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科印模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3801发布日期:2018-07-10 21:26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牙科印模托盘。



背景技术:

印模托盘是口腔医生开展临床工作的常用工具;在给患者修复牙齿时,牙医常使用托盘装载印模材料,然后将其放入患者口腔复制牙列、牙齿状况。目前,临床常用的印模托盘主要为金属材质,在完成制取印模功能后,经过去除残余印模材料,清洗、消毒,可以反复使用;但现有的金属托盘在清理残余印模材料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金属托盘与印模材料结合过于紧密,无法手动去除,只能通过手工撬动、敲击等方式,费时费力,而且会造成部分托盘结构的破坏,从而严重影响后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方便清理的牙科印模托盘,制作简便,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能够达到快速去除残余印模材料、便于清洗、减小托盘破碎率、提高临床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牙科印模托盘,包括连为一体的手柄部和托盘,所述托盘为由外侧壁、内侧壁和底板构成的凹形结构;所述托盘底板上方设置有与底板形状一致的衬底层。

作为优选项:所述衬底层为粘贴面向下的预成医用胶带。

作为优选项:所述衬底层长度大于底板长度,且衬底层两端均伸出底板位于底板外部;所述衬底层通过将其两端伸出部反折使其与底板的背面粘贴。

作为优选项:所述托盘的外侧壁、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大小不同的排溢孔。

作为优选项:所述衬底层两端伸出底板外部的长度分别不大于底板一半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托盘部两侧壁的排溢孔可为多余印模材料及气泡的排除提供方便,同时有助于减少从患者口腔中取出托盘时脱模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位衬底部,则在模型制备之后,清理去除残余印模材料、回收托盘时发挥重要作用,具体为:掀起托盘底部反折的医用胶带,用与托盘底部垂直的方向拉动印模材料,从而使残余材料从托盘上顺利脱位。

作为优选项:所述手柄部和托盘材质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强,手柄部与托盘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结实耐用,衬底部采用预成医用胶带,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2. 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方便快捷,衬底部优异的柔韧性非常便于医生施加垂直脱位力,大大提高了托盘的清理效率,克服了传统的撬动、敲击等费时费力、且容易破坏托盘结构的清理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衬底层未弯折时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衬底层弯折粘贴后状态示意图;

其中:1—手柄部,2—托盘,3—衬底层,4—排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牙科印模托盘,包括连为一体的手柄部1和托盘2,托盘2整体形状大体与人类牙槽形状吻合,主要有尖圆形、方圆形、椭圆形三种;所述托盘2为由外侧壁、内侧壁和底板构成的凹形结构,侧壁具有多个大小不同的排溢孔4;所述托盘2底板上方设置有与底板形状一致的衬底层3。

所述衬底层3为粘贴面向下的预成医用胶带,衬底部通过自身粘接性能固定于托盘底板上,并于托盘两翼远端反折粘接至托盘背面;形状为尖圆形、方圆形或椭圆形,与托盘部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层3长度大于底板长度,且衬底层3两端均伸出底板位于底板外部;所述衬底层3宽度不超过托盘底板宽度,所述衬底层3通过将其两端伸出部反折使其与底板的背面粘贴。所述托盘2的外侧壁、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大小不同的排溢孔4。

所述衬底层3两端伸出底板外部的长度分别不大于底板一半的长度。反折处长度不超过托盘中线。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部1和托盘2材质为不锈钢,二者通过焊接或螺帽结构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部1,托盘2和衬底层3,三者为一个整体;其中,手柄部和托盘部材质为不锈钢,二者通过焊接或螺帽结构连接;托盘部两侧有内侧壁和外侧壁,侧壁具有多个大小不同的排溢孔4;衬底部材质为预成医用胶带,衬底部通过自身粘接性能固定于托盘底部,并于托盘两翼远端反折粘接至托盘背面。

使用时,将印模材料放置于托盘部,手持手柄部将托盘部放入患者口腔中,垂直于患者颌面加力使印模材料完全包裹牙齿,托盘部的尖圆、方圆或椭圆形状可吻合患者的牙槽形态,排溢孔保证了良好的空气排出和固位,待印模材料完全固化后,取出托盘,送至技工出制作石膏模型。待模型使用完毕后,将衬底部的反折胶带掀起,垂直于托盘部施加脱位力,使印模材料脱出托盘,可彻底去除模型材料。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口腔临床工作中印模材料的固定及牙齿模型的制取。使用该实用新型制取印模后,通过掀起衬底部反折边缘可轻松分离印模材料和托盘,大大提高了托盘的拆卸效率,克服了传统的敲击、搅拌、振动等费时费力、且容易破坏托盘结构的拆卸方式。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结实耐用、实用性强。

尽管本说明书较多地使用了 1—手柄部,2—托盘,3—衬底层,4—排溢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 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 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