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0735发布日期:2018-08-24 17:50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微小创伤的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微创”这一概念已深入到外科手术的各种领域,监控系统也不仅限于内窥镜,更多是采用介入的方式,如脊柱外科、骨科。还有其他方式,如显微外科广泛应用于手外科等。

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微创外科的出现及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是最近十几年的事。

微创手术更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风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最大程度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微创手术无须开刀,只需在病人身上开1-3个0.5-1厘米个小孔,病人不留疤痕、无疼痛感、只需3-5天便可完成检查、治疗、康复全过程。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给患者给来的不便和痛苦。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

然而,现在没有针对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在微创手术缝合时常规的缝合针不能很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主要解决在微创手术缝合时,常规的缝合针不能很好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包括内部设有流质的管体,包括管体包括第一管,所述第一管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管和第三管,

所述第二管内设有密封配合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露出在第二管上端用于按压;

所述第三管内设有密封配合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上端设有可拆连接的用于穿线的缝合针;

所述缝合针包括在所述第二活塞杆下降时设于所述第三管内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活塞上升时升出所述第三管的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将管体伸入患者的创口内,并在将第三管伸到需要穿出针头的皮肤下方,此时按压活塞杆,第一活塞下降,通过流质将第二活塞顶起,第二活塞上的缝合针升出第三管刺破皮肤露出在外,然后将针头上的线取出即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包括内部设有流质9的管体1,包括管体1包括第一管11,所述第一管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管12和第三管13,所述第二管12内设有密封配合的第一活塞121,所述第一活塞设有活塞杆122,所述活塞杆上端露出在第二管上端用于按压;所述第三管13内设有密封配合的第二活塞131,所述第二活塞131上端设有可拆连接的用于穿线的缝合针4;所述缝合针包括在所述第二活塞杆下降时设于所述第三管内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活塞上升时升出所述第三管的第二位置。在使用的时候,将管体伸入患者的创口内,(此时针头在第三管内不露出),并在将第三管伸到需要穿出针头的皮肤下方,此时按压活塞杆,第一活塞下降,通过流质将第二活塞顶起,第二活塞上的缝合针升出第三管刺破皮肤露出在外,然后将针头上的线取出即可,另一方向同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可以由橡胶制成,保证其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三管内壁还设有限位环133,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活塞的直径。在第二活塞上升的时候会被限位环阻挡,防止掉出,便于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二活塞上端面与所述限位环下端面之间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活塞向下施力的弹性件5。可以实现复位的作用,使用更加方便,该弹性件可以为弹片,橡胶圈、弹簧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作为优选,此处采用的是弹簧,成本较低,便于加工。作为实施例之一,弹簧两端可以焊在限位环和第二活塞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二活塞上端还设有安装孔132,所述缝合针4底部与所述安装孔螺纹配合。通过螺纹连接缝合针和第二活塞,拆装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三管垂直设置。管体整体呈U形,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流质9为水或油或生理盐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缝合针4上端设有用于缝合线穿过的通孔41。缝合绳可以绑在通孔内,使用更加方便。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