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9146发布日期:2019-04-03 00:47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新型喉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临床麻醉领域,主要用于全身麻醉和需要控制呼吸的急症患者的声门上通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喉罩属于声门上通气装置。由于喉罩置入较气管插管刺激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麻醉中成为全身麻醉首选的通气装置。英国皇家麻醉学院和困难气道学会进行的第四次全国调查项目(NAP4)结果显示全身麻醉中喉罩占比56.2%。另外,喉罩在困难气道中占据重要地位,最新的困难气道指南指出,在尝试气管插管失败后,立即采用声门上通气装置给患者供氧。然而,市场销售的喉罩有两大缺点,首先是密封压不高,气体容易漏出后鼻孔造成通气不足或低氧血症,漏入食管和胃部常常造成返流误吸,引起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其次是术后咽痛的发生率高,前期尸体解剖发现咽腔后壁为平坦形。然而,目前喉罩通气管与背板连接处是突出平面的,造成对咽后壁的直接压迫,这是造成术后咽痛的主要原因。多种不良反应就给喉罩的临床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些设计缺陷容易造成喉罩移位,因而,有一定的失败率。为此,本人在临床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喉结构特点设计出基于生理结构的新型喉罩。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新型喉罩,所述新型喉罩由罩体、通气管和气囊压力指示装置组成,罩体由罩杯和气囊组成,罩杯呈平坦状,罩杯中下部弧形收窄,罩体收窄后形成梨形末端,在梨形末端上方双侧气囊弧形隆起,通气管下端有气体出口,上端有呼吸回路接口,气囊压力指示装置由指示气囊导管、指示气囊和止回阀组成。新型喉罩根据临床使用过程中问题启发,基于人体咽部铸型设计而成,喉罩罩体背板呈平坦状,减少对咽后壁的压迫,降低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中下部收窄并形成梨形末端,在收窄上方气囊呈弧形隆起,吻合舌根部的空隙,避免气体从从舌根部漏向后鼻孔,提高喉罩的密封压和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喉罩的正面图;图2是新型喉罩的侧面图;图3是新型喉罩的背面图,具体组件如下:呼吸回路接口1;通气管2;指示气囊导管3;指示气囊4;止回阀5;气囊6;通气管出口7;罩杯8;气囊弧形隆起9;罩杯中下部弧形收窄10;罩杯向下延续成梨形末端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新型喉罩主体由罩体、通气管和气囊压力指示装置组成,罩体由罩杯(8)和气囊(6)组成。

通气管(2)远端有通气管出口(7),上端开口即呼吸回路接口(1)可以接呼吸回路。

罩体中下部呈弧形收窄(10),远端形成梨形末端(11)。

梨形末端(11)上方气囊呈弧形隆起(9)。

罩体背板(12)呈平坦状。

气囊压力指示装置由指示气囊导管(3)、指示气囊(4)和止回阀(5)组成,指示气囊导管(3)埋藏于主通气管(2)管壁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