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6270发布日期:2018-12-21 19:2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其中,脉诊是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中医手指切脉是在指端对桡动脉管施加不同压力的条件下(即浮、中、沉压力),依靠触觉、压觉、振动觉感受器探测脉象信息的。其中包括至数、节律、浮沉、强弱、粗细、刚柔、流利、艰涩等信息。因此,中医脉象信号应该理解为是切脉压力和脉搏波搏动力的集合。在现有的人体脉象检测装置中,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检测装置固定于人手腕上的。而在检测过程中脉象传感器与脉搏部分不能够很好接触,导致检测效果不够好。另一类检测装置是将人手固定在仪器上,且可以通过一些旋钮调节检测的位置。但是该种装置往往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适合大型医院,而不适用于个人或者普通家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携带方便,脉象传感器与脉搏部分能够充分接触的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包括腕带本体,所述的腕带本体与手部贴合的一面设有脉象传感器,腕带本体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腕带本体上固定套接有套体,所述的脉象传感器设置在套体上,所述的套体包括上橡胶块和下橡胶块,所述的上橡胶块位于腕带本体的一侧,下橡胶块位于腕带本体的另一侧,上橡胶块和下橡胶块之间通过刚性连接板相连接,刚性连接板的下端与下橡胶块滑动连接,刚性连接板上设有对下橡胶块具有向下预紧力的预紧弹簧。

在上述的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中,所述的下橡胶块内开有内滑动腔,下橡胶块的表面开有与内滑动腔相连通的外滑动口,所述的刚性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有设置在内滑动腔中的内滑动块,内滑动块与内滑动腔滑动连接,所述的刚性连接板穿过外滑动口。

在上述的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刚性连接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弹簧固定挡板,所述的预紧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固定挡板固定连接,预紧弹簧的另一端为灵活端且该灵活端抵靠在下橡胶块上。

在上述的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套体内设有微型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电池,微型处理器分别与存储器和电池相连接。

在上述的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套体内还设有蓝牙模块、wifi模块,所述的蓝牙模块、wifi模块分别与微型处理器相连接,套体的外表面设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与微型处理器相连接。

在上述的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套体与手部接触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的脉象传感器设置在安装孔内,且安装后脉象传感器的探测端露出安装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脉诊仪用腕带的优点在于:预紧弹簧对下橡胶块始终有一个向下的压力,即本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戴在手上时,下橡胶块被压向被检测部分,即脉搏部分,与脉搏部分充分接触,利于准确诊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中,腕带本体1、手部2、脉象传感器3、连接结构4、套体5、上橡胶块6、下橡胶块7、刚性连接板8、预紧弹簧9、内滑动腔10、外滑动口11、内滑动块12、弹簧固定挡板13、微型处理器14、存储器15、电池16、蓝牙模块17、wifi模块18、显示屏19、安装孔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基于腕式的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包括腕带本体1,腕带本体1与手部2贴合的一面设有脉象传感器3,腕带本体1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结构4可拆分连接,连接结构4包括设置在腕带本体1一端的固定套和开设在腕带本体1另一端上的若干固定孔,固定套上设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凸起。腕带本体1上固定套接有套体5,脉象传感器3设置在套体5上,套体5包括上橡胶块6和下橡胶块7,上橡胶块6位于腕带本体1的一侧,下橡胶块7位于腕带本体1的另一侧,上橡胶块6和下橡胶块7之间通过刚性连接板8相连接,刚性连接板8的下端与下橡胶块7滑动连接,刚性连接板8上设有对下橡胶块7具有向下预紧力的预紧弹簧9,套体5与手部2接触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20,脉象传感器3设置在安装孔20内,且安装后脉象传感器3的探测端露出安装孔20。预紧弹簧9对下橡胶块7始终有一个向下的压力,即本可穿戴脉诊检测装置戴在手上时,下橡胶块7被压向被检测部分,即脉搏部分,与脉搏部分充分接触,利于准确诊脉。脉象传感器3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四种:一种是通过感受脉动处压力的变化而描述脉搏图,即压力传感器;另一种则是通过感受脉管容积的变化来描述脉象,即光电传感器;第三种即传声器,是利用声学原理,拾取由脉搏引起的振动,即所谓听信号;第四种是超声多普勒检测技术。

其中,下橡胶块7内开有内滑动腔10,下橡胶块7的表面开有与内滑动腔10相连通的外滑动口11,刚性连接板8的下端连接有设置在内滑动腔10中的内滑动块12,内滑动块12与内滑动腔10滑动连接,刚性连接板8穿过外滑动口11。外滑动口11小于内滑动腔10,内滑动块12不能从外滑动口11中滑出,即对下橡胶块7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其只能在一个范围内移动。刚性连接板8的内侧面上设有弹簧固定挡板13,预紧弹簧9的一端与弹簧固定挡板13固定连接,预紧弹簧9的另一端为灵活端且该灵活端抵靠在下橡胶块7上。

其中,套体5内设有微型处理器14、存储器15以及电池16,微型处理器14分别与存储器15和电池16相连接。套体5内还设有蓝牙模块17、wifi模块18,蓝牙模块17、wifi模块18分别与微型处理器14相连接,套体5的外表面设有显示屏19,显示屏19与微型处理器14相连接。通过蓝牙模块17与移动端蓝牙连接,方便数据信息的传输。通过wifi模块18接入无线网络,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端无线连接,方便数据信息的传输。显示屏16能够直接显示测得数据或者数据结果,用户不需要连接其他设备即可得知具体结果。wifi模块18又名串口Wi-Fi模块,属于物联网传输层,功能是将串口或TTL电平转为符合Wi-Fi无线网络通信标准的嵌入式模块,内置无线网络协议IEEE802.11b.g.n协议栈以及TCP/IP协议栈。传统的硬件设备嵌入Wi-Fi模块可以直接利用Wi-Fi联入互联网,是实现无线物联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蓝牙模块17是一种集成蓝牙功能的PCBA板,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

本申请中脉象传感器3、微型处理器14、存储器15、电池16、蓝牙模块17、wifi模块18、显示屏19均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相关文献即可得知具体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