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1307发布日期:2018-10-12 22:06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体切割手术已经进入非接触式广角镜下的微创手术时代,非接触广角镜具有无接触、可视范围广、操作简便等优点,术中受小瞳孔以及屈光间质混浊的影响明显小于传统接触镜,并且可通过选择不同度数的广角镜获得周边及后极部影像。但由于多数临床上使用的非接触广角镜需借助于倒像装置,术中所观察到的皆为虚像,使得术中的精细操作尤其后极部黄斑区手术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在高度近视眼的后极部操作时,由于广角镜与眼部的间距过短,限制了后极部手术器械的正常操作。而使用角膜接触镜手术中观察到的皆为实像,且不影响操作空间,能提供最好的侧向和轴向(深度)解析度,更利于完成后极部尤其是黄斑区的手术操作,但使用角膜接触镜必须配合使用固定环使其固定在眼球表面。目前常用来固定接触镜的固定环有两种:第一种是缝合式的,为金属材质,该固定环具有对称的两个侧脚,手术中,利用缝线将固定环侧脚缝合在相距180度的角膜缘上,从而达到固定接触镜的目的。这种角膜接触镜固定环的不足之处在于:1、术中缝合固定环缝合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手术时间延长;2、缝合会对眼部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如出血、组织撕裂等。第二种为非缝合式的固定环,根据材质与形状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金属材质,由于接触面窄,自重大,容易移动,固定效果差;另一种为普通医用硅胶材质,固定环周有三片不对称的支撑脚,虽然增加了接触面,但由于不对称的设计重心不稳,容易滑动,固定效果差,且三片式支持脚过大过宽,脚间距设计和玻切手术巩膜三通道套管不能很好避开,影响固定环的居中性。

所以,目前需设计一种无需缝合、固定效果好、居中性好、自重小而且能够和玻切手术巩膜三通道套管友好契合的角膜接触镜固定环,从而利于手术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固定效果欠佳、或居中性欠佳、或给患者眼部组织可能带来一定损伤、增加手术感染风险及增加操作步骤等技术问题,同时该装置不仅设计简单,满足了眼科手术由于操作界面小,手术器械尽可能简洁的要求;而且操作方便,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主体为一个固定环,固定环的四周有对称的4个梯形侧脚,底边呈弧形,该弧形与玻切手术的巩膜三通道套管的弧形相契合,便于固定在套管侧,阻止环外移;侧脚之间亦成弧形,形成的夹角用于避开玻切手术中穿刺套管;4个对称侧脚,起到平衡各方向力的作用;多个弧形设计增加了与结膜的接触面,使之更加稳定不易滑动。手术中可以直接将固定环置于眼球表面,适当调整侧脚与三个玻切套管的位置使之契合,环中注入少量粘弹剂,放置接触镜轻压排除空气后固定。环侧面的设有镂空,方便多余的粘弹剂排出。本装置使用硬度为50的医用硅胶,该材料耐高温高压,可重复消毒使用,具有一定的硬度及弹性,不易变形,自重轻,在放置接触镜后既能保持原有形态,又不会对眼球造成过大的压力。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无需缝合就能达到使接触镜固定环固定于眼球表面,不会对患者眼球造成损伤;手术中只要将固定装置放置在角膜表面即可,减少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居中性好,固定角膜接触镜的效果佳;使用材料安全性好,成本低,利于临床上推广使用;设计简单细巧,产品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主体为一个固定环1,固定环1的四周有对称的4个梯形侧脚3,底边呈弧形,该弧形与玻切手术的巩膜三通道套管的弧形相契合,便于固定在套管侧,阻止环外移;侧脚之间亦成弧形,形成的夹角用于避开玻切手术中穿刺套管; 4个对称侧脚,起到平衡各方向力的作用;多个弧形设计增加了与结膜的接触面,使之更加稳定不易滑动。手术中可以直接将固定环置于眼球表面,适当调整侧脚与三个玻切套管的位置使之契合,环中注入少量粘弹剂,放置接触镜轻压排除空气后固定。环侧面的设有镂空2,方便多余的粘弹剂排出。本装置使用硬度为50的医用硅胶,该材料耐高温高压,可重复消毒使用,具有一定的硬度及弹性,不易变形,自重轻,在放置接触镜后既能保持原有形态,又不会对眼球造成过大的压力。

该实用新型无需缝合就能达到使接触镜固定环固定于眼球表面,不会对患者眼球造成损伤;手术中只要将固定装置放置在角膜表面即可,减少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居中性好,固定角膜接触镜的效果佳;使用材料安全性好,成本低,利于临床上推广使用;设计简单细巧,产品美观大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