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型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6877发布日期:2018-07-27 18:0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型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急救止血由于外伤引起的大出血,如不及时予以止血与包扎,会严重地威胁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目前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为止血带止血、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是指用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物品,直接敷在伤口或结扎某一部位的处理措施。填塞止血为用急救包、棉垫或消毒的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用于大腿根、腋窝、肩部、口、鼻、宫腔等部位的出血。这些皆为常用的简易止血方法,对一些复杂伤口往往无效,而且容易造成后续伤口处理过程中很多麻烦。近年来,国际国内都在研究急救止血产品,包括民用和战伤急救等方面的应用。

市场上应用的壳聚糖类止血产品主要有止血粉、壳聚糖涂层绷带、止血海绵类、止血纱布类,该类产品体内及体表止血产品皆有,大多应用于体表止血,因为壳聚糖主要来源为虾蟹壳提取,有很多对虾蟹过敏人群,而且提取过程中成分复杂,本身也为动物源性产品,有异源病毒传染的风险。近年来该材料产品应用过程中不良事件很多。

以往急救过程中常用的止血材料为沸石粉,其优势特点为:止血效果好,止血时间短;生产成本低廉;在室温下性质稳定且携带方便等。但其缺陷为止血同时有放热反应,不易清除残留颗粒,造成脏器损伤,瘢痕形成。改良型的沸石粉用无纺布袋包装,避免了残留颗粒对脏器等的损伤,但其止血效果却急剧下降,而且其放热反应虽然经过改良,效果却仍然不明显。

在急救应用过程中,以往的止血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凸显出诸多的问题,现在急需一种效果好、损伤小,应用于有腔道伤口,特别是关节结合部位,如腹股沟、腋窝等位置的止血,该类部位无法使用物理性止血,即止血带的压迫止血。而且体内止血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会比较痛苦,无辅助性解决策略。另外,现有的注射型止血装置专利中表述的推杆在材料成型后是外拉状态,缺点为:1)构造简单、稳定性差;2)增加了整个产品尺寸,包装增大,而且对包装的要求高,携带和储存皆不方便;3)未进行无菌处理,易造成伤口感染。因此,现有产品皆不能满足急救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型止血装置,止血材料的安全性更高,产品生产过程中能节约成本,产品稳定性好,方便包装、运输及储存,灭菌后产品使用过程中避免造成伤口感染,安全性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注射型止血装置,所述止血装置包括涂覆器和设置于所述涂覆器内部的止血材料,所述止血材料具备吸收液体膨胀性能,包括可吸收类止血材料和不可吸收类止血材料;止血材料的型式为球型、粉末型、圆片型或圆柱型;所述涂覆器包括置药管、活动安装于置药管内的活塞、设置于活塞上方的限位盘、固定于置药管底部的注药盖以及推杆,所述推杆在未使用时可置药管内部,与止血材料接触,在使用时抽出固定于活塞上;所述注药盖上设置有Y字型结构的注药口;所述注射型止血装置成型后无菌包装。

具体地,不可吸收止血材料为由聚乙烯醇、聚氨酯或纤维素木浆制作而成;可吸收止血材料为由明胶、胶原蛋白、胶原纤维、医用多糖及其衍生物或纤维素衍生物制作而成。

所述推杆包括手柄和杆体,所述手柄置于置药管外部,杆体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在活塞中间设置有对应的内螺纹,限位盘的中间设置有供杆体穿过的通孔。

所述手柄设计为复合人体工程学,如圆弧状或圆盘状,所述限位盘与置药管之间采用法兰盘型式连接,限位盘中间有推杆孔。

所述杆体为不锈钢材质、树脂或塑料制备而成,具备优良的稳定性、耐腐蚀性及无残留的特性,可以保证杆体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可以缩小杆体的直径,从而减少对内部封装的止血材料的影响,更加便于使用。直径为0.2~10mm。

所述限位盘为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的树脂或塑料制备而成。所述活塞为耐腐蚀、高强度塑料或树脂材料制备而成,亦可由耐腐蚀、密封性强的硅胶及橡胶类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

所述止血材料的型式为球型、粉末型、纤维型、圆片型或圆柱型。所述止血材料具有吸液膨胀性能,可进行压缩处理,可压缩至直径为0.1~2cm,高度为0.1~2cm,吸收液体膨胀后体积为原体积的4倍以上,并且低于3min内膨胀至最大体积。

优选地,所述注射型止血装置成型后采用塑封、阻菌透析纸密封或者铝箔袋包装,并且以无菌产品提供,包装过的注射型止血装置需进行灭菌处理,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损伤小,主要用于腔洞伤口,尤其适用于关节结合部位,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装置各部分的尺寸;

(2)所使用的止血材料中吸胀性能好,支撑性强,所有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更高;

(3)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节约成本,产品稳定性好,方便包装、运输及储存,灭菌后产品使用过程中避免造成伤口感染。

(4)通过添加部分治疗剂,使得该装置可适用各种紧急情况,提高产品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型止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型止血装置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型止血装置的活塞透视示意图;

图4为注射型止血装置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射型止血装置,止血装置包括涂覆器和设置于涂覆器内部的止血材料,所述止血材料具备吸收液体膨胀性能,包括可吸收和不可吸收类止血材料。其中,不可吸收止血材料材质为聚乙烯醇、聚氨酯、纤维素木浆;可吸收止血材料材质为明胶、胶原蛋白、胶原纤维、医用多糖及其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止血材料可进行压缩处理,可压缩至直径为0.1~2cm,高度为0.1~2cm,吸收液体膨胀后体积为原体积的4倍以上,并且低于3min内膨胀至最大体积,其中止血材料成型后为球型、粉末型、纤维型、圆片型或圆柱型。

涂覆器包括置药管1、活动安装于置药管内的活塞2、设置于活塞上方的限位盘3、固定于置药管底部的注药盖4以及推杆,推杆在未使用时设置于置药管内部,在使用时抽出固定于活塞上;注药盖上设置有Y字型结构的注药口5。

推杆包括圆盘状手柄6和杆体7,圆盘状手柄6置于置药管外部。杆体为不锈钢材杆体、高强度树脂或塑料杆体,直径为0.2~10mm左右。通过采用不锈钢材料、高强度塑料或树脂制作杆体,可以保证杆体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可以缩小杆体的直径,从而减少对内部封装的止血材料的影响,更加便于使用杆体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8,在活塞的中间设置有对应的内螺纹9,限位盘的中间设置有供杆体穿过的通孔。

限位盘为由耐腐蚀、高强度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活塞为耐腐蚀、高强度塑料或树脂材料制备而成,亦可由耐腐蚀、密封性强的硅胶及橡胶类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从而可以尽量减少装置的重量,便于使用,同时节省成本。注射型止血装置成型后采用塑封、阻菌透析纸密封或者铝箔袋压缩包装,并且以无菌产品提供,包装过的注射型止血装置需进行灭菌处理,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