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关节内骨折固定的微型钩状锁定钛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4428发布日期:2018-11-16 21:10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小关节内骨折固定的微型钩状锁定钛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进一步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关节内骨折固定的微型钩状锁定钛板。



背景技术:

手外伤是急诊常见的一种损伤,手部骨折占全部骨折类型的20%左右,发生率约千分三至四,手部关节内撕脱骨折往往伴有骨折块位移并累及肌腱和韧带,临床上保守治疗难以达到骨折解剖复位,造成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关节的活动度,遗留手部功能障碍等。目前小关节内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如克氏针内固定、钢丝捆扎、小螺钉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等,其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各有优劣。

手部关节内撕脱骨折块很小,以往采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很难成功复位及维持稳定,传统的手术方法如克氏针固定,虽然复位不难,但是对骨折块没有加压作用,不利于骨折固定后的早期康复,而单纯应用螺钉固定也达不到理想的稳定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术后无需石膏或支具外固定且康复周期短的用于小关节内骨折固定的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小关节内骨折固定的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限制骨折碎块的工作部和用于将所述本体固定在骨干上的固定部,所述工作部与所述本体的夹角为90°-120°,所述工作部包括设于所述本体一端的两个工作爪,两个所述工作爪之间成型为与骨头表面配合的弧形;所述固定部包括所述本体上表面开设的若干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与所述通孔配合的万向锁定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爪成型为弧形结构,所述工作爪的曲率从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到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圆心的连线与两个所述工作爪的连线平行或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与所述通孔相通的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长度为5-10mm,所述本体的厚度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7-2.3mm,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爪的长度为2-3mm。

进一步地,本体设有工作部的一端开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工作爪为由所述弧形缺口的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小关节内骨折固定的微型钩状锁定钛板,用于手足外科中常见的小关节的内撕脱骨折,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长度的本体,然后利用两个工作爪钩住骨折块付丽韧带处,并反向牵引和下压本体,再用两枚万向锁定螺钉将本体固定在骨干上,结构简单,术后无需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康复周期短,术后第2天行主动关节伸屈功能训练,术后2-3天即可出院。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右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主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主视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本体,2、工作爪,3、通孔,4、通槽,5、万向锁定螺钉,6、骨干,7、骨折碎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小关节内骨折固定的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包括本体1,优选为板状,本体1上设有用于限制骨折碎块7的工作部和用于将本体1固定在骨干6上的固定部,工作部与本体1的夹角为120°。

工作部包括设于本体1一端的两个工作爪2,两个工作爪2之间成型为与骨头表面配合的弧形;工作爪2成型为弧形结构,工作爪2的曲率从远离本体1的一端到靠近本体1的一端逐渐增大。

固定部包括本体1上表面开设的两个通孔3以及设置在通孔3内与通孔3配合的万向锁定螺钉5,如果用一枚螺钉固定,一是不能防止本体旋转,二是固定强度不够;如果用3枚,虽然固定强度够了而且本体也不会旋转,但是对小关节周围正常组织的骚扰严重,并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两个通孔3圆心的连线与两个工作爪2的连线垂直。本体1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与通孔3相通的通槽4。

本体1的长度为6mm,本体1的厚度为1.4mm,通孔3的孔径为1.7mm,通孔3之间的间距为1mm,工作爪2的长度为2mm。

工作过程:

首先医护人员将麻醉后病患的患肢平整的放置在手术台上,术区消毒后,在骨折部切口,锐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关节内骨折区域;然后用工作爪钩住骨折碎块的付丽韧带处,并反向牵引和下压微型钛板;再用两枚万向锁定螺钉将本体固定在骨干上,适中活动关节无异常后,付丽韧带张力适中后,缝合关节囊,关闭伤口;最后对外部伤口进行缝合包扎,术后无需石膏或支具外固定,让病患自行恢复,术后第2天行主动关节伸屈功能训练,术后2-3天即可出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体1设有工作部的一端开设有弧形缺口,工作爪2为由所述弧形缺口的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的,两个工作爪2与两个通孔3圆心的连线垂直。可以一开始将本体制造成如图5所示的结构,即本体上开设有3个通孔,手术时可以根据骨折碎块的大小在其中一端的通孔适当位置剪断(图中只给出其中一种示例),使本体的这端形成一个弧形缺口,将这两个弧形缺口向同一个方向弯折即起到工作爪的作用,可以用于限制骨折碎块。

实施例3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两个工作爪2与两个通孔3圆心的连线平行,即两颗万向锁定螺钉是横向固定在骨头上,适用于一些相对比较宽大且比较短的小关节(例如手拇指或者足拇趾末节)。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