率的信号。通过调理电路123及其低通滤波器1231,满足了连续听诊对声音采集质量的需求。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化电子听诊器还包括电源13,其通信连接到听诊头11。电源13为听诊头11供电。电源13可以是蓄电池或充电蓄电池,以保证听诊头11连续听诊的供电需求。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化电子听诊器,可针对性地对身体多个部位例如心部、肺部、胃部以及肠部等实时采集的声音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存储和数字化音频文件的输出,实现长时间、连续地声音振动信号的采集记录,为医生对心部、肺部、胃部以及肠部的检查、判断提供数字化音频辅助,显著减少了医师的工作量,提高诊断效率。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数字化电子听诊系统,其包括听诊器10和远程操作端20。听诊器10粘贴到身体一个部位,用于采集实时声音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数字化的实时音频文件。远程操作端20包括通信连接的音频特征库21以及第二控制器22。音频特征库21预存有身体不同部位听诊的音频文件的音频特征。第二控制器22通信连接到听诊器10的第一控制器124,用于接收、播放实时音频文件,将实时音频文件的实时音频特征与音频特征库21进行比对分析。

上述实施方式中,远程操作端2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中的一种。音频特征包括声音电信号的幅度、波形以及频带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远程操作端20的第二控制器22,可以接收第一控制器124的输出端口1242输出的实时音频文件并进行播放,实现连读、定时听诊。另外,第二控制器22将实时音频文件的实时音频特征与音频特征库21进行比对分析,用于分析实时音频文件属于身体哪个部位的听诊,即医生可以自动查找音频特征的声音位点进行标记,可快读、定位音频文件进行听诊,以辅助医生进行听诊部位疾病判断。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数字化电子听诊系统还包括云服务器30。云服务器30通信连接到第一控制器124,用于接收第一控制器124的输出端口1242输出的实时音频文件并存储。云服务器30通信连接到第二控制器22,用于接收第二控制器22的比对分析结果并存储。至于通信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无线wifi和蓝牙。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数字化电子听诊系统还包括医生用户端40,其分别通信连接到云服务器30和第二控制器22,用于从云服务器30中查看实时音频文件和比对分析结果以及通过第二控制器22更新音频特征库21。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